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读经典美文,做智慧女人——欢迎走进木兰书院,邂逅生命中最美的传奇!(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小字“木兰书院”,免费订阅木兰微刊,与众多花木兰成为同伴!)
第54期:郑承志《屈原文化与端午习俗》
.6.4周六晚八点
郑承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屈原传说”代表性传承人,民俗专家,多次主持端午公祭屈原仪式。秭归县委*校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兼职教授,震旦讲堂主讲嘉宾,硕士生导师。中国屈原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出版有《秭归饮食习俗》《三峡秭归风俗》《建东花鼓戏选编》《中国端午习俗》《三峡文化与旅游发展》《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秭归卷)等著作。连续两届荣获湖北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神农杯”优秀理论宣讲报告一等奖,授课《世界的品牌人民的选择——屈原文化与端午习俗》被超星学术视频收购,东北财经大学、顺德图书馆等多家单位收录播放。
作为年文化部、国务院台办、湖北省*府“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开幕式”湖北电视台演播室嘉宾,解读端午习俗;作为央视国际“传奇中国节——端午”现场直播嘉宾,解读端午习俗。
▲郑承志
李晓燕,女,木兰书院总管理员。高级讲师,延安市委*校和延安市人事局特聘讲师。先后承担了多家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等级考试及公务员电子*务培训等。业余时间喜欢文学、书法和摄影。
▲李晓燕
开场语
闻方:亲爱的姐妹们,大家晚上好!
今天周六,又到了咱们微讲堂周六晚八点的专题分享时间,再过几天,就是咱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湖北省秭归县委*校研究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民俗专家,多次主持端午公祭屈原仪式的郑承志老师做客,担任本期的主讲嘉宾,给姐妹们讲述伟大诗人屈原的传说及端午习俗。担任本期友情主持的是的总管理员李晓燕。晓燕从去年四月份木兰讲堂开讲以来,一直担任后台管理员,我们每一期看到的木兰平台上发送的文章、音视频,都是她和木兰团队其他几位志愿者姐妹为大家制作的。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今天的友情主持、木兰公众平台的总管理员李晓燕闪亮登场。
李晓燕:谢谢闻方,谢谢闻方的介绍。
姐妹们好!我是今晚的友情主持、总管理员李晓燕,欢迎姐妹们的如期守候。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也是全世界的华人祭祀屈原、对屈原表达由衷景仰与怀念的日子。
中国是诗的国度,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公元前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公元前年农历五月初五,因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被秦*攻陷,自沉于汩罗江。
以《离骚》为代表作的“楚辞”体,引领了中国文坛几百年,影响了中国文化几千年。他作品中的许多句子已经成为名句,至今被人们诵读。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这些句子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独立不迁的高贵品格、上下求索的执着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性格。
▲屈原纪念馆
▲屈原祠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只有端午节是和一个人物有联系的,这个人就是屈原。年,端午节首次正式成为我们国家的法定假日。年,中国端午习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秭归县“屈原故里端午习俗”为其中之一。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在屈原故里——湖北秭归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秭归至今还活跃着“骚坛”诗社,其成员都是农民。秭归的骚坛诗社大概是中国一个最古老的民间文学诗社,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
