前几天写文章,不经意间就挑动了一些区域对立的情绪,一位网友建议更荆州能写一下整个荆州未来的发展,今天就安排。
在湖北省的十四五规划是“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一主指的是武汉,两翼和以前的两副(宜昌、襄阳)不同,指的是两个城市群,“襄十随神”和“宜荆荆恩”城市群。
而荆州,就在宜荆荆恩城市群里面,近日,宜昌、荆州、荆门、恩施四地召开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四地在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上签字。
荆州在湖北省的定位
在湖北省的十四五规划中,对荆州的定位是:“一个中心城市”和“五个示范区”。更确切的说:
综合性地位:建设长江中游两湖平原中心城市
产业定位: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江汉平原乡村振兴、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交通定位:长江经济带现代综合交通物流示范区
文化定位:荆楚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
县域经济发展短板
在全国百强县当中,湖北省有7个县市上榜。
黄石一个(大冶市)、宜昌两个(宜都市、枝江市)、襄阳一个(枣阳市)、孝感市一个(汉川市)、省直管两个(仙桃市、天门市)
而遗憾的是,荆州的县市区当中,没有一个上榜。
当然,荆州也看到这一点,最近就《关于加快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对荆州如何加快补齐县域经济短板,加速推进我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详细的擘画,也给各个县市区定了目标。
松滋冲刺百强县
在荆州所有的县市区之中(主城区沙市区除外),松滋市的经济状况最好,所以给松滋市定的目标是力争“十四五”期间冲刺百强县(市)。
其次就是公安县,定的目标是由“百强储备”进入“百强冲刺”县(市),荆州区进入“百强储备”县(市)。
剩余的县市区由于客观的原因,定的目标主要是在省内,洪湖市、监利市、石首市、江陵县要补短板、强弱项、缩差距,力争洪湖市进入二类县(市)前10位,监利市、石首市进入二类县(市)前14位,江陵县进入二类县(市)前20位。
这里说明下,虽然沙市区作为主城区,不参与百强县市的排名,但意见也表示,激励参与全省县域考核的7个县(市、区)及参照全省县域经济考核指标考核的沙市区争先进位。
荆州市县域经济的总体目标是:
到年,全市县域经济发展能级、功能、质效明显提高,现代产业体系、新型城镇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全面进步。综合实力实现倍增。全市县域生产总值翻一番,总量达到亿元。发展质效明显提升。产业集群、县级财力、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块状经济初步形成。城乡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今日话题:你觉得这个7个县市区,谁会最先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