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10月13日,在江陵县应急管理局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办公室内,一群乡镇应急办的工作人员正忙着与县普查办的技术人员核对信息。这一天是湖北省风险普查办向全省下达的完成应急系统调查任务的截止时间。
江陵县应急管理局救灾保障股是应急系统普查工作的牵头股室,股长梁娟信心满满地说:“我们的调查数据已经全部采集完成,并且已经进行过一轮数据质检,现在是第二轮质检。”
在风险普查中,应急管理部门作为牵头部门承担了承灾体调查、历史灾害灾情调查与评估、综合减灾能力调查与评估等多项任务,涉及许多新领域、新内容,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可遵循,如何顺利完成普查任务成为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的重大挑战。
在江陵县,梁娟们面对困难和压力,积极想办法、找突破口,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确保全县风险普查工作稳步推进。
去档案馆、隔壁县找数据资料
江陵县历史悠久,期间经过多次行政区划变革,直到年才正式撤区建县改为江陵县,但之前的一些历史灾害信息并没有伴随撤区建县一同移交,因此查找起来困难重重。梁娟在采集历史灾害信息时,只能从荆州市、荆州区的统计年鉴和水利、气象等部门的历年工作报告中一条条查找线索,再自己拼凑成完整信息。
其中一些年份的洪涝灾害信息缺失,梁娟与同事到处找遍了仍然没有线索。经常与公安县普查办接触的梁娟想到:“公安县与江陵仅一江之隔,地势地貌相似,灾害种类也相似,公安县作为试点地区,其历史灾害数据比较齐全,是否能借鉴他们历史灾害情况,再有侧重点的进行灾种查询?”经过多方咨询沟通,最终查找到了相关历史数据。
此外,由于在计算机普及之前许多历史灾害信息都记录在纸质档案上,经过多年变迁,一些档案出现破损或丢失,也导致一些历史数据难以查询。梁娟在采集年的年度历史灾情基本数据时怎么也查不到。
“记忆中年江陵是发生过洪涝灾害的,但数据找不到,怎么办?”
梁娟本身负责全县的冬春生活救助工作,开展这项工作需要统计全县受灾群众的救灾救济情况并向县政府报告。“从每年的县财政资金请示数据中说不定能找到我们需要的历史灾害数据。”
最终梁娟和同事在档案馆找到了《江陵县年救灾救济、低保、优抚工作情况汇报》,上面果然记载了当年洪涝灾害导致的灾情情况。“你真是厉害,居然能想到这个办法。”同事佩服地说。
将能做的事先做好
据了解,江陵县风险普查的所有程序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前期因审批程序时间较长,开展清查工作时,第三方服务机构还未能进场。“时间紧迫,无论如何不能耽误整体进度。”
当时湖北省的实施方案还未出台,梁娟就带着团队每天跟市普查办负责人咨询请教,又向隔壁的国家试点县公安县取经,将公安县试点过程中的全部资料要过来,自己与同事先“吃透”,比照着制定出江陵县的实施方案。
为了便于其他部门和乡镇普查人员快速准确地填报信息,梁娟根据各自任务将省普查办下发的31张表格分类打包,明确标注不同单位需要填报的表格,大大提高了填表效率。
同时,在开展清查、调查等任务前夕,她又和同事们组织所有参与风险普查的负责人开展培训,培训时则一张表一张表详细讲解需要填哪些数据、填报的要求、时间节点等内容,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任务。
与梁娟配合开展风险普查的县应急局危化股工作人员吴仲稀在开展调查工作时,与全县危化企业一家一家打电话通知,讲解填报信息的要求。对企业填报的信息,他又一条条检查核对,凡是遇到有疑问的地方都要与企业负责人沟通确认,以确保每一条信息准确无误。
借风险普查助力企业“消危”
“风险普查调查的内容并不复杂,我们平时去企业检查时都基本了解了这些信息。”吴仲稀考虑到,防范风险是企业长期需要做的事,通过这次风险普查是否还能帮助企业在风险防范上提升一步?
江陵危化品企业有30多家,其中不少为中小型企业,一直是当地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
在县应急局部署安排下,吴仲稀与普查办的同事借助去企业采集数据的机会,帮助企业将之前零星的资料重新规整建档,全县30家危化品企业全部实现一企一档。
同时,县应急局在荆州市应急局的支持下还聘请危化专家进企业查隐患,其中6月底到7月初共排查出条隐患,目前已基本完成整改。
不少企业在梳理自身抗风险能力时,受到启发也开始了自查自检。“查隐患、辨风险,我们一点不陌生,但对自然灾害我们平时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