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共览湖北省博物馆,相约世界邮展荆楚文化日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d%92%e5%b0%91%e5%b9%b4%e7%99%bd%e7%99%9c%e9%a3%8e%e9%98%b2%e6%b2%bb%e6%8f%b4%e5%8a%a9%e9%a1%b9%e7%9b%ae/22039760?fr=aladdin

周代至春秋时期是一个诸侯争霸、战乱纷飞的时代,同时也是文化百花齐放的时代,这个时期在江汉流域兴起的地域文化叫作荆楚文化,因楚国和楚人而得名。相传,楚人的先祖是火神祝融,以火创造的文明,点亮了荆楚大地的历史。

6月13日是中国世界集邮展览中的“荆楚文化日”。当天,大家可在展览现场观荆楚历史、赏知音雅乐、品灵秀湖北,领略湖北丰富多元的文化底蕴。如果“荆楚文化日”让您意犹未尽,也不用感到遗憾,只需到湖北省博物馆,就能看到24万余件历史遗存,珍藏在这个神秘的荆楚文化宝库之中。

大湖之北,绝艳江城;山泽富饶,琴诗酒赋。文化离不开经济的支撑,经济也离不开文化的引导。文化对政治、经济的渗透力越强,影响力越大,文化的社会价值就越突出。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古楚时代,南方的经济条件远远优越于北方。楚人也在这优越的经济条件下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成果,农业经济居中华翘楚、青铜铸造工艺独领风骚、髹漆工艺巧夺天工、丝织刺绣精美绚丽。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被誉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对于产生于其后的汉赋更是有直接的影响。不仅仅是古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荆楚人民始终励精图治,筚路蓝缕,创造了辉煌的经济和文化成果。

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位于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占地面积亩,现有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主体建筑呈一主两翼“品”字形格局。整个建筑群高度体现了高台建筑、多层宽屋檐、大坡式屋顶等楚式建筑特点。

湖北省博物馆风景戳

湖北省博物馆现有藏品24万余件,国家一级文物近千件。以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为代表的史前陶器,盘龙城和曾侯乙墓为代表的青铜器,春秋中期楚墓到汉墓出土的大量漆器,曾侯乙墓、郭店楚墓、望山楚墓、包山楚墓、云梦秦墓出土的大量竹简,梁庄王墓、郢靖王墓出土的藩王文物最具特色,是馆藏文物的代表。其中郧县人头骨化石、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和元代青花四爱图梅瓶被誉为湖北省博物馆的四大“镇馆之宝”。

郧县人头骨化石

郧县人头骨化石。年出土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保存较为完整,距今约80万年到万年。根据头骨的特征属于“直立人”类型,定名为“郧县直立人”,简称“郧县人”,这是湖北省首次发现的古人类头骨化石。“郧县人”是“直立人”的一种,虽然湖北“郧县人”的年代非常悠久,但在化石上却显示出“智人”的部分特征,这为研究“直立人”与“智人”的发展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郧县人”在人类进化史的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价值。

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剑身修长,装饰有黑色的菱形花纹,中脊起棱,剑刃极其锋利。在剑身的正面刻有“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八字的鸟篆铭文。年的冬天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的一座楚国墓葬中出土了这柄越王勾践青铜剑,当剑拔出剑鞘时光鲜亮丽,没有任何的锈斑,而且锋利异常,稍一用力就能将16层的白纸瞬间划开。据推测,越王勾践的女儿嫁给了楚昭王为妃子,所以这柄越王勾践青铜剑作为陪嫁品被带到了楚国,后来楚王把它赐给了楚国的某位贵族,此剑最终成为这位贵族的陪葬品。这柄越王勾践青铜剑做工精美,虽然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仍旧锋利无比,因此有“天下第一剑”的美誉。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全套编钟共65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每件编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编钟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音律是现在通行的C大调,能够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的音阶乐曲。曾侯乙,名字叫姬乙,是战国时期曾国的国君,曾国是西周初期分封的镇守南方的诸侯国之一,国都在随。这套曾侯乙青铜编钟的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其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证明了我国古代音律艺术的巨大成就,被海内外学者赞誉为“稀世珍宝”,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年出土于湖北省钟祥市明代郢靖王朱栋墓。通体绘青花纹饰,分成三组,肩部绘凤穿牡丹纹,底部绘莲瓣纹,腹部绘“四爱图”。所绘的“四爱图”分别是: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梅瓶因瓶口较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瓶体修长,俏丽挺秀,是盛酒用器。这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是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以后得到的战利品,赏赐给了朱栋(历史上称“郢靖王”),由于深得朱栋的喜爱,所以成为朱栋死后的陪葬品。这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造型秀美,线条流畅,色泽浓艳,是元青花中极其罕见的精品佳作,目前已知仅有2件,另一件现藏于武汉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目前举办有《楚文化展》《曾侯乙墓》《梁庄王墓——郑和时代的瑰宝》等十个基本陈列,每年还引进十几个临展,以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

曾侯乙展览

作为展览延伸,编钟乐舞独具特色,深受观众喜爱。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以复制的全套曾侯乙编钟、编磬为核心,组合以多种出土古代乐器的复制件,将古代宫廷歌舞盛况再现于今天的艺术舞台之上。

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湖北省博物馆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长期以来,馆藏精品赴世界各地展出,为世界各国人民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年11月,湖北省博物馆率先实行向社会永久性免费开放,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年12月,湖北省博物馆三期改扩建工程启动。三期工程完工后,湖北省博物馆建筑面积将达到11万平方米,展陈面积约3万平方米,将成为一个集收藏保管、陈列展演、科学研究、技术保护、教育咨询等功能于一体,兼顾图书资料、影视放映、购物餐饮、休闲游玩等功能,具有鲜明时代风格和荆楚文化蕴涵的现代化、综合性国家一流博物馆,打造湖北省和武汉市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窗口和地标性文化旅游景区。

虽然湖北省博物馆没有登上过邮票,但是博物馆内的藏品却纷纷登上国家名片。

年10月20日,发行了《中国古代漆器》特种邮票一套,全套共4枚。第二枚“战国彩绘乐舞鸳鸯形漆盒”,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战国彩绘乐舞鸳鸯形漆盒

年3月7日,发行了《龙(文物)》特种邮票,一套6枚。第二枚邮票图案为“战国·龙形玉饰”。年,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龙形玉饰1对,造型生动。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战国·龙形玉饰

年12月12日,发行了《曾侯乙编钟》特种邮票小型张。《曾侯乙编钟》全套1枚,图案主图为曾侯乙编钟,编钟分三行吊挂在铜架上,上层为钮钟,中、下层为甬钟。

曾侯乙编钟

年9月22日与罗马尼亚邮政部门联合发行《漆器与陶器》特种邮票。邮票全套两枚,图案分别采用了中国的彩绘虎座鸟架鼓照片和罗马尼亚的一件“古古丹尼”陶罐形象。

虎座鸟架鼓

年12月13日发行《东周青铜器》特种邮票1套8枚。第4枚为曾侯乙匜,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一号墓出土。

曾侯乙匜

编辑:陈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