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湖北日报、今日头条、荆州新闻网等权威媒体集中推介通讯员文章《江陵:乘风破浪行万里》,报道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县发生的美丽蜕变,用数据说话,用事实印证。现全文刊发,以飨关心、热爱家乡发展的江陵人。
江陵:乘风破浪行万里
年,寒冰解冻,风起雪融。地处江汉平原的江陵,和全国一道,沐浴改革的春风,同频共振、扬帆起航。
年,荆州地区与沙市市合并,设立江陵区。年,江陵重置县治。二十多年来,江陵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凝心聚力、夙兴夜寐,在荆楚版图上,泼下了浓墨重彩。从“突出发展工业,着力建设县城”到“实施沿江大开发,建设滨江工业城”,从“加快沿江开发,建设滨江新区”到“加快建设‘两区一中心’,全面建成幸福小康新江陵”,江陵发展战略的演变见证着这座县城的沧桑巨变。如今,江陵正在实现由农业小县向工业强县、水患大县向水运强县、人口小县向人气强县的转变。
蝶变——江陵印象:每天不一样
速度、亮度和温度三个关键词,是触摸江陵改革发展最真实、最清晰的感受。
年,江陵县GDP达到82.01亿元,是年的6.6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地方公共财*预算收入、出口总额分别增长23%、20.4%、18%、46.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连续五年位居全市第一,地方公共财*预算收入、工业投资增幅、税收收入占比均位居全市第一。
近年来,各项经济指标乘势而上,一路腾跃的同时,江陵多项特色工作同样领跑全市、全省,不断刷新着“江陵速度”,创造出“江陵品牌”:宣传文化系统**群机构合署办公改革得到中宣部认可,临街免费阅览室建设模式创全省先河。“生猪集中屠宰模式”获农业部肯定。“客运村村通”、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率先在全省运行,社保参保缴费率和待遇发放率连续四年位居全省首位,“1+5”医疗扶贫模式、城乡居保模式、农村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模式在全省推广。“一感两度两率”综合测评持续位居全市前列、全省第一方阵,食品药品安全满意度测评位居全省第五、全市第一……
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江陵将“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县”、“全国文明村”、“湖北省粮食工程示范县”、“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省金融信用县”等荣誉尽收囊中。“江荆”灭火器、“天助”食用油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三湖*桃、江陵金菊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一张张靓丽的名片让“江陵亮度”熠熠生辉。
更让百姓眼前一亮的是城乡面貌的焕然一新。县城建成区面积由年设区之初的4.85平方公里扩大到12.6平方公里。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龙渊湖公园被评为省级湿地公园,机关庭院“拆墙透绿”加快实施,新增公共游园6.5万平方米,城市环境更加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初见成效,“绿满江陵”深入推进,秸秆禁烧、城区禁鞭全面实施,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全覆盖,市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实现全覆盖,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全市最高。当前,如火如荼的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森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五城同创”,更是带动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发展的成效既写在城乡巨变的“颜值”上,也写在群众收获的笑脸上。五年来,全县累计投入68.9亿元实施民生工程,占财*总投入的80%。贫困人口脱贫率达75%,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达98%,安全饮水覆盖率达87.3%,医疗补偿比例达94%,学前教育入园率达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