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已成为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之后的“第四高”!据统计,约5%-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发展为“痛风”。目前我国约有高尿酸血症者1.2亿,高发年龄为中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医院河南中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孟庆良主任医师说,不过近年来高尿酸血症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糟糕的是,由于很多患者无临床症状,所以并不会在意尿酸高的潜在威胁。
点击音频,即可收听
初识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是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后的“第四高”,然而我们对它的认知程度却远不如传统“三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在健康查体中发现血尿酸水平增高的人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尤其是中老年人患病率更高,且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国际上将高尿酸血症(HUA)定义为: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μmol/L,女性μmol/L。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危害
痛风患者最常见表现为痛风性关节炎,常呈发作性关节红肿热痛,症状来去如“风”,使患者痛不欲生。痛风反复发作,可引起关节破坏、畸形、甚至功能丧失。
研究证明,高尿酸血症与多种疾病相关,是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病、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程度不容忽视!
科学降尿酸,远离痛风
饮食控制是预防和治疗痛风,防止其复发以及配合治疗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痛风病人必须做到饮食控制,掌握饮食的三大营养素的分配原则:高碳水化合物,中等量蛋白质和低脂肪。
1、限制嘌呤摄取量,每日应在-mg以下,尤其应该限制摄取富含嘌呤的食物
2、碳水化合物:包括蔬菜和水果,应占总量的65-70%。但果糖宜少摄入,因其可加速尿酸合成。故蔗糖、甜菜糖及蜂蜜均不宜食用。
3、蛋白质:占总量的11-15%,主要食用牛奶、奶酪、脱脂奶粉和蛋类的蛋白部分,但酸奶不宜饮用,因含乳酸较高,对痛风不利。
4、脂肪:通常为40-50g/天,脂肪阻止尿酸盐的正常排泄,故痛风急性期尤应限制。
5、避免饮酒:因乙醇可诱导糖原异生障碍,导致体内乳酸和酮体积聚,可抑制尿酸排泄,使血清尿酸含量升高。
6、多饮水,每日尿量应在ml以上。7、合理烹调方法:辣椒、咖哩、胡椒、花椒、芥末、生姜等食品调料均能兴奋植物神经,诱使痛风急性发作,尽量避免应用。
急性期的膳食
应严格限制嘌呤在mg/天以下,可选用下列第三类含嘌呤很低的食物,蛋白质每日50-70g,以牛奶、鸡蛋(特别是蛋白)、谷类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脂肪不超过50g,以碳水化合物补足热量的需要。禁用含嘌呤高的肝、肾、胰、鲭鱼、沙丁鱼、小虾、肉汁、肉汤。液体进量不少于每日ml,此外可用碳酸氢钠等药物使尿液碱性化。缓解期的膳食
以正常平衡膳食,以维持理想体重。蛋白质每日仍以不超过80g为宜。禁用含嘌呤高第一类的食物;有限量地选用含嘌呤少量及中等量的第二类食物,其中的肉、鱼、禽类每日用60-90g,还可将肉类煮熟弃汤后食用。另外可自由选用含嘌呤很低的第三类食物。
特别提示:
1、含糖饮料和果汁引起痛风发病的风险与啤酒相当,痛风患者应避免摄入高果糖浆甜化的饮料(包括糖化的苏打水)及食物,同时限制自然糖分果汁及含糖饮料的摄入。
2、高嘌呤食物中,痛风患者应该限制动物性高嘌呤,而植物性高嘌呤并不在此列,例如:豆类及豆制品、各种蔬菜
3、肉类中高嘌呤食物应限制红肉类,而白肉类如家禽则主张作为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但食用时需去皮。
4、痛风患者应少吃果糖较高的水果,如苹果、无花果、橙子、柚子、荔枝、柿子、桂圆、香蕉、杨梅、石榴等,而含果糖量较低的水果如青梅、青瓜、西瓜、椰子水、葡萄、草莓、樱桃、菠萝、桃子、李子、橄榄等则对痛风影响不大。
5、饮食控制不仅包括食物种类的选择,还应注意量和热量的控制。
专家简介:
孟庆良,教授、主任医师,医院风湿病科主任、河南省中医风湿病研究所副所长;现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青年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分会中医学分会委员,河南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委,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分会常委兼秘书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疼痛学会常委、河南省中西医结合骨质疏松学会常委、河南省中医免疫学会常委、河南省中西医结合膝关节学会委员、郑州市中医风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郑州市中西医结合疼痛学会委员、郑州市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会委员。毕业以来,一直从事风湿类疾病、骨病的临床科研,于95年、年先后师从于国医大师娄多峰教授、朱良春教授、王宏坤教授,尽得真传,并于医院风湿免疫科进修半年,师从国内著名风湿病专家赵岩教授。对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硬皮病、骨质疏松症、颈肩腰腿痛等疑难风湿类疾病及骨病有较深研究;先后发表专著四部、中文核心及国家级学术论文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