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点击上方“东京微生活”→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如转载请注明来源发现侵权举报
01
李子柒因做泡菜被韩国网友骂
都说人红是非多,没错,说的就是李子柒。
这两天,她又被韩国人举报了!
原来,前几天,她发了一条视频,展示了中国腊月的一些习俗,并同步到了油管上。
视频里,李子柒详细展现了几种腌制菜品的制法和吃法,一如既往地,看得人很享受。
她先是将萝卜切碎,用盐析出水分,再经过脱水等程序,制成萝卜干↓
之后,她又分别采用两种方式处理了白菜,一种是用盐浸泡白菜,另一种是给白菜涂抹上辣椒↓
两种方式处理过后都要进行密闭封存;
最后她则展示了腌制食材的几种入菜吃法,让人直流口水,比如有这些↓
图源:李子柒视频截图
不出意料地,这条视频大受欢迎,目前在Youtube上已有万次的播放量,点赞更是多达20万。
然而,相比李子柒的其他美食视频,评论区却被很多韩国网友“攻占”了……
原因就是李子柒在里面展示了腌白菜————
一种韩国网友们觉得“是韩国的、且只能是韩国”的食物。
李子柒在视频里做了,就是剽窃,就是侵权,就是不尊重韩国文化!
来一起看看韩国网友们的愤怒:
“真的已经到了让人厌恶的程度了,中国为什么一直都没有改变?就那么喜欢我们韩国的文化吗?”
“泡菜是韩国的灵*美食。你们怎么能声称它属于中国文化呢?丢脸!”
“别说谎了中国人。泡菜不是中国的食物。泡菜是韩国传统食物。“
还有人借机倒打一耙:
仿佛一直以来窃取他国文化的,不是韩国人自己,而是被窃取的我们。
“掩耳盗铃也得有个限度吧”
“就这么喜欢我们的韩国文化吗?”
更有意思的是,还有韩国网友留言:
“连个专门的泡菜冰箱都没有还好意思说泡菜是中国的?”
恕我孤陋寡闻,没听过“泡菜冰箱”,于是特意去某搜索引擎上查过了,
还真的确有其物。
外观看来,跟普通冰柜并无二致。
介绍里是这么说的,比传统冰箱多了腌制、发酵等功能。
Fine。原来这就是“中国人不曾拥有的泡菜冰箱”。
老实说,中国人讲究养生,更偏爱精致热菜,确实不像韩国人那样有着视泡菜如命的决心。
毕竟我们地大物博,光是南北饮食习惯的差异就有着很大的差异性。
让中国人顿顿不离泡菜,确实有点难为我们了,毕竟我们每顿要换着花样吃啊。
02
泡菜,起源于中国
看看这些韩国网友们的理论,真是让人气笑了。
虽然他们翻来覆去地讲,表达的其实是一个意思:泡菜源于韩国。
但不巧的是,泡菜还真就源于中国。
不可否认的是,泡菜文化在韩国属于独树一帜的存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韩国泡菜已经成为韩国饮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不少粉丝。
但是,如果仅凭这个就认为“泡菜是韩国的文化”,那实在让人贻笑大方。
中国泡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年前的商朝武丁时期。那时候中国出现了盐渍菜,正是世界上最早的泡菜雏形。
等到了先秦时代,中国又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酸菜的专用字:菹(zū)。《诗经》有云:“中田有庐,疆埸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
这种腌制酸菜的方法,在三国时代传入了朝鲜,并最终形成了他们的泡菜。
历史课本中著名的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他编著的《齐民要术》中首次讲述了制作泡菜的方法。“泥头七日便熟”,可见当时的人们已经知道厌氧发酵的原理。
而距离李子柒家乡绵阳市不远的四川眉山市,正是备受赞誉的“中国泡菜之乡”。早在多年前,眉山就已经有了制作泡菜的文字记载。
▲眉山中国泡菜城
而且作为辣白菜主原料的大白菜,却是货真价实的“中国造”。
白菜这个品种其实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中国南方与北方两种代表性蔬菜:菘菜与芜菁杂交演化的结果。
白菜的诞生,是中国南北方人口流动、民族融合的重要见证。
早在白菜传入朝鲜半岛之前,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广泛地用白菜来制作酸菜(泡菜)与梅干菜了。
正是由于大量的证据,之前的百度百科关于泡菜的词条中,直接写明了:韩国泡菜源于中国。
但后来由于韩国教授的抗议,百度百科迫于压力删除了这一表述。
时至今日,中国的泡菜仍然吊打韩国。
虽然韩国自诩为“泡菜宗主国”,但由于品质和价格优势,他们餐桌上的泡菜绝大多数源于中国。比如年冬天的数据是:在韩国进口的泡菜中,九成以上产自我国。
我很好奇:到底是谁给了那些韩国网民嚣张的资本?又是一种怎样的心理驱使着他们对真相视而不见?
