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最好医院的地方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作者:李勇(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佛像印研究中心研究员河南印社社员信阳市根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员司马光文化研究会理事光山县政协文史资料撰稿员)
倪元璐(—),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人,明末官员、书法家。明天启二年()进士,历官至户、礼两部尚书,书、画俱工。倪肩负着士大夫忠君报国的沉重压力,时势的不堪和官场的腐败,他的抱负终难实现,由是只能借书法来发泄胸中的郁勃。在学书法的道路上,倪元璐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最得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书风奇伟,后人对他有笔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势足、意足、韵足之三足的称誉。他突破了明末柔媚的书风,创造了具有强烈个性的书法,与黄道周、王铎鼎足而立,并称“明末书坛三株树”,又与王铎、傅山、黄道周、张瑞图并称“晚明五大家”,成为明末书风的代表。
崇祯十七年(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军攻陷北京,元璐闻知,束带向阙,北谢天子,南谢母亲,又举酒酹关羽画像,并题案曰:“南都尚可为。死,吾分也。毋钤棺,以志吾痛。”遂以帛自经而绝。元璐自缢殉节,卒年五十二。著有《倪文贞集》。
八月,南京福王弘光朝恤褒死节诸臣,赠元璐忠烈第一,特进光禄大夫、太保、吏部尚书,谥文正。
清顺治十年(癸巳,)八月,清廷为倪元璐颁文谕祭,追谥文贞,并于原籍赐地七十亩。
光山倪元璐小楷书法碑刻,承传有序,最早记录见于民国《光山县志约稿·金石录》第页“蔡光墓碑”辞条,条内记“编修倪元璐题”。
民国《光山县志约稿》记“蔡凤翘、蔡光、蔡毅中三墓俱在县东十五里蔡公桥左。今桥已失考,该碑重现于世是年修大广高速时被原藏家在光山县东三里桥一家农户建房工地上发现的,现场原石与十几块长条红麻石一起堆放,早先原物主计划做房子基础石条用。该石被藏家保护收藏十余年,今已转赠为云涌轩收藏研究。
蔡光字默斋,凤翘季子也。生三岁即知问日,八岁随父谒阳明能辨知行合一之旨,阳明甚异之。性至孝,嘉靖四年父凤翘以监修睿宗庙,奏争神路忤旨廷杖,光以舌餂父疮血,人为感动。嘉靖己酉举於乡,再上春官以五策过激被黜,寻除知江华县。江华久被贼扰,光悉力殚虑,抚流移,计军饷,设策防御,遂为湖南保障。邑民素贫,生女多不举,光严禁之,活溺女数千。猺俗每以人祭其妖神,光假巫谕之令易以牲。计擒古田贼渠潘、汝泗。抚按交荐,攝靖州调知宁运县,以正学率士,建谦溪、太伯、申义三书院,以居生徒,三月宁远治最如江华。入觐上安边四事以卓异赐宴。丁母忧,服阙擢知海州,会其子毅中举於乡,偕往入觐,道寓萧寺,中有江陵客请为内转地,光正言却之,未几转山东兗州府同知,寻调临洮。遂拂衣归居东河上,扃户讲学曰“斯道须静中参求”。十余年不入城市,修邑乘以见志,万历十七年,忽语弟子曰:“予其已矣!”,乃召姻故讌语,若将别去者。一日衣冠拜家庙,坐斗室中与诸子讲《晋史》方罢,含笑而逝,闾巷为之罢市,有子毅中。
