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战国时期江浙地区的越王勾践剑为何出土于楚 [复制链接]

1#

越王勾践剑真如其字面的意思所示,这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国王勾践所用的青铜宝剑。这把剑是国王自己平常使用的青铜宝剑,其锋利和制造工艺在当时可以说是最高的,一般情况下不可能为外人所得,所以这把宝剑之所以会出土于楚国的官员墓中,并被后世所发掘,是因为这把宝剑是楚国战胜并灭亡越国的战利品,因为是战利品所以最后被带回了楚国。对于灭掉越国的楚国将军而言,这些越王的自用青铜宝剑既是自己胜利的象征也是自己功绩和荣誉的象征,最终他把这些战利品作为自己的陪葬一起埋到了自己的墓里面。我们今天在博物馆里面看到的越王勾践剑等越王自用的青铜宝剑,虽然历经了多年的历史依然锋利如初,用这把越王勾践剑轻轻一划就能很容易穿透数张a4纸,至今上面并无明显的锈迹,足可以见识到这把剑的技术之完美。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

越王勾践剑的情况

我们在上面所说的中华第一青铜宝剑越王勾践剑是公元年在湖北荆州市江陵县望山一号墓出土的,这就是享有天下第一剑美誉的“越王勾践剑”。这把剑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克。从它的纹饰来看,剑身以黑色菱形几何暗格花纹为主。在青铜剑的剑格处,有8个鸟篆文字“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剑格镶有蓝色琉璃和绿松石做装饰,剑首的内部则刻着11道细密的同心圆。

这宝剑的主人越王勾践死于公元前年,出土越王勾践剑的望山一号墓约下葬于公元前年,发掘于年。也就是说这把剑从制作完成到下葬存世的时间大约是年,之后在墓中深埋的时间大约是年。虽然经过了这么久岁月的洗礼,但是它出土时寒光闪闪毫无锈斑。可见这把宝剑在出土时不仅保存了良好的顔,而且还保存了当年的锋利。

越王勾践剑之所以保存的很好,是因为楚墓的特点,那就是埋葬非常深。发掘的这座墓有一椁两棺,结构复杂严密。越王勾践剑还配有黑色木质剑鞘。由于墓室与外界基本隔绝,同时宝剑又被很好的保护在剑鞘中,所以虽然埋藏了两千多年,它依旧寒光闪闪,这是它千年不锈的根本原因。并且古代文献记载越国的铸剑大师欧冶子曾为越王勾践铸造了五把剑,其分别是“巨阙、鱼肠、胜邪、纯钧、湛卢”。

越王勾践剑为何出土于楚国墓

这把剑之所以出土于出国的墓葬中是因为,发生在公元前年左右的楚国灭越之战,在古代书籍《楚策》中曾经有相关记载,其内容为:“王尝用昭滑于越而纳句章,昧之难,越乱,故楚南塞濑胡而郡江东。计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乱而楚治也。”当时的越国内部混乱,楚国作为南方的大国其和吴越的国土直接接连,两国曾经发生过战争,真好趁着当时越国的混乱而派兵剿灭了越国。

剿灭越国的主要大臣是昭滑,他本人在越国5年,其具体事迹已不得而知,但设郡江东、征服了越国的大部分地区。在前年楚国遭秦国重创后,昭滑灭越对楚国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成就。所以这些越王的自用配件作为战利品被其带回楚国也就可以解释了。

综上所述,之所以我们今天看到在越王勾践剑等自用青铜宝剑出现在楚地,是因为战国时期楚国灭亡越国的缘故,而这些都是及其重要的战利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