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认为,社会的生产力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而人类又是在已知的条件下进行深入,探索未知世界。
但是,根据不断出土的文物,我们可以知道,古代有很多先进技术,是现代技术无法比拟和探明的。
这其中,越王勾践剑就是其中的一个谜底,专家在发掘出勾践剑之后,大为惊奇?
这把剑如何能在深埋地下年的情况下,做到完全不生锈的?
越王勾践剑是在年荆州江陵县发掘出来的,考古学家非常惊奇,但是当时并不知道这是勾践曾经的御用剑。
当时一号墓发掘出来之后,这把剑是放置在一架尸骨的身上,凭借着微弱的灯光,勾践剑发出沉闷而又贵气的光芒。
考古专家进入墓穴之后,完全被这把剑的气质给震慑住了,灰沉沉的墓穴,这把剑依然光亮如新。
专家拔出剑,只感觉一阵寒光而过。
这把剑经过年的洗礼,居然毫无生锈的痕迹。
越王勾践剑是由同心圆组成,同心圆之间互相印衬,显示出古人的雕花工艺,简朴而大方。
整个剑身总长度为55.5厘米,剑柄为8.4厘米。
这把剑的剑身,并不是像我们武侠小说中的刀光剑影,如同薄片一样的材质,而是显得较为厚重的。
剑身雕刻着黑色菱形花纹,还镶有宝石。
专家将这把剑带回博物馆,经过一系列的分析检测,这把剑的材质实际上就是青铜剑,它的主要成分是铜锡合金。
在成分的处理上,剑刃处相对于剑内部有细微不同,就是剑刃处含锡更高。这使得这把剑锋利无比。
那么,可能有人会问,你怎么知道这是一把越王勾践剑呢?
其实古人在创造剑等贵重物品的时候,都会在剑身留下文字痕迹。
越王勾践剑就是如此。
越王勾践剑在剑柄上刻有八个字,庆幸的是,我国的考古学家文字小组经过无数的对比,终于知道这八个字刻的是啥。
“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于是,勾践剑开始名动江湖。
勾践是我们历史上很出名的一位帝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几乎人人都听说过。
越王勾践在位于公元前~年,因为战争失败的原因,越国被吴国所灭,勾践这时候被俘虏了。
为了羞辱越国王室,吴王夫差要求越王勾践做他的贴身仆人,伺候夫差。
为了国家的复兴,勾践只能够忍辱负重,在伺候夫差的日子当中,极其艰苦。
三年的时间里,勾践伏低做小,终于让吴王心满意足,在大臣的建议之下,就把勾践给放了。
回到越国之后,勾践继续掌控越国。为了记住自己在吴国所受的屈辱,勾践就在床边挂一个苦胆,每日都尝一尝苦胆的苦味,以警示自己的内心。
终于“有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勾践最终打败了吴国,一洗前耻。
勾践的人生故事,对于每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很大的意义。
而越王勾践剑作为勾践的自用剑,对于探索历史同样具有很大的意义。
这把剑埋下地下年,却还是光亮如新,颠覆了我们对古代铸剑技术的认知。
我们都知道,越王勾践所处的时代为先秦时期,这个时代还是青铜器时代,社会的发展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
大多数出土的金属器皿当中,提炼的金属材料非常粗糙,想要做到千年之后还光亮如新,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应当很难。
难道是越王勾践剑涂了一层抗氧化材料吗?那这个材料是什么?
专家进行鉴定之后,觉得这种情况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很少有涂层能够坚持两千多年而不失效的。
抗氧化材料即便再有效,也不能抵抗两千多年的时间中,因为材料脱落松动而导致的部分失效。
除了铸剑本身的材料原因,专家认为,更多的是在环境上的保存。
刚刚发掘越王勾践剑的时候,勾践剑是放在一个黑漆剑鞘中,剑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隔绝腐蚀物。
而且,墓穴深埋在地底下,没有氧气进入,越王勾践剑得以在年的历史当中,沉静地存在着。
可以说这把剑本身是一把名贵的青铜剑,在古墓之中埋藏了这么多年,出土的那一刻,也是证明了当时那个时期的文化和历史。
是历史的见证人,也是历史的参与者,说不定越王勾践就是用这把剑指点江山的呢!
无论如何,从目前的出土状况来看,越王勾践剑代表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最高的铸剑水平,被业内人士称为“天下第一剑”。
在出土之后的三十多年的时间里,越王勾践剑一直都处于“藏而不展”的状态,就算展览也是进行非常短期的展出。
作为我国国家一级文化保护文物,越王勾践剑于年3月20日被列为第三批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