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遗产之韩国江陵端午祭
年11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于巴黎时间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
江陵端午祭
虽然韩国“江陵端午祭”和我国端午节(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在饮食、习俗、纪念主体都不同:
饮食:与中国的粽子不同,韩国的端午祭,会吃艾子糕,糕点是圆形,由艾草和糯米做成;
习俗:在韩国,端午节主要活动是祭祀,祭祀、演戏、游艺;
纪念主体:与中国不同的是江陵端午祭主要祭祀的是神灵,如:“大关岭山神”、洞(村落)城隍,被神化的人物有十二位之多。
但是,需要说的还是有很多相同之处,这些相同之处甚至会被认为两者是等同的,而仅仅只是地区不一样:
(1)时间相同:农历的五月初五;
(2)英文名相同:端午祭和端午节的英文名称都是“DragonBoatFestiva”l---老外可都是按字面理解的;
(3)渊源一样:韩国申报“端午祭”的文本中,第一句话是“端午节原本是中国的节日,传到韩国已经有多年了”。----礼义国家这么说有点“尊师重道”的感觉,但韩国差不多想表达“青出于蓝”的意思吧。
2.世界遗产之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年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苏州会议上,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被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然而在中国申遗成功后,韩国方面却公开要求中国撤回申请,声称高句丽墓葬群所埋葬的乃是韩国先民。此外,韩国还希望中国赔礼道歉,并将高句丽墓葬群的相关文物全部归还给韩国。
历史真相
韩国方面有意混淆高句丽与高丽,希望以此提高本国的历史悠久程度。
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扶余人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国,故称高句丽。公元5世纪后,高句丽被普遍简称为“高丽”,其君主也被中国皇帝册封为“高丽王”。
至于朝鲜半岛上的高丽政权,则是王建于后梁贞明四年(公元年)建立的政权。历史学家为区分两大政权,通常将高句丽称为“高氏高丽”,高丽政权则为“王氏高丽”。然而在普通人看来,两个政权看起来有着相关性,甚至还有着继承关系,所以将它们混淆在一起。
3.世界遗产之韩国新儒学书院
年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韩国王朝时代9处主导推广性理学的教育设施以“韩国新儒学书院”之名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一般认为,书院起源于7世纪末的中国唐朝,16世纪初传到半岛,17世纪中叶又由中国和半岛传到日本列岛,19世纪末20世纪初或撤废,或改为学堂、学校,大致有余年历史。
中国长沙岳麓书院显然,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9所韩国书院,与中国的书院关系密切。
4.中国春节与韩国春节
韩国也是过春节的,韩国春节的日期与中国是一致的。韩国春节又为“旧正”,与称新年为“新正”相对应,就是旧历年的意思。韩国春节有很多与中国不同的习俗。
中国春节2中韩两国春节传统习俗的异同,可以看出春节在中韩两国都积淀了两国人民的传统文化,体现了两国对未来的美好希望。不仅仅是韩国,日本、朝鲜等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也有过春节的习惯,由此可以看出中华文化强大的影响力。
年,韩国正式恢复了春节这个节日。万一有一天韩国突然就拿着春节去申遗,这完全有可能,那么我们该怎么应对?
联想到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韩国经常把中国有关的文化遗产进行申遗,这引发所有国人对于中国文化遗产的担忧!
因为根据规定,每个国家每年只能申报两个世界遗产,其中一项必须是自然遗产,中国的很多的候选申遗项目必然受到了延宕。
5.韩国积极申遗的根源----韩国文化极度不自信
韩国从意义来说是从年的8月15日成立的,后来也是在美国的扶持下,才慢慢成为亚洲四小龙。但是韩国文化始终不自信,文化淡薄当然这也是历史事实。于是韩国鼓吹拥有上下八千多年的历史,在申遗上,韩国显得格外积极。甚至在韩国也出现特别多靠自行想象出来的文化遗产,都被拿出来申遗。
从正史记载和国际社会研究的结果来看,朝鲜半岛最早的政权就是中国周朝初年,被周天子分封到此地的箕子,箕子那是商纣王的叔叔,因为不屈服于周王朝的统治,因此,率领商朝的遗老遗少,迁移到了现在朝鲜半岛的北方,建立了箕子朝鲜。
连英国剑桥大学的中国史专家也说“韩国起源于箕子,箕子带来了中国的文明”。这是被广泛接受的事情。而此后,朝鲜半岛的历史,从来没有超过半岛的范围。而上文提到的这个高句丽,那是隋唐时期,存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政权。
美国的历史专家也很肯定的认为:“高句丽那是唐朝的地方政权”。这意思也就是说高句丽那是属于中国古代历史一部分的。
迷途旅游网(MipTour)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