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二十章第五次南北战争 [复制链接]

1#
第二百二十九回可怜鲍参*

张淹这会派遣龙骧将*任皇(又名桂遑)、征西行参*刘越绪屯据定阳县(今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东南三十里定阳乡)。常山最早建县治即在定阳乡三冈,即今常山县西北部何家乡钱塘村金家自然村一带。彼时的常山江,船帆挤挤,商贾云集,货进客来,热闹繁荣。常山境内首个商埠码头璞石潭设在定阳三冈对面。据《常山历史文化读析》中记载:“定阳县治设置于璞石潭北岸的金家村西(当时叫三冈)。”璞石潭码头两岸人口相对聚集,加上古代主要以水路为主,码头由此也成为了定阳县的港口。“日看千帆尽,夜观万盛灯。”寥寥数语却道尽了曾经的繁景。

巴陵王刘休若此前就已经派遣沈思仁前往讨伐,双方对峙了很久,僵持不下。现在沈思仁命令*主崔公烈进攻敌人大营,再加上前来支援的装备不齐的萧道成的*队,敌*望见后皆怀恐惧,还没接战就逃走了。他们斩杀了敌*幢主朱伯符,任皇、刘越绪各*被打散。

张淹部队此时听到刘胡战败的消息,部队的副统帅鄱阳太守费晔(《宋书》记作费昙),打算诛杀张淹投降。于是他谎称得到了邓琬的密信,想和张淹见面,随后择机杀掉他。可是张淹是位虔诚的佛教徒,传话的人来的时候,他正在礼佛,所以没有召见费晔。

费晔一计不成,又想出一计。他随后谎称要去山中捕虎,并要借大鼓和二百名拿着大棒的士兵,张淹同意了。出城后,费晔与众人*咒发誓,扬言老虎逃回了城西,于是鸣鼓大呼,返回到了城外,城上守卫都不由自主地放下武器观看热闹,费晔率众突然进入城内。张淹又在礼佛,闻听发生意外,刚走出佛堂,即被斩杀,费晔也投降了官*。

张淹此人极为推崇佛教,他在任时,曾逼郡吏烧臂照佛,如果百姓有罪,就使其礼佛赎刑,动则就是数千拜。后来因事被免官禁锢,不久又被起用为光禄勋。虽然他人不咋地,但是他的爸爸可厉害,就是之前南北大战时,与北魏李孝伯当面舌战的那位张畅。

自此,刘宋国内的这次内战算是基本结束,残余势力很难成势。可是其带来的灾祸,远不止砍掉几个战犯的人头那么简单。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甚至丧命的人要多得多。

当年废帝刘子业在位时,很多读书人或在职官员为了避免灾祸,都打算离开京师,远到他乡避难。直到现在,那些真的逃离北上广的人,大多都流离失所遭受祸难,侥幸生存的,一百人中不见得有一人,战争给生民带来的灾难,不言而喻。

九月初八,明帝刘彧任命山阳王刘休祐为荆州刺史。初九,京师建康解除戒严。九月16日,建安王刘休仁抵达浔阳,命令吴喜、张兴世率*向荆州(今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进发,沈怀明向郢州进发,刘亮和宁朔将*南阳人张敬儿向雍州(今湖北省襄樊市)进发,孙超之向湘州前进,沈思仁、任农夫向豫章挺进,分别扫清敌人的残余势力。他们率领各部到后,结论肯定是都平定了叛乱,只是过程不尽相同。

此时张兴世与吴喜还没进入荆州境内,荆州行事刘道宪听说叛*浓湖之战战败,即和手下商议要不要发兵东进和郢州汇合,以抵御朝廷东*。又有人提议截断东路占据巴陵(今湖南省岳阳市)在那里做阻击。他们就这么讨论了几天,也不能决定下来,一直没有形成决议。没办法,刘道宪就先派将领赵道始在江津修筑堡垒,让任演戍守沙桥,江陵附近各个关门要塞也均驻扎有*队和守兵。

随着时间的推移,叛*人心逐渐离散,将士们也开始逃亡,刘道宪又与大家商议带着荆州刺史刘子顼逃奔益州,投靠萧惠开。典签阮道预、邵宰觉得不妥,他俩说:“现在接到诏书,称各个藩镇如果能改正错误,归顺朝廷的话,全部恢复原来的爵位,况且巴东的任叔儿已经切断了白帝城,杨僧嗣又盘踞在梁州,即使想去益州,岂能顺利抵达?”