我们木兰书院有许多女诗人、女作家、诗歌朗诵名家以及文学诗词爱好者,大家都知道,“风骚”是中国文学的源头,谈中国文化必谈《诗经》和《楚辞》,从这个意义上说,屈原从未离开过我们,他一直活在我们的心里,活在人民的中间。
担任本期主讲嘉宾的是郑承志老师,他子承父志。郑承志老师的父亲——郑邦清先生,是一位研究屈原文化和端午习俗的民俗家,整理和创作了《西陵峡明珠——香溪》《陈天皇覆灭记》《三峡秭归风物传说》《三峡秭归风俗》(上卷)《秭归建东花鼓戏》等多部民俗著作。年端午节,郑邦清先生应邀组织归州端午祭祀活动,这是三峡水库蓄水前长江边最后一次端午活动,也是千年古镇——归州沉入江底前最后的告别仪式。郑邦清先生是屈原故里秭归端午祭祀活动的主祭,年郑老先生病重后,由他的儿子郑承志担任屈原故里秭归端午祭祀活动的主祭。
▲湖北秭归县归州古镇(有年历史)
▲年,三峡水库蓄水前拆迁中的归州古镇
▲年端午节,郑邦清先生担任三峡水库蓄水前归州古镇最后一次祭祀屈原活动主祭
▲年端午节,郑邦清先生接受央视采访
▲郑邦清先生采集和整理民俗文化资料
下面我介绍一下本期主讲嘉宾郑承志:
郑承志,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屈原传说”代表性传承人,民俗专家,多次主持端午公祭屈原仪式。秭归县委*校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兼职教授,震旦讲堂主讲嘉宾,硕士生导师。中国屈原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出版有《秭归饮食习俗》《三峡秭归风俗》《建东花鼓戏选编》《中国端午习俗》《三峡文化与旅游发展》《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秭归卷)等著作。连续两届荣获湖北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神农杯”优秀理论宣讲报告一等奖;授课《世界的品牌人民的选择——屈原文化与端午习俗》被超星学术视频收购,东北财经大学、顺德图书馆等多家单位收录播放。
作为年文化部、国务院台办、湖北省*府“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开幕式”湖北电视台演播室嘉宾,解读端午习俗;作为年央视国际“传奇中国节——端午”现场直播嘉宾,解读端午习俗。
▲郑承志担任屈原故里秭归端午祭祀活动主祭
▲郑承志担任地大震旦讲堂主讲嘉宾
▲郑承志正在整理民俗文化资料
▲郑承志与央视国际主播靳强合影
我和郑老师相识,也是只知其人,未见其人。郑老师的儿子和我家儿子是大学的同班同学,现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三学生,我们都加入了地大家长群,从而我也有幸认识了郑老师。我看过郑老师的博客,看过郑老师在地大震旦讲堂的讲座,对郑老师才有了一些了解。
临近端午节了,我知道郑老师的工作特别忙、活动也特别多。经木兰书院创始人闻方的同意,我也是抱着试试看,邀请郑老师可否抽时间做客木兰讲堂,给我们木兰书院的姐妹讲一堂课。没想到郑老师很爽快地答应了,这让我非常感动……
▲郑承志老师全家福
▲郑承志与中国地质大学成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师弟、师妹合影
为了准备这期讲座,让姐妹们更好地认识这位非遗传承人,我又认真地浏览了郑老师的博客,特意从网上下载了郑老师的《世界的品牌人民的选择》讲座视频进行了学习,还听了隋丽娟、杨雨、王立群、余秋雨、刘子凌等人有关屈原的讲座,屈原文学名篇赏析,《屈原》专题片以及端午节的电视特别节目等,也是希望自己能给郑老师当好助手。
本期讲座的主题是《屈原文化与端午习俗》,郑老师用了三句古诗作为授课小标题,也就是从三个方面来讲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是唐代诗人文秀《端午》的诗句;“屈平乡国逢重五,不比常年角黍盘。”是宋代诗人陆放翁《归州重五》的诗句。
讲座要点:
一、节分端午自谁言(端午起源种种)
求生续命、向死而生
二、万古传闻为屈原
屈原其人、屈原其文、屈原其神
三、屈平乡国逢重五
三省四地端午谈
屈原姓屈,姓熊,还是姓芈?楚地至今流传着哪些有关屈原的传说呢?在屈原故里秭归,端午真的比“年”还要大吗?秭归人端午不吃粽子吃粑粑,那么粑粑又是什么呢?秭归人祭祀屈原有哪些仪式呢?赛龙舟是如何进行的呢?这些问题,想必都是大家想要了解的。
姐妹们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九点左右的课间休息时间,通过文字或语音发到群内,请郑老师来解答。在主讲嘉宾讲课过程中,请群内姐妹遵守《木兰之约》课堂纪律,请勿发送与本讲座无关的链接或文字图片,特别是不要刷屏,这样老师讲课语音才能连贯,网速也比较快,便于群内姐妹连续收听,也便于叶子妹妹的后期制作。
让我们穿越年的历史长河,跟随郑承志老师走进屈原故里,认识屈原这位伟大的诗人,品味端午习俗的变迁。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郑老师——
郑承志: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非常荣幸能够和大家分享屈原文化与端午习俗。
最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