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个泰兴人真不简单,用自己的一双手打造了 [复制链接]

1#

在中国化工企业联合会成员企业中,有一个小而精的企业,产值不大、效益却高;当家人文凭不高,却走上了清华大学的讲堂。它就是脱胎于*桥镇办企业的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及其董事长刘鹏凯。

每天上班,刘鹏凯第一件事就是走进车间,查看安全生产情况。一直以来,黑松林将安全制度变成安全文化,通过文化建设,把安全浸润到每个员工心上,真正做到人人都是安全管理者,人人都是安全宣传员。

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创立于年,当时叫泰兴县胶粘剂二厂,是*桥镇一家乡镇企业,产品为胶。年,*桥镇*委*府决定委派时任*桥镇工业公司副总经理的刘鹏凯到企业主持工作,以改变企业负债累累的窘况。刘鹏凯上任,正值年关,他北上吉林长春,走上了讨债之路。

“我在东北客户店里待了一个星期,他上班、我上班,他下班、我下班,客户见我又帮他打理货物,又给他说好话,终于感动了,给了10多万让我回来过年,解决了员工的春节安排问题。”

当时的胶粘剂二厂已处于破产的边缘,底子薄,可谓“一穷二白”,要进*大市场并非易事。年,厂子成为*桥镇第一家改制的企业,更名为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厂有限公司,刘鹏凯担任董事长。企业起步之时,就瞄准了一款水晶粘合剂,但由于技术不过关,屡屡失败。为此,刘鹏凯跑到上海寻求高人帮助。

“得知上海一个老工程师是技术权威,我们就专程赶到他家里,第一次吃了闭门羹,第二次老师傅也不动心,我们三顾茅庐。”以心换心,以情感人,刘鹏凯的执着打动了老工程师,企业最终以老工程师的绰号“老熊”为商标,成功推出了新型粘合剂,企业也迎来了发展机遇。面对市场变化,刘鹏凯静心思考。企业大,可以创造规模效应,但黑松林硬实力不足,与人短兵相接式竞争自不量力。黑松林选择了一条以小体量走价值最大化的发展路径,做专做特做精做佳。追求质而不是盲目地追求量,刘鹏凯走出了一条中小企业“以软补硬”的发展新路。

在联营的同时,刘鹏凯一天也没有忘记给产品起个响当当的、让人过目不忘的名字,开始实施“文化打造品牌,先谋势后谋利”的品牌战略。先后注册了50-60个商标,其中黑松林和老木匠为江苏著名商标,老熊为泰州市知名商标。

在刘鹏凯看来,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无论主体大小,均可在同一起跑线竞争。于是,“心力管理”应运而生。一个企业,只有员工的心智模式改善了,思考问题的角度改变了,才能从本质上应对层出不穷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从“人本”到“心本”,从“心本”到“心力”的飞跃。

全媒体记者:段圣呈

编辑:郭耀蔚 大 友

校审:耿渭华

觉得不错,请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