这还不是最搞笑的。尽管韩国对泡菜如此上心,世界公认的三大泡菜却是:中国涪陵榨菜、法国酸*瓜、德国甜酸甘蓝。
天天吃有啥用,准备专用的冰箱又如何?还是好好地提升一下,你们的制作技艺吧。
03
叫嚣背后的不自信
类似的“抢别国文化,强说是韩国”的事情,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干了。
小到民间小吃,大到文字、传统节日,都有被韩国人攻击的历史。
依稀记得07年,韩国人兴起的汉字韩国论。
而在泡菜之前,中国的汉服文化也成为了韩国网民的嘲讽对象。
《尚食》是年由许凯,吴谨言主演的古装美食剧,目前正在拍摄阶段。
这部剧的历史背景定在明朝永乐年间,以展现中华美食文化为主要看点。
然而,演员许凯在微博上更新的一张《尚食》片场自拍图却引发韩国网民“集体高潮”。
他们称许凯身着的明代汉服为“韩服”,认为这是对韩国文化的抄袭,并穷尽恶*污秽的词语对中国文化进行攻击。
而在《尚食》场照事件发生的几天前,漫画圈子也出现了韩国网友“作妖”的身影。
年11月1日,一位名叫“Old先”的中国画手创作了几幅作品,附文“古风混搭”并同时分享在了微博与ins的社交账号上,在国内好评如潮。
没想到韩国网友看到后,开始愤怒指控博主是在剽窃韩国文化。
放眼整个论坛,尽是一片“讨伐中国文化”、“汉服源于韩服”的狂热。
而真正的韩国传统服饰赤古里裙,反而被他们选择性忽略了。
最终演变出了“汉服起源于韩服”这样荒谬的理论。
说是因为我们羡慕韩国的传统衣服,没有自己的传统服饰。
还放出了各种丑化的、清朝的形象,说只有这个才是中国的。
这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韩国的服饰也受中国明朝文化影响深刻,有诸多相似之处,衣冠文物悉同中国。
但不能因为你传承了我们的文化,就本末倒置这一切都属于你!
中国历史研究院看了都觉得是“笑话”。
连于正都忍不住开炮回怼,态度很刚:
早在韩服改汉服还没有被国人注意到的时候,于正老师就已经在呼吁警惕这种现象,不过现在才有人想起。
只要不是中国的,就是东亚各国通用的,也就可以是他们自己的。
甚至篡改历史,盲目自信:
声称韩国有年历史(?????)
光是泡菜就有年。(????)
还在节目称,活字印刷术是韩国年前发明的。
实际上:我国的活字印刷术历史距今也不到年。
“螺蛳粉是韩国的”,
“商纣王是韩国人”,
这......下一步是不是大熊猫都是韩国的物种?
整个韩国网民都沉陷一种深深的自嗨当中,举国之力一步步蚕食别国文化,取而代之。
细思极恐。
这种自欺欺人的场面,实在太过魔幻与荒唐。
有时候我百思不得其解: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国家,怎样的一个民族,才能够如此曲解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历史?
纵观我们的非物质申遗之路,我们都申过什么?
昆曲、古琴、蒙古长调民歌、蚕桑丝织技艺、西安鼓乐、篆刻……
还有曾引发过一波中韩网民舆论战、与韩国江陵端午祭形式完全不同的中国传统端午节。
韩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江陵端午祭
我们对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自信爆棚,韩国民众燃烧着熊熊“爱国激情”也可以被理解。
每个国家的国民自然都秉持着本国自信。
但凡事有度有节,过犹不及。
同在一个地球上的国家,各国文化有个性,必然也有共性。
全都割裂来看,就会产生裂痕。
韩国这些行为,完美契合了梁思成的一句话:“一个民族的自卑和自大,都源于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无知。”
当自卑与自大碰撞在一起,形成了心理极度扭曲的韩国。于是我们看到了韩国的种种怪现象,文化上极度自卑,但行为上极度自大。
▲韩剧《帝国的早晨》中,唐太宗李世民竟然被高句丽将领射瞎了一只眼睛,还向对方求饶???
韩国当前的状态,就像是在千年以来强大的中原文化影响力的阴影边缘苦苦挣扎,妄图以一种对等、对抗的姿态来表达自己的独立性。
韩国人对中国的敌意几乎成了一种下意识的心态,这种心态才是导致韩国人在各种议题上跟我们撕逼的根本原因,尤其是涉及文化、历史的方面。
“恨”是“恐惧”的延伸,是不自信的表现。
然而这些现象恰恰印证了中国的崛起是实实在在的。
以李子柒泡菜视频展开的骂战,是中韩文化、经济冲突的体现。
中韩恩怨交织的历史导致了韩国无法理解中国的淡然,也注定了中国无法体会韩国的悲愤。
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往来之间,均是利益。
你还在为了泡菜不依不饶。
而我已经大步走向远方。
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本站内容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网友转载,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
---推荐产品---
(??18)
-1-16汇率1日元=0.人民币/1人民币=15.81日元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日本最火爆产品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