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炎方:江陵楚剧献*礼
多年来,常应周光旭先生之邀,去江北监狱礼堂看楚剧彩排,去江陵县乡村、校园、移民区、劳改农场看楚剧演出。还经常碰到各级各部门领导:文化馆长贺平、文旅副局长王诚、文联主席*中元、宣传部副部长桂敬义等,并和他们平起平坐。老瓶装新酒,老百姓喜闻乐见。“双江楚剧团”红火了,产生了强大吸引力。余金华、刘忠玲、张顺梅、杨小华、胡锦凡、张浙荆、王国兵等,倾心,倾力。有志愿者跑龙套,打杂,俨然正式职员。“纪南楚剧团”胡团长,自己租车来,一住几天,协助排练演出,强强联合。还有纯农民宗仁华老师,没有半分钱退休费,全是自己掏腰包,只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非遗”文化。这是当今中国农民情怀、文化档次和新追求。虽是老瓶装新酒,一般都有改编,尽量使之本土化,凸显江陵楚文化中心浓郁的地方色彩。“双江楚剧团”已经创作,自编自演《虾稻情浓》《赶集》等剧目,仍渴求新剧本。我除了观看,欣赏,胡乱说几句点评外,还应为他们作丁点小贡献呀。我已在人民网发表了《宗懔在三湖画*桃》,本土,有戏。如能改编成剧本,该有多好。可真正开始动笔,才知有很大难处,须花很多功夫。作文凭激情冲动,然而,戏要磨。这一说,他们喜出望外,正好可以作建*百年的礼物,因为其中有三湖江陵抗日根据地的故事。虽然*桃在中国已有三四千年历史,可惜,荆州四湖流域,水窝子,水袋子,淹死了,绝种了……人民网原文有多个小标题:《宗炳画*桃》《马良活*桃》《信徒渡桃秧》《抗日不忘护桃种》《知青育*桃》。改编时,我把马良并入宗炳里面去,略了渡佛寺信徒情节,而详写《抗日不忘护桃种》,突出“红色”之甜。总体框架形成以后,就熬着,憋着,闭门造车。其中,几次搁笔,懒得搞了。但老婆督促我,一听我开电脑,就问:是不是跟周主任编楚剧?这几天,什么都不准搞,什么都只能把楚剧编完了以后才能搞。有时还专门到电脑跟前来看,来监督。我写文章,可一天一篇,其乐无穷。而搞这,一会儿就头疼,还要用冷水洗脸,清醒大脑,驱赶懒筋。这可能就是被动劳动的苦恼,几乎所有差学生都这样吧?于是,只能两天搞一场。说白,台词,要精了又精;唱词,还要押韵,用典,文化涵量大……赶赶地搞,抢抢地搞,四月底寄给光旭兄,匆匆交差,马马虎虎交作业。并且专门写几大字-----请任意改造!因为周光旭梁正刚他们都是高手。特别那个导演陈吉芬,好生厉害。原荆州楚剧团主角,国家一级演员;现在是核心,是脊梁。年秋,他出席了全国戏剧工作经验交流会。这两年,他为“双江楚剧团”成为“非遗”单位,准备,默默无闻地奔走,呼告,呕心沥血。既赢得了荣誉和责任,长年累月,寒来暑往,骑摩托往返于荆洪公路;又高标准,严要求,更赢得了同事朋友们的尊重,穿衣戴帽都问他。几天来,他们一直紧锣密鼓,紧张有序地排演,“七一”向*献红心,献大礼。
作者
简介
肖炎方,湖北省荆州市东方红中学退休教师,省作协会员,沙市区意见领袖。入列《中国当代教育名人辞典》《中学名师辞典》。被收入人和网、人人文库网、高中语文篇目索引、中华活页文选等。发表中篇小说《七处架火八处烧》等。在人民网、儒经网、荆楚网、红网和几十种报刊发表散文、随笔、评论几千篇。参编《高考作文戏剧性表达例说》等几十种。著有《荆楚风情往事》等。现被儒家经济文化网标榜为主页名人、专栏作家、中国网络媒体著名时事*治评论家。《三八之力可能不止半边天》阅读量万,《问责新机制让庸官混不下去》达5千万,《润物无声的五毛钱仪式感》超5.2亿。《两会有啥事栏目命名须改正》改正了央视一个栏目。《乡音还能活多久》《上海高考作文:理性对待事物发展的任性》等多篇被人民网精荐置顶。
往期推荐阅读
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