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利往事连载中,带你走近监利五千年的烟火纷扰:
远唐
武德四年()
县唐赵郡王李孝恭灭萧铣,监利人唐。分监利一部置石首县。
武德五年()
唐改郡为州,改河阳郡为复州(治河城),监利属复州。
宝历元年()
文宗颁发诏书,提供图样,推广水车,县民开始制造木质水车,用于农田排灌。
五代
后梁开平元年()
荆南节度使高季兴筑古堤垸(今监利县城南5里)。监利修堤历史悠久,始于何年无考。
梁开平三年()
正熨荆南节度使高季兴割据荆州,以兵袭取复州(治沔城)属地监利,改隶荆南江陵府,并将监利县治从上坊东村迁今容城镇。
后梁开平三至五年间(一)
高季兴欲取用唐末进士邛州依政县人(今四川邛)梁震为官。梁震辞官隐居荆台(今程集镇新观村),自称“荆台处士”。高季兴为南平王,梁震为荆南国谋士。
后唐同光二年()
高季兴封南平王(史称南平国或荆南国),都荆州,监利为其属地。
宋
北宋初年()
宋军平荆南国,县域入宋。
北宋乾德三年()
合监利县东部和沔阳南部之白沙征科巡院,置玉沙县,与监利同属江陵府。初设治于长江北岸的新堤东面,后迁于洪湖北岸的吴家新场与月池之间。
北宋皇祐年间(一)
必经境内南沿长江,北沿东荆河筑堤数百里。
北宋熙宁六年()
废复州,并河阳县、玉沙县入监利县。
北宋熙宁十年()
监利收商税贯文,在江陵府22个收税单位中排名第七。
北宋元祐元年()
复玉沙县。
南宋绍兴五年()
岳飞驻兵白螺矶,入洞庭湖镇压杨幺农民起义。
南宋端平元年()
始建县署于县城南隅,坐北朝南,门上嵌有“容城古治”题额。同年县治遭水倾圮,荆湖制置使孟琪将县治迁于鲁洑口(今红城乡太马村)。
南宋端平三年()
元兵据监利,编筏欲取长江水道攻荆州。孟琪变易旌旗服色,循环往返,夜则打火把照江,数十里相连。元兵退。
南宋咸淳元年()
废监利县入玉沙县。
元
至元十二年()
元军将领阿里海牙率部占领县域,恢复监利县。
至元十三年()
元调整州郡,县属湖广行省荆湖北道宣慰司中兴路,后改中兴路为荆州府。
元至十七年()
县治从鲁洑口迁回今容城。
大德年间(―)
荆江水患频仍,荆江沿岸重开被渐次淤塞的江陵郝穴、监利赤剥(今尺八)、石首宋穴等六穴,以泄洪水,减轻水患。
至正十年()
陈友谅起兵反元,监利民众群起响应。后占领监利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