蔡毅中(-)在历史上是个重要人物,官至礼部右侍郎兼国子监祭酒,卒赠礼部尚书,谥文庄,在政坛较活跃,经学著作不少,又是诗人(有诗入《明诗别裁集》)读《明史/列传第一百四/蔡毅中》:“蔡毅中,字宏甫,光山人。祖凤翘,平阳同知。父光,临洮同知。”这里清楚写着他是河南光山人,而且记“大学士沈鲤于毅中为乡先达,与首辅沈一贯不相能。而温纯参政河南,器毅中于诸生”,沈鲤是河南商丘人,这也证明蔡毅中是河南人,在河南受的教育。
江西同治《万年县志-人物传略》记“蔡凤翘:字显德,枣坪人。正德五年举人,任平阳府同知。“蔡光:字汝谦,枣坪人。入籍河南光山,嘉靖二十八年举人,任陕西临洮府同知。”依《人物传略》,蔡凤翘是万年人,到蔡光已入籍河南光山,蔡毅中也应该是光山人。
同治《万年县志》,在卷十一《艺文志》蔡毅中诗,似可证明其确实为江西饶州万年枣坪(今属上坊乡)人:
《由番江之万年阻风》
家乡看咫尺,一水隔西东。鸿雁高天远,山河故国同。松楸原野上,兰桂梦魂中。瞬息天风静,云帆万里通。
《阅诸生卷子》
江右多名士,吾乡更握奇。才情追大雅,绰约秉仙姿。倚席成文阵,挥毫落藻词。惭予非永叔,崇雅愧人师。
《寄怀万年诸子》
杏坛何处是,阙里愧吾庐。道在千秋远,贤有七十余。王程催别棹,予意畏离居。莫使归与叹,成章慎阙初。
《寄怀诸乡老》
分手郊关外,相思赋别裾。梦中江水阔,望里雁书疏。白发经时改,青尊向岁余。共看诸老在,独坐意踌躇。
《忆枣树坪先垄兼寄诸姪》
遥望先灵处,清辉接太虚。山高云住密,江远客来疏。扫舍期朝夕,宁家畏简书。何年重捧檄,徼惠再停车。
《石镇街胡生父子隐居江渚有天伦之乐无车马之喧题绝句以赠之》
乔梓翩翩老世家,避喧江上隔天涯。西风一夜林塘晓,留客燃灯看落花。
从以上诗作看,蔡毅中曾在江西乡试阅卷,从其与欧阳修比较看,应该是主持该年江西乡试;他曾回家乡万年枣坪省亲扫墓,他还有家族世交居住万年石镇街。
查民国25年()《光山县志约稿》,蔡凤翘、蔡光、蔡毅中俱入《人物志·出身表》,三人传记又皆入卷三《人物志/儒林》
其中《蔡凤翘传》:字显德,唐末入闽,宋理宗时徙居江西之万年县(按时尚未设万年县,枣坪宋代属乐平县),父斌明,天顺间为光山训导,以正学卒士,寻占籍为光山人。
凤翘生而诚笃,正德庚子举于乡,修先世之业门下从游者日众。历秣陵与阳明游,尝曰“知丈不如行寸”,以故阳明谓凤翘以笃行为宗也。
嘉靖二年通判顺天府,理漕有债,四年督修与献庙,奏神路不当由太庙,触上怒,廷杖,禁刑部六年,赦出为平阳同知,时盗渠王英聚众数万人,僭号霍山银谷寨,屡败官军,杀指挥齐福,破岳阳石隰等城,全晋震动,部使者檄凤翘剿之,擒其魁党。贼平,部使者上其功,上嘉之,赍金帛叙功。
会病甚,乞休,特进一阶致仕。凤翘性甘淡泊,俸余辄以周贫乏,归里箪瓢宴如,日以诸弟子讲道汝坟之上,著有《性学解》。
巡抚江西御史景蓁慕其名,迂道访之,出语人曰:“元定、西山复出也!”为建中州显德坊,置第于万年县。二十三年病卒,闾巷皆哭,邑令亲执其丧;高拱称之曰:“先生端方正直,若泰山乔岳,仰而不可攀跻,粹白缟洁,若大河长江,望而不可涯涘。其事业自学问中来,故治河而功成,用兵而兵捷,随用辄效,有其本也,则其为人岂不足以经世范俗也?”载有子光。
此传说得很清楚,蔡家是由于蔡斌明到光山做官而占籍为光山人,故蔡凤翘、蔡光、蔡毅中籍贯都应是光山,但他们祖籍是万年枣坪也没有疑问,且江西巡抚景蓁曾为蔡凤翘在万年县建牌坊置房第。
《明史·蔡毅中传》记:蔡毅中,字宏甫,光山人。祖父蔡凤翘,平阳同知。父亲蔡光,临洮同知。蔡毅中五岁就通晓《孝经》。父亲问“:为什么读书?”他答复“:想成为圣贤。”万历二十九年(),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授职检讨。当时矿税监虐待百姓,蔡毅中选取《祖训》、《会典》来禁戒矿税监,收集成二卷,注释后呈上。大学士沈鲤对于蔡毅中来说为乡里先贤,沈鲤与首辅沈一贯不和。而温纯任河南参政,在诸生中器重蔡毅中。至此温纯担任都御史,奏疏犯了沈一贯。沈一贯怀疑是出自蔡毅中之手,是为沈鲤争势力,心里忌恨他。于是沈一贯乘考察之便,削其官职而去。后起任麻城县丞。旋即以行人司副使身份被召见,提升为尚宝丞。又因病回乡。万历四十五年(),因为浮躁被削去官职。
