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
一年一度的“两会”又要召开啦!
今年的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和*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将分别于
年3月5日
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
“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
“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
进行收集及整理,
并传达给*中央。
地方每年召开的人大和*协也称为两会,
通常召开的时间比全国“两会”时间要早。
今天,
小编为大家筛选了一些
年地方两会中
提到的有关气象的话题,
快看看里面是不是就有您的心声。
极寒天气下的劳动保护要更加细化
*府部门在极寒天气下的劳动保护要更加细化。今后很可能还会碰到极端的低温冰冻灾害天气,法律法规在制定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个因素,把对职工的劳动保护做得更加细化。
——浙江省*协委员严萍
完善恶劣天气高速封路机制
瞄准“高清视频监控无盲点”“气象监测高密度”等目标,全力打造以智能化管理为主的“智慧高速”管理模式,加速推进高速公路科技信息化管理进程,进一步完善高速封路机制。
将公安、交通、环保、卫生、安监、气象等部门职能进行有效整合,建立可以统一指挥协调各部门的权威机构,减少沟通协调环节,确保高速公路交通应急管理各项指令落到实处,提升高速公路扁平化指挥调度效能;根据相关条例和各地经验,明确高速封路标准;遇有恶劣天气,在实施交通管制前,要先期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博、短信平台、广播电台、高速公路电子显示屏以及在互通枢纽处摆放交通引导指示牌等,对外发布恶劣天气预警信息,提供最大限度的通行信息服务;对大型客车、接送学生校车等特殊群体提供特殊勤务保障。
——河北省人大代表贾文雅等
加强冬奥会期间天气情况研究
冬奥会和夏奥会有很大不同,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冬奥会要比夏奥会要求的条件更高,涉及到的因素也更多。对于冬季运动来说,天气条件和环境至关重要。
最近我们国家的南部遇到了极不正常的暴雪天气,现在整个地球变暖,极端天气变得越来越多。世界气象组织研究表明,极端天气将来会更加频繁。
冬季未来的气候很难预测,办会期间温度的问题,遇到降雪的问题,雪量大小的问题,怎么造雪的问题,这些问题都要研究和思考。
——北京市人大代表、市长王安顺
通过低影响开发缓解城市内涝建设海绵城市
在海南,常年大小“雨考”不断,城市内涝问题影响较大。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刻不容缓,全面打造海绵城市迫在眉睫。海南要进行低影响开发,即尽量减小开发的影响,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加强低洼绿地建设,积蓄多量雨水,合理控制径流量。
在城市规划开发中,要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水系,综合治理水环境。应因地制宜编制城市排涝规划,及时更新相关的标准规范;将区域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城市规划的刚性控制指标,建立适合本区的雨水排放管理制度;结合海南气候特点,积极修订和更新暴雨强度公式,合理确定适度超前排水标准以提高城市排水能力,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综合承载能力与城市化水平相适应。
——海南省*协委员张京红
建立省域防洪排涝体系
近年来,福建各城镇常因暴雨诱发洪涝灾害,其中一个原因在于防洪排涝系统不成体系,部分防洪排涝设施不完善、不配套,建设明显滞后。
应从全省一盘棋的战略高度出发,成立防洪排涝规划建设工作机构,协调多部门建立省域防洪排涝体系,改变目前水利、规划和建设等部门在防洪排涝设施规划、建设过程中各自为*的无序状态;建立防洪排涝规划建设专项基金,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对现有的防洪排涝设施和河道进行修复清淤,充分提高其排洪能力,尽量减少洪涝灾害给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福建省人大代表张维林、蔡慧娟等
加快建立农业灾害保险机制
湖北自然灾害高发,对农业影响巨大。湖北省*协委员、省农业厅副厅长王红玲认为,加快推进湖北农业灾害保险,建立科学有效的农业灾害保障机制是当务之急。
