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荆州日报
□徐梅余霞
红色文化资源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富强的历史征程中,所创造并保存下来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荆州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新时代我们要积极探索如何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精神内涵、传承红色基因,创新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丰富思政课内容形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培育更多又红又专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荆州蕴藏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荆州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广泛,底蕴深厚,遗址众多。境内近90%的乡镇为革命老区,共有革命遗址个。其中湘鄂西苏区时期革命遗址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瞿家湾、周老嘴等古镇革命旧址、路易·艾黎旧居、江陵县沙岗镇红军街等。这些红色文物,以及凝结在其中的革命道德和革命精神,真实记录了党领导荆州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胜利的光辉历程,蕴含着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等红色精神财富,滋养着荆州人民的精神文化世界,是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天然教材宝库。
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思考
建好思政课堂主阵地。红色文化资源富有深刻的精神内涵和重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荆州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了“百折不挠、同舟共济、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洪湖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九八抗洪精神”。用好这一精神谱系,将之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能够极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我们更要守正创新,牢牢抓住思政教育主动权,建好高校思政课堂主阵地,将党史、国史和荆州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合起来,积极探究思政课案例分析教学、情境式教学和现场实地教学等方法,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专红结合、一专多能的优秀建设者与接班人。
开设特色选修课。在湘鄂西革命斗争中,军民同心同行,鱼水相依,携手并肩,浴血奋战。湘鄂西革命史是最直观、生动、形象的历史教材,荆州红色文化是荆州人民前赴后继、英勇顽强夺取革命胜利的奋斗史,也是新时代荆州人民建设美好家园、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既有丰富的资政育人的政治价值和教育价值,也有相当的经济价值和品牌价值。用好荆州红色文化资源,开设《湘鄂西革命史》之类的选修课,通过情感滋养、道德教化、价值引领,培养大学生热爱荆州、扎根荆州,为荆州高质量发展勇于担当、甘于奉献。
丰富实践教学活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向上向善向美的内生动力,通过开展荆州红色文化研究、通读荆州红色经典、讲荆州红色故事、展示红色文学艺术创作成果等多种教学实践,深化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立体认知,加强红色基因的厚植传承。用好荆州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同时还要培育、开发、建好运营好新的爱国主义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开设多种形式的“走出去的思想政治课堂”,让大学生获得情感熏陶、道德润化、知识积累和技能提升。
善用网络媒体技术。丰富荆州线上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学习网站、微博、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