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新闻中心荆州社会正文来源:荆州新闻网时间:-08-:09
荆州新闻网(特约记者张泉定张良波)始建于唐朝的玄妙观,假如没有懂古建筑知识的人去进行维修,今天会是怎样?大家今天看到的玄妙观玉皇阁和紫皇殿,经过37年前的一次大修,不仅保持了原来古建筑的风貌,而且熠熠生辉。
谢丛林就是这样一位古建筑专家,他参与并主持维修和修复的古建筑不仅有玄妙观,还有荆州博物馆、荆州关帝庙和当阳的玉泉寺等,还参与了仿唐建筑荆州聚珍园的建设。
年,谢丛林出生于湖北天门县一个农民家庭,十五岁开始独立谋生。那时候,农村人想混得好一点,最直接最简单的就是做泥瓦工。虽然很累,但是谢丛林能吃苦,肯动脑筋,爱学习。
三年学徒期满,谢丛林跟随师傅跑遍了天、潜、沔以及汉川等地,从师傅那里学到了一些古法建筑技艺,比如堆塑、夹线、万字斗、梅花斗、解方斗、升字斗等等。谢丛林跟我们谈起来,头头是道,兴趣盎然。
在后来几十年的工作中,谢丛林边干边学,他自学了一些古代建筑的知识。他能从“营造法式”(成书于北宋年间的古建专著)谈到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他可以谈到以故宫为代表的官式建筑的繁复考究,也可以谈到徽派建筑的简约、大气,还可以谈到潮汕地区镶嵌建筑的精细,唯美,以及苏州园林的文化气质。
年,江陵县古建公司成立,谢丛林被调到古建公司做专业技术员。江陵县还把谢丛林作为特殊人才,给予了谢丛林全家农转非的指标。到了荆州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这里有众多的古建遗迹,谢丛林所学的一些古建技艺,更有了用武之地。
(网络图片:修复后的当阳玉泉寺)
年,湖北三大古寺之一的当阳玉泉寺由于遭受十年动乱,受到严重损毁,急需修复,省文物局特派谢丛林参与修复。之后,谢丛林带领两名徒弟前往当阳。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使当阳玉泉寺大雄宝殿重展雄姿。谢丛林的工作得到了省文物局领导和古建专家们的充分肯定。
(荆州博物馆)
从当阳回到荆州,谢丛林又在国家文物局和省博物馆主持下,开始重修位于荆州城内荆北路上的玄妙观。谢丛林年被江陵古建公司聘为古建技师,虽然受文凭所限,他没有工程师职称,但在荆州市、江陵县,乃至湖北省,业内一直都认为谢丛林是一个古建行家。
(当年修建仿唐建筑聚珍园时的照片)
(仿唐建筑聚珍园)
从年起直到退休,谢丛林参与和主持修复、修建的古建筑,遍布全省各地。先后有当阳玉泉寺、玄妙观、开元观、老南门关庙、荆州博物馆、荆州聚珍园(仿唐建筑)、枝江五柳公园(仿古建筑)、荆州十字街牌坊、荆州义乌小商品城(仿古部分)等。
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古建专家,为古城留下了历史遗迹,也为自己的人生烙上了完美的烙印。晚年的谢丛林,赋闲在家,学会了二胡和阮,闲暇时,弹着琴,过着幸福悠闲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