“成熟的农业灾害保险机制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湖北省人大代表杨晓波告诉记者,目前,湖北省农业保险覆盖面小、可投保险种少、赔付标准偏低、农民认知不够。
湖北省*协委员、省气象局局长崔讲学认为,应加快推进全省*策性农业灾害保险,可通过财*补贴解决保费偏高问题;建立健全农业灾害保险工作机制,将*策性农业灾害保险工作纳入*府考核和“三农”综合发展各项工作中;加强农业灾害保险产品研发,加强主要农业自然监测预报预警,扩大*策性农业灾害保险的规模和品种,加强*策宣传,切实提升农业灾害保险能力和水平。
湖北省人大代表、江陵县资市镇潘市村*支部书记雷中林说:“农业灾害保险对农民来说确实是件好事,县里主要农作物是水稻,现在推行水稻灾害险,每亩地农民出3.5元就可以投保,如果虫灾、灾害性天气导致收成受影响,保险公司会赔付。但是保险公司核灾不及时、不到位,赔付额度偏低而不能弥补农民损失,商业保险公司服务意识不强等现状对农民投保积极性造成较大影响。”
——湖北多名两会代表委员
共同参与治理空气污染
机动车污染、陶瓷行业污染、建筑工地扬尘和露天焚烧、工业锅炉燃烧污染、市区桥东片区瓷泥扬尘和山体裸露,是导致空气质量变差的五大因素。公安、交通等部门要加快对到期*标车和老旧车辆实施淘汰和强制报废,对尾气抽检不达标的车辆采取相应处置;把整治泥头车作为治理超限超载工作的重点,采取多种整治措施,控制机动车污染。经信部门要积极引导企业和产业向园区转移,尽可能减轻工业原材料运输过程对市区空气造成的影响;积极引导陶瓷等重点行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创建清洁生产企业。
住建局等部门要加大巡查力度,做好工地扬尘和露天焚烧管理工作,各在建工地必须设置封闭围档、洗车设施,运输建筑材料或土方的车辆要采取遮盖密封等措施。要督促锅炉企业完善脱硫除尘设施,减少工业废气污染。要加大投入,规范瓷泥加工企业配套扬尘污染治理设施,加快裸露废弃矿区的植树造林,加速生态修复。同时,*府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号召市民共同参与治理空气污染。
只要我们少开一次车、少吃一串烧烤、多走一步路、多种一棵树、为泥土车多盖一层遮布……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参与空气污染的治理,就一定能够打造天蓝水清、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家园。
——潮州*协委员肖帆
调整高温津贴时长并适度扩大范围
福建现行夏季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元,高温天气时长为每年5月至9月,津贴发放对象为本省行*区域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的高温作业人员。
从福建气候特征来看,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一般出现在6月下旬至9月上旬,5月份福建虽然也会有高温天气,但总体天数不多。为此,路平等代表建议,应调整夏季高温津贴时长计算并适度扩大发放范围:将高温天气时间改为每年的6至9月份,高温津贴发放标准相应增加为每人每月元。
——福建省人大代表路平等
京津冀地区将弥补山区灾害天气监测空白
“十三五”期间,气象部门将进一步提高京津冀地区灾害天气联防联控的预警能力,增强区域内的立体气象监测能力。北京市将实现24小时内的精细化预报精确到街区和乡镇。
未来京津冀地区将增加超过数百个自动气象观测站,使城区自动气象站间距达到3公里至5公里、郊区达到10公里至20公里,弥补山区以及灾害易发区地址监测上的空白;在雷达监测方面,新增多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弥补现有雷达监测的盲区,实现水平雷达监测间距公里至公里、站与站间距公里。
对于天气预报精细化程度和时效性的变化,北京一直致力于提升大城市群精细化预报能力,预计将实现24小时内的精细化预报精确到街区和乡镇,降雪、沙尘等天气预报时效可以提前到24小时至48小时,而公众最为
——北京市*协委员、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琳娜
限于篇幅,
更多的议题我们将放到第二辑中。
下篇见。
为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更好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各地两会代表委员为建设美丽中国建言献策。
大气污染防治、新能源开发利用、气候变化、气象减灾增效等话题是众多委员和代表议论的热点。提案不断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开出良方。
本文内容来源: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