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喷泉、教堂、独具特色的外凸门楼、色彩靓丽的西式筒瓦,干净整洁的街道两旁是整齐悬挂的国旗……国庆将近,记者走进南充市高坪区江陵镇江陵坝村,独特的乡村风景让人眼前一亮。一栋栋花园洋房熠熠生辉,一家家独具川东北特色的特色农家乐、民宿招牌错落有致,村民自种的三角梅像瀑布一般从二楼阳台倾泻而下。“我们的日子像红旗一样红火!”72岁的村民雍景明笑眯了眼。
“日子像红旗一样红火”
9月30日早上8点半,记者来到江陵坝村横梁子新村村民雍景明家中,他正在和老伴儿打扫卫生,擦灰、扫地,把三楼的茶室收拾出来,把烧烤架、沙包搬到露天小阳台上。雍景明说,今天下午他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要回来一起庆“十一”,这些都是给年轻人专门准备的。不仅如此,他还专门买了一面国旗,一家人团聚之后要一起挂国旗。
“你看我们这套别墅,卧室就有7间,一家6口祖孙三代,想睡哪屋就睡哪屋!”坐在一楼客厅沙发上,雍景明熟练操作按钮打开电动窗帘,“这窗帘每平方米接近块钱哩”。他向记者细数,6.8米挑高的落空式客厅、90英寸的大电视、占地面积平方米的三层独栋别墅。在政府统一安排部署下,他们从原来的江滩地破瓦房,搬到现在的柏油路小别墅,别致的红顶、黄墙、砖瓦拼贴让他和老伴儿越看越欢喜,最终花费28万元完成装修,新别墅里家居摆设样样合心意。
当天,高坪区江陵镇江陵坝村党总支书记张世军带领记者在江陵坝村走街串巷,将0余户居民住新家的故事娓娓道来。
原来,江陵坝村因毗邻嘉陵江得名,山水资源得天独厚,但村民曾经靠种田、捕鱼维持生计,收入十分有限。年,凤仪航电在当地流转土地修筑堤坝,影响村民多年的水患得到解决。年,乘一带一路东风,中法农业科技园落户江陵镇,以江滩湿地为基础实施保护性开发,以湿地公园盘活了农村宅基地......
背靠景区,江陵坝村借机休整村居、搭建新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江陵坝村原8队,通过易地搬迁住进横梁子新村的乡村别墅,原2、3、4队通过自拆自建和政府补贴,陆续完成3.5公里法式风情街改造。全村多户居民从年起陆续搬到了花园洋房、独栋别墅,并依靠就近务工、土地流转租金和以房入股开办民宿、农家乐等方法拓宽收入渠道,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2.2万元。
“你看,一路上到处挂的国旗,这都是村民自发的。村里变化大,村民群众日子有盼头,家家户户自发挂国旗,既是表达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也是表达撸起袖子加油干、坚定不移跟党走的信心决心。”张世军说,如今每到重大节假日,家家户户总是自发挂国旗,希望国家越来越富强、生活越来越红火。
“江陵盛景踏歌来”
来江陵坝村有什么好玩的?问起村民杨芳她滔滔不绝。去川东北特色农家乐,吃当地的柴火鸡、辣子鸡、回锅肉、黄辣丁、腊菜拼盘;去欧式风情街法式教堂、喷泉,随便拍照就能发“我在法国堪萨斯”的朋友圈;去中法农业科技园景区,十一黄金假推出的“热气球嘉年华”可以空中俯瞰嘉陵江最大湿地。当然,还要去特色民宿住一住,比如她负责的“北纬30度”,室内是法式乡村复古风情,满是设计师的巧思和人间烟火味,室外是绿影斑驳摇曳,开窗就可以听见鸟鸣啁啾……
“再晚一步你们就没房间了!”当天下午坐在前台,杨芳不时接到预定房间的电话。整个民宿6间房10张床,走中高端路线,元至元一套房,仍然挡不住游客十一入住的热情。
“以前我在家带娃,哪能想到家门口就可以勤劳致富。”杨芳说,年,这套3层花园洋房的原房主以房入股,交给南充鹏达嘉陵江(集团)实业有限公司专业运营。年6月,中高端民宿“北纬30度”装修完毕,她也顺利通过鹏达公司的考察成为民宿负责人,日常主要做客人接待、消耗品补给、室内外清洁等,每月能领到近元工资。
年,随着中法农业科技园景区海棠大道、循环农业园区、水上乐园陆续建成,慕名而来的游客变多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需要更专业的经营模式。鹏达公司相关负责人林莉谈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村两委主动与他们进行洽谈引进,构建“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以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为前提,填充业态完善经营,与中法农业科技园互为补充、错位发展。
年以来,以“北纬三十度”民宿为代表,鹏达公司在江陵坝村陆续与近20户村民签订公司租赁、以房入股等合同,陆续填充小酒馆、咖啡馆、农家乐等旅游业态,20余名在公司务工的村民实现年收入超4万元。
“我认为,过去10年主要是四重变化。业态多了,村里头吃住耍样样有;环境美了,土瓦房变小洋楼、臭水沟变清水河;收入高了,收租金、挣工资、分红利、做生意,家门口可以勤劳致富;心头乐了,游客耍得尽兴、村民过得舒心,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张世军总结到。
数据显示,自年以来,中法农业科技园和江陵坝村年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江陵坝村旅游从业人员已超过人,40余人返乡创业。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2.6万元,“千里嘉陵舒画卷,江陵盛景踏歌来”的美丽家园从蓝图变为了实实在在的生活。
全媒体记者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