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金融以金融消费者为中心助力疫情 [复制链接]

1#
北京一般治疗白癜风费用多少钱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16226.html

非法金融广告不靠谱

投资、理财、贷款

需谨慎

根据您的个人征信记录xxx公司为您提供最高万的授信额度门槛低,手续简单,三分钟到账xx理财产品收益高、风险小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20%速点击抢购。

一些机构为了博取投资者的眼球,通过非法金融广告宣传,夸大收益、隐瞒风险,诱骗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面对五花八门的金融广告,“心痒”的同时也要多留“心眼”。

在“3.15”来临之际,江陵农商银行提醒大家不要轻信以高回报误导消费者的非法金融广告,明辨金融广告的真实性、合法性,防止上当受骗。

非法金融广告的定义

非法金融广告的本质是广告在市场上的一种违法违规表现形式,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等要求,推销金融商品或服务的广告。非法金融广告所传递的信息往往是过于夸大、引人误解或者虚假不实的,容易使金融消费者对产品的收益产生误解、忽视潜在的风险以及认知发生偏差等,从而导致消费者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等受到损害。

如何识别非法金融广告陷阱

1、辨资质:辨别金融广告主在投放广告前是否取得相应的金融业务资质,金融广告的内容是否与所取得的金融业务资质在形式和实质上保持一致。如以投资理财、投资咨询、贷款中介、信用担保、典当等名义发布吸收存款、信用借贷内容的广告,需警惕。

2、找提示:看看金融广告是否对金融产品或服务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责任有合理提示或警示。如没有标明“投资有风险”等字眼的金融广告,则涉嫌非法、虚假。

3、找“广告”:辨别互联网平台上发布的金融广告是否具有可识别性,是否显著标明“广告”。如没有标明“广告”二字,则涉嫌非法、虚假金融广告。

4、辨承诺:注意金融广告是否对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未来效果、收益或与其相关的情况违规作出保证性承诺。如明示或暗示保本、无风险或者保收益,则属于违规承诺。

5、不轻信:辨别金融广告是否夸大或者片面宣传金融服务或者金融产品,在未提供客观证据的情况下,对过往业绩作虚假或夸大表述。如未提供客观证据的情况下,使用“业绩优良”“名列前茅”“位居前列”“最有价值”等表述则为非法广告。

6、辨虚假:辨别金融广告是否对投资理财类产品的收益、安全性等情况进行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如使用“年化收益率最高30%”“%有保证”等用语欺骗、误导消费者。

7、不盲从:辨别金融广告是否违法利用学术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如广告中着重介绍工作人员在“国家机关担任要职”“国内知名金融企业担任要职”等背景,误导消费者。

8、辨合法:辨别金融广告是否违法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主管部门明令禁止的违法活动内容。如虚假“虚拟货币”宣传广告,便是非法广告。

增强自身识别非法广告的能力

金融消费者通过广告接触金融产品和服务时应先了解相关的基本知识、通过正规渠道咨询专业的从业人员,再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做出谨慎的选择,坚决远离非法金融活动。金融消费者在接触到金融广告时,在作出最终决定前可以通过如下的“三多”步骤来增强自身的辨别能力。

1、多问。涉及具体金融产品的广告,都应取得相应的金融业务资质。可以询问该公司是否具备发行金融产品和投放广告的资质,询问推销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证明,询问产品存在的风险和目标群体。如看其营业场所是否摆放有关金融监管部门的金融许可证和工商行*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看其经营的业务是否属于发证机关核准的业务范围。

2、多想。在购买金融产品和服务之前,想一想广告中的金融产品的风险在哪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有多大。个人应对自己做出的金融决策负责,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当金融广告的收益让人心动时,不妨先去做一下风险承受能力测评,了解自身的风险偏好后再做出明智的决策。高收益往往伴随高风险,消费者应冷静分析、认真识别“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的投资项目,避免上当受骗。

3、多学。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广告层出不穷,金融产品和服务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但是金融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金融消费者应通过学习和了解基本的金融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金融行为习惯和态度,提升自身的金融素养,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

齐心抗

美编:*昱如责编:杨苗审核:雷成明

投稿邮箱:bgs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