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湖北省博物馆荆楚文化的渊薮殿堂 [复制链接]

1#
北方乌发口服液能不能治脸部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44169.html

年4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来华进行非正式会晤的印度总理莫迪在湖北省博物馆参观精品文物展。

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而湖北省博物馆则被誉为荆楚文化的渊薮殿堂,馆藏文物丰富。

湖北省博物馆筹建于年,是全国八家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国家一级博物馆、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湖北省规模最大、藏品最为丰富、科研实力最强的国家级综合性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坐落于武汉东湖风景区,总占地面积达81,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展厅面积13,平方米,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现有馆藏文物26万余件(套),以青铜器、漆木器、简牍最有特色,其中国家一级文物件(套)、国宝级文物16件(套)。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为该馆四大镇馆之宝。

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年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长55.7厘米,宽4.6厘米

剑身中脊起棱,饰黑色菱形花纹。正面近格处有“越王勾践,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剑格正面嵌蓝色琉璃,背面绿松石。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钟架长厘米,高厘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最大钟通高.3厘米,重.6公斤。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音列是现今通行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乐曲。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元代,年钟祥市郢靖王墓出土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造型呈小口,短颈,丰肩,腹部下收。通体绘青花纹饰,分成三组,肩部绘凤穿牡丹纹,底部绘莲瓣纹,腹部绘“四爱图”。所绘的“四爱图”分别是:王羲之爱兰,以幽谷兰花来比喻隐逸洒脱的君子;陶渊明爱菊,以傲霜菊花来比喻淡泊名利的君子;周敦颐爱莲,以水中清莲来比喻廉洁奉公的君子;林和靖爱梅,以雪中梅花来比喻高雅飘逸的君子。梅瓶因瓶口较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瓶体修长,俏丽挺秀,是盛酒用器。郧县人头骨化石年出土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距今约80万年到万年长26厘米,宽19厘米,高12厘米根据头骨的特征属于“直立人”类型,定名为“郧县直立人”,简称“郧县人”,这是湖北省首次发现的古人类头骨化石。“郧县人”正是“直立人”的一种,虽然湖北“郧县人”的年代非常悠久,与陕西“蓝田人”(距今约70万年到万年)的年代相当,但在化石上却显示出“智人”的部分特征,这为研究“直立人”与“智人”的发展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郧县人”在人类进化史的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玉器馆藏

东周四节龙凤纹玉佩

东周(战国早期)文物。长9.5厘米,宽7.2厘米,厚0.4厘米。这件玉佩采用分雕工艺,将一整块玉料雕琢成相连的四节,使之可以自由卷折。玉佩上刻有龙凤一体的纹饰,带有浓厚的神话宗教色彩,也是对生命互为因果的和谐体现。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1号墓。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东周云纹玉璧

东周(战国早期)文物。直径8.4厘米,孔径4厘米,厚0.6厘米。壁是祭天的礼器,也是身份的象征和权力等级的标志。这件云纹玉璧呈青白色,双面雕刻三圈双头式云纹,中间一圈逗号式的谷纹,为战国时期玉璧常见纹饰。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1号墓。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东周兽面纹玉琮

东周(战国早期)文物。高5厘米,宽6厘米。琮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祭祀时可作为沟通天地的法器。这件玉琮外方内圆,上下贯通,直观地展现了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它出土于曾侯乙的腰腹部,器表浅雕兽面纹,庄严而不失优雅。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东周玉半琮

东周(战国早期)文物。边长6.9厘米,高4.8厘米,厚0.8厘米。这件玉半琮器表抛光精良,透雕的动物形状精巧可爱。此类器型在中国考古发掘中是第一次发现,可能是葬玉的一种,出土于曾侯乙墓内棺,放置在曾侯乙的背部。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1号墓,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东周透雕龙纹玉璜

东周(战国早期)文物。长16厘米,宽4.7厘米。玉璜状若彩虹,是古人用来祭祀北方神明的礼器。这件玉璜出土于曾侯乙内棺,器身透雕成对称的龙蛇图案,全器布局严谨,线条流畅,造型美观。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1号墓。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东周鸟首形玉佩

东周(战国早期)文物。长9.3厘米,宽2.9厘米,厚0.4厘米。这件鸟首形玉佩呈长方形,一端雕刻成鸟的头部轮廓,另一侧透雕出羽毛的纹样。鸟首两面各有一只凸起的圆眼,身体遍饰云纹,象征这只神鸟在云朵中穿梭飞翔。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1号墓。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东周玉剑

东周(战国早期)文物。长33.6厘米,宽5.1厘米,厚0.5厘米。这件玉剑出土于曾侯乙的腰间,玉色青白,体型扁平,分为剑首、茎、格、璏、鞘、珌5节,各节交接处以金属相连。剑首与剑格有透雕和阴刻的纹饰,其余构件均光滑无饰,呈现天然的美玉本色。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1号墓。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东周玉琀

东周(战国早期)文物。最大者2.1×0.2×1厘米。玉琀是放在逝者口中的玉器,古人认为坚固温润的玉石可令尸身不腐。曾侯乙口中含有牛、羊、猪、狗、鸭、鱼等共21件玉琀。这些小动物只有*豆大小,却刻画入微、简练逼真,堪称微雕技术的鼻祖。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1号墓。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青铜器馆藏铜觚西城垣1号墓出土通高18.8、口径12.4cm铜簋高17.4、口径22cm铜卣通高31、口径7.2、底径12.5cm铜盆战国中晚期(距今约年)通高15.1、口径41cm陶瓷器馆藏双耳陶罐年宜都城背溪出土高23.6、口径19、腹径19.2cm陶鬶年天门石家河出土高21.5、袋足宽14cm泥金龙纹瓷锺高10.7、口径15.7、圈足高4.6、圈足底径4.5cm青瓷褐彩猪首壶年鄂州周家垴26号墓出土高26.3、口径12、低径12.5cm青瓷人骑狮烛台武汉武昌钵孟山号墓出土高24.2,长20cm仿哥釉碗清嘉庆(-)高5.6,口径11.9,底径4.5cm红彩龙纹高足盖碗清乾隆(-)高20.5,口径15.5,底径4.4cm

金器馆藏

金锭长13,宽9.8,厚1cm,重g(左)长14,宽10,厚0.8cm,重.3g(右)金镶宝石白玉镂空云龙纹帽顶通高3.9、底径5.1cm金钱直径6.1,厚约0.02cm,重9.2-12.7g金盂高5.2,口径15.6,底径10.5cm,重g

END

声明:图文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机构所有。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那些年,我们这样为*庆生《求是》社论:没有共产*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百炼成钢

第六集劳工万岁百年大*,生日快乐!百年图鉴致敬!这些勋章奖章是最高礼赞!*史学习

树立正确*史观回首百年*史,还要从“亢慕义斋”说起……“不忘历史、不忘初心”——学习《论中国共产*历史》(三)“两个历史时期”血脉相连——学习《论中国共产*历史》(二)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学习《论中国共产*历史》(一)

-(入会咨询)

邮箱:yuwenhua

sina.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