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抛弃ldquo81城市圈rdqu [复制链接]

1#

很多武汉人似乎都不惮于展示自己对于鄂州这个小兄弟的企图。

多年来,鄂州并入武汉早已是很多键*局人士茶余饭后的谈资。对于这件事,最近再一次进入大家的视野,地铁11号线在建和高校入住葛店开发区。

葛店虽地处鄂州,但紧靠光谷东,距离光谷核心区也就只有不到25公里。

在武汉主城区的限购大环境下,葛店房价迎来春天,万科、新城等大型开发商入住布局,+的地价都不怕高位站岗不胜寒。

从武汉发展规划来看,近几年武汉三环内发展已经逐渐均质化铺开,曾经的汉阳房价洼值基本也被填满,整体方向向东偏移,环线扩张带来的必定是功能区的重新划分,产业转移。

除了对土地的渴望,葛店和鄂州让武汉垂涎还有多方面的原因。

1

鄂州:以汝之姓冠我之名

鄂州这一名称最早是指今天的武昌。而武汉真正发迹,也可以说是从被称为鄂州之后开始的。

华夏古九州,湖北分属荆州,*治中心一直是在今天的荆州江陵一带。鄂州隋朝之时才设立,唐宋沿袭。

旧时鄂州能取代江陵成为成为湖北的*治文化中心,首功则要归属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岳飞。

那时,荆湖北路(相当于今天的湖北省)的首府,其实长期是荆南府,即今天的江陵。岳飞为便于北伐,决定将主力驻扎在鄂州,他本人作为两湖京西地区的一把手也长期驻扎在鄂州。

这也导致之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鄂州成为荆湖北路的实际首府,中部的主力部队七万余人和都统司、制置司等中部战区的**机关以及后勤机关湖广总领所(负责整个中部地区包括河南南部襄阳要塞群的后勤总基地,在鄂州设有大型仓库)等均在此地,最终导致入元以后鄂州正式成为湖北的首府。

这也是武汉崛起,取代自古以来的华中重镇荆州的根本原因。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曾经的鄂州现在名唤武昌,而现在的鄂州却有一条武昌大道。

有道是:以汝之姓,冠我之名。毗邻而居,渊源犹深。

2

有样学样城市做大

近几年,代管或者吞并在大城市之间并不是个案,四川简阳,因为成都大航空布局,利用简阳这块地建机场,巩固航空枢纽地位。

当然结果肯定是皆大欢喜,简阳得到省会城市的光环,享受更好的资源配置;而成都最直接的好处,全国城市GDP排名马上逆转,超越武汉,更是得到多平方公里土地以及百万人口红利,可以充分完成空间、产业布局。

成都代管简阳,开启了城市竞争新的玩法,对周边城市的兼并扩张,先一城独大,建立城市圈,再来创建大都市区!

这样的例子其实还有杭州将富阳市变成杭州市富阳区,合肥并入三县九镇等等。

成都的做法对武汉其实是最具参考意义的。在周边城市选址建机场,巩固航空枢纽地位,然后收编,你想到了什么?

没错,就是鄂州的顺丰机场。

3

多方面的契合时机已然成熟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数据显示:

在年至年间,武汉市的夜间发光面积增加了82%;

年至年间,武汉市的夜间发光面积增加了41%。

年至年间,武汉市的夜间发光面积增加了%。

同时主要方向延伸在东西方向,逐渐接近城市边界与鄂州链接。

武汉到鄂州只有不到50公里,基本是无缝衔接,特别是武鄂高速通车以后,驱车也只需二三十分钟,这在城市通勤度来看是在正常不过,并且地铁十一号线已经在建。

再看产业布局,葛店是“中国药谷”,拥有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五大产业,呈现一派“百花齐放”的景象看,顺丰物流机场,武汉定是核心点。

同时高校入场落地,中国地质大学葛店校区,华中师范大学梁子湖校区,地大明年也会将一部分学院搬入葛店,华师也计划明年招生,两者其实已经是在构建一个武汉大都市区的概念,互通程度已经达到极佳条件!

从武汉的视角来看,其实容纳鄂州的条件已经成熟。从鄂州的视角来看,亦是如此。

鄂州市面积平方公里。辖鄂城、梁子湖、华容3区。

截至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达.6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0.44万人,乡村人口37.25万人,城镇化率达65.41%。

年鄂州全市GDP.92亿元,同比增长8.6%,人均生产总值可达元,相比于武汉GDP.34亿元,人均GDP元。

似乎也不太算拖后腿。

这几年,鄂州通过招商引资,房地产业投资力度加大,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鄂州迎来了大建设大发展的阶段!

近两年土地市场最为活跃的不是市中心鄂城区,反而是长江沿线最接近武汉的华容区,尤其是葛店!可以看出,鄂州近些年的发展重心也是在往武汉靠拢。

4

抛弃城市圈建设大都市区

我们南山南工作室的导师殷跃建教授就曾经表示过:

不能再有“1+8城市圈”这个概念区域,应该叫“大都市区”。

许多品牌企业到武汉周边去拿地:

一方面,随着武汉城市的发展,房地产市场竞争激烈,特别是最近几年,土地日渐稀缺,开始出现了经济梯度转移的现象,房地产企业出现外溢是一个必然的现象。

另一方面,武汉“大都市区”里面的城市纷纷承接这种经济梯度转移,像以前整个中部地区承接沿海城市的经济梯度转移一样,当时广东很多企业如富士康等都从沿海搬到了内地。

“大都市区”这些中小城市群要适应这种经济梯度转移,每个城市都提出了自己的战略目标。

“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中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的核心是很多产城运营商的入住模式。

武汉大都市区空间上已经逐步布局,无论未来行*区划如何,经济梯度转移只会是越发的显著!武汉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也会越发产生正向作用!

-完-

加入房哥购房群:汉口、汉阳、武昌、青山、光谷、商办投资群。

扫描下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