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驰援湖北以来,高唐特战救援队搜救部部长王叶荣,一直坚守在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当他得知湖北武汉、荆州、荆门急需专业防疫消杀志愿者的消息后,他奋笔疾书写下了请战书主动请缨,就告别了家人和朋友,毅然踏上驰援湖北的征程。经过两天的日夜兼程,王叶荣同来自聊城市的9名特战救援队队员们顺利抵达湖北省荆门市江陵县,稍作休整后他就投入了一线的志愿防疫消杀工作。
王叶荣今年37岁,服役2年,曾被评为优秀士兵、个人嘉奖。年退役,返乡后一直从事建筑钢构工作,为贴补家用工休时抽空自己跑运输,年被安置水务局公益岗位。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高唐特战救援队在全县展开公益防疫消杀攻坚战,作为业务技术骨干,王叶荣始终冲在防疫消杀一线,带头苦干。得知湖北告急,急需补充专业防疫消杀志愿者后,在做通父亲和妻子的思想工作后,就找到队长谈话。“这次驰援湖北一线我必须去!家里的消杀工作没有湖北紧急,谁叫咱是当过兵的人呢,我还是咱队搜救部骨干呢!”王叶荣坚决地说道。随后几天,王叶荣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们一样,身背50公斤的消杀弥雾器,在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声中,天天作业在楼层内外、居室之间,不留死角地杀菌消毒排除隐患。这支5人的小组每天消杀面积达3万平方米,可谓争分夺秒同时间赛跑,和疫魔赛跑。
通常情况下,每天早晨6点多钟起床开始,就进入到全天的战斗状态,而整个工作时间一般要持续到凌晨,在如此高强度消杀作业的工作条件之下,又得保证进度,很多队员都是穿着衣服和鞋靴休息。“虽然我不是疾控、医务人员,不能抢救病人,但是我当过兵,我要竭尽全力为武汉疫情防控做点自己的贡献,”王叶荣说。2月21日晚上8时左右,住同医院的护士,突感身体不适,需要救助,王叶荣第一时间与队长沟通后,立即驾车医院救治。23时许,待医护人员检查完毕,幸无大碍后,王叶荣又和队友开车护送护士返回住处。在这样一个因很小疏忽就有可能被感染风险的环境下,王叶荣敢于不顾安危,舍已为人的行为,受到患者及众队员的赞叹,特定环境下表现出来的无谓生死硬汉形象,诠释了一个“逆行者”无私大爱。2月27日,高唐特战救援队收到了王叶荣同志在一线志愿服务间隙写给依然挂念着他的同事、朋友们的来信。
全文如下
各位领导、同事们:我叫王叶荣,是山东省高唐县的一名退伍军人,此次报名参加驰援湖北之前,也曾参加过本地民间公益组织高唐特战救援队组织的多次防疫消杀工作。21日晚我已经平安抵达湖北。本想早些时间给你们报声平安,但由于前方紧缺人手,从全国各地来的志愿者都未做休息就投入了疫情防控工作,让你们再次牵挂了。今天是我驰援湖北的第五天,在这里我受到了湖北省荆门市委、市政府热情的接待。我被分配到了特战救援队武汉市B组B队执行环境防疫消杀作业,截至目前,已经执行3班次疑似病例隔离观察区防疫消杀任务。
我先给领导及同事们汇报下在这里的工作生活情况。到达指定位置后,我就接受了为期半天的防疫消杀培训,分别学习了个人防护知识、特定环境情况及要求,随后就领取了防护用品。配发的防护服穿起来很麻烦,需要队友的帮忙协助才能完全穿戴到位。在生活上,当地政府和特战救援队总队安排的很好,尽力保障我们个人生活的基本需求。执行任务时穿着全套防护服,最核心的原则就是尽量不让自己的任何一寸皮肤暴露在空气当中。说句实话,尽管我已经执行过多次防疫消杀任务,但在每次出发的路上,心里还是会有一些胆怯,特别是消毒水的味道,使我们的嗅觉因为过多的接触而感到不适应。由于天气原因,执行完消杀工作,脱下防护服基本就已经全身湿透了,负重后体力消耗比较大,这对我们每个防疫消杀工作人员来说都是一种体力和意志的考验,但我挺得住。
当收到妻子千叮咛万嘱咐提醒自己一定要注意安全的来电时,两个可爱的女儿用画笔绘制的战役图画时,我禁不住热泪盈眶。“武汉加油!爸爸加油!”女儿们的鼓励使我心血澎湃,感慨万千,大家安全了、小家才幸福!虽然我只是一名最普通的志愿者,但组织的温暖、同事的关爱让我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我已经下定了决心,在武汉志愿服务期间要火线入党,我已经写好了入党申请书,坚决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此疫情肆虐的危急时刻,为打赢这场无硝烟的战斗而冲锋陷阵,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员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在这里,请大家放心,我一定会在这次驰援湖北志愿者活动中竭尽全力,圆满完成任务,不辜负聊城市委、政府,聊城市退伍军人事务管理局和高唐县伍军人事务管理局领导的关怀情怀与期望,把一名退伍军人的爱心与汗水留在这座充满希望的城市,请等待我们的凯旋,我的平安归来!王叶荣
年2月26日22时
(高唐特战救援队高立山撰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