天启初年,大量起用前朝被废除官籍的人员,他补任长芦盐运判官。升任国子监祭酒,晋升礼部右侍郎,仍然负责祭酒的事务。杨涟弹劾魏忠贤遭熹宗严加叱责,蔡毅中率自己的部属上奏争辩
/p>
“学校,是天下公论产生的地方。我正向诸生们讲授‘为君难’这本书,忽然接到杨涟弹劾魏忠贤的奏疏,合计学监师生一千多人无不拍手称快。皇上不将他
的奏疏下发给九卿,却称一切朝政都要亲自裁决,视奸诈的宦官为忠良,代他们受过,全体国子监师生无不扪心忧愁叹息。我思虑三代之后,汉、隋、唐、宋的诸位君主,他们受当权宦官的祸害和处置当权宦官的办法,《通鉴》都有记载。我们朝代的诸位圣君遭受当权宦官的祸害与处置当权宦官的办法,实录中都有记载。我都不必多说。只选取至近至亲的,如武宗处置刘瑾,神宗处置冯保这两件事例,希望皇上遵循此法。刘瑾在武宗的左右,言听计从,武宗一听到大臣们的弹劾奏章,就半夜起身,抓住后杀了他。神宗登基刚十岁,冯保在左右扶持,尽心竭力。后来稍逞威作福,台省上奏弹劾,还没听到全朝廷大臣的奏疏,神宗就不动声色地让冯保去戌守南京。
“现在魏忠贤没有冯保般的功绩,却极尽刘瑾的罪恶。二十四条罪状,没有一条不该追究。全朝的大臣们想在朝见后,跪地等待圣旨,魏忠贤却要皇上进后宫,不礼遇群臣。现在又想在皇上视学之日,群臣和太学的诸生当面叩拜陈书请求皇上,但是皇上却漫不经心。几天来,只要涉及魏忠贤的奏疏,都留在宫中没有下发,这样隐瞒遮蔽,其中的情形能猜测吗?请将杨涟的奏疏下发给九卿科道公开追究问询,即使不像刘瑾那般诛杀,却按冯保的办法惩处,则皇上恩威并举,与神宗相媲美。
奏疏送入宫中,魏忠贤扬手大骂。蔡毅中便一再上奏请求回乡,熹宗不同意。此后,魏忠贤唆使党羽弹劾并罢免了蔡毅中。
蔡毅中很有孝心。四岁时父亲生病,他呼天请求代替受难。参加会试时,听到母亲去世,悲痛得呕吐了几升鲜血,整个服丧期禁绝酒肉,不进内室就寝。母亲刚患病,盛夏天想冰块,盂中的水突然冰冻。守丧时结庐而居,有紫芝、白鸟、千鸦聚集坟墓的奇观。他去世后,被追赠礼部尚书。
该块石碑据笔者研究认定为“蔡光墓碑”的原因除上述已阐明的历史记载之外,还有以下原因
/p>
1、“蔡光墓碑”宽42cm,高49.5cm,为汉白玉质墓碑,在明代墓葬中还比较少见。汉白玉在明清时期主要是用于宫室祠庙陵墓等建筑的高等级石材,符合蔡家显赫的身份。
2、从该石书法艺术的特征可以看到如上几图展示,其书法风格确实出自倪书小楷。
3、最为重要的是,碑文中记载,墓主人的父辈之上辈,即祖父为“江西万年人也”,与豫赣两地县志记载蔡斌明,蔡凤翘辞条相互印证。同时该碑记录的时间为“大明万历戊戌岁□□□吉旦立”,而万历戊戌年是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蔡光卒于万历十七年,修墓时间当在万历二十六年,此间蔡家人中只有蔡光故去,所以此碑正是县志记载的“蔡光墓碑”。而本碑的书写年代则应晚于此,当为蔡毅中在之后为其父所立之碑,时间至晚不会晚于年。因此此篇小楷书法,是倪元璐38岁以前的作品,从中能看出其古拙雄奇,点画坚实的个人书风,当为倪公生前力作,诚可宝也!惜昔为捣练之石,字多漫馈,无复旧貌矣。然存此石,额犬子书房曰“宝倪堂”,忆倪公千秋节气,与光邑之蔡学士之巨家风范,学习蔡光之“心仁术安”(碑文语),当堪为至宝也!
吾今年已五十一,日力衰,而光山无有多人能力行古道,博经专识,故光邑数千年文物留存多弃之如垃圾,非吾莫能道,堪忧哉!
#信阳头条##信阳身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