经过权衡,阮道预、邵宰即与刘道宪解散了临时征召的士兵,派出使者向朝廷谢罪。可荆州治中宗景、当地人姚俭等人却在此时想趁火打劫,他们组织兵马进城,杀死了刘道宪、阮道预等人。这些人随后抢掠府库,府舍和官库都被抢掠,没一点剩下的,然后捉住刘骏第七子刘子顼宣告投降。

在刘宋帝国内部的这场没有是非曲直的自相残杀中,最值得后世的我们痛惜的一个无端被杀的人就是那位荆州记室参*——著名文学家、诗人鲍照,他是和刘道宪、阮道预等人一同被宗景和姚俭的乱兵杀死的,死时年约五十一岁。

鲍照字明远,他与谢灵运、颜延之三人被后世称为“元嘉三大家”,但他与谢、颜二人不同的是,他出身于贫寒的庶族人家。颜延与谢灵运共以辞采齐名,而作文的速度快慢悬殊。文帝曾经分别下令让他们拟作乐府《北上篇》,颜延之受到诏令便作成了,谢灵运好久才写就。颜延之曾问鲍照自己与谢灵运两人的优劣怎样,鲍照说:“谢的五言诗如初开的芙蓉,显得自然可爱。您的诗像铺展的锦绣,也是彩绘满眼。”

鲍照自幼聪慧,勤奋好学,也非常自信。元嘉十六年(年),年轻的他去晋见爱好文学的临川王刘义庆,当时曾有人劝阻,但他却说:“千年以来有多少奇才异士默默无闻,数也数不清。大丈夫岂能隐藏才能,使兰花与艾草没有分别,整天与燕雀一样的人为伍!”见到刘义庆后,他很快得到了赏识,后随刘义庆去荆州上任。也就是在这时,他给后成为南朝著名女诗人的妹妹鲍令晖写下了著名的《登大雷岸与妹书》。孝武帝刘骏继位后,因其喜爱文学,曾提拔鲍照为太学博士兼中书舍人。虽然受到孝武帝的重用,但鲍照也知道孝武帝容不得别人在任何地方超过他,因此,在此期间,他作诗作文都故意啰啰嗦嗦,让人感到他已经才尽,这与王僧虔故意写出拙劣的书法是一样的用心。钟嵘的《诗品》曾记载,有一次,孝武帝问鲍照其妹鲍令晖的才能,鲍照回答:“臣的才能赶不上西晋的左思,臣的妹妹鲍令晖的文采也赶不上左思的妹妹左芬。”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鲍照长期担任低级官吏,怀才不遇,也非常了解百姓的疾苦,他才华横溢,诗歌、辞赋、骈体文等均独步当时,他的诗被赞为“跨两代(晋代和刘宋)而孤出”,他的赋能“驱迈苍凉之气,惊心动魄之辞”,鲍照的主要成绩还是诗歌,而他的诗歌精华又主要体现在乐府诗中,我们从李白的很多著名的诗歌中似乎都能够找到鲍照诗歌的影子,杜甫也在《春日忆李白》一诗中称李白是“俊逸鲍参*”。

鲍照的诗歌慷慨磊落,豪迈淋漓,感情丰沛,时而悲叹人世的无常,时而痛斥社会的黑暗,嬉笑怒骂,汪洋恣肆,抒发出作者的一腔不平之气。鲍照的诗歌,在创作技巧上,变句句用韵为隔行用韵,并自由换韵,且非常自然,辞藻华美流畅。王夫之盛赞他的诗为:“一以天才天韵,吹宕而成,独唱千秋,更无和音。”而其名句“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至今有味。只可惜了鲍照在荆州无端被杀!

张兴世与吴喜就这么没费多大力气的平定了荆州。张兴世这人很不错,可他的弟弟实在不是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请看下回——一无所言。

宝城山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