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世界上的这十件文物,每件都价值连城
TUhjnbcbe - 2025/3/4 17:48:00
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明的传承者,它们承载着过去的记忆,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在这广袤的世界上,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文物,下面来看看被公认为世界价值较高的十件文物:

10:越王勾践剑

这越王勾践剑那可真是大名鼎鼎啊!它是春秋时期越国国王勾践的佩剑。

你要是亲眼见到这把剑,保准会被它震撼到。它虽然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岁月,可剑身依然锋利无比,感觉轻轻一挥就能划破空气。剑身上的纹路那叫一个精美,像是在讲述着当年的故事。

据说啊,这把剑的制作工艺那是相当高超。当时的工匠们得有多厉害的手艺,才能打造出这么一把绝世好剑。它不仅仅是一把武器,更是越国强大实力和精湛技艺的象征。

(越王勾践剑是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因“物以人名”,历史文化价值很高,被当世之人誉为“天下第一剑”。

这把剑通高55.6厘米,剑身以黑色菱形几何暗格花纹为主,剑格正面铸兽面纹,镶嵌蓝色琉璃;剑格背面铸云纹,镶嵌绿松石。剑首呈圆盘形,外翻卷作圆箍形,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圈。剑柄上缠着丝绳并刻有三道戒箍。剑身靠近剑格的地方刻有两行鸟篆铭文,共八个字,经考古学家方壮猷教授和郭沫若、于省吾、唐兰、容庚、徐中舒、夏鼐等全国著名考古学家共同书信讨论之后,他们一致公认剑身上的八字铭文为:“越王鸠浅,自作用剑”,因此该剑名为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的主要组成部分为铜,含锡量为16%~17%,另外还包括多种其他金属如锌、铁、镍、硫等,采用了复合金属工艺和硫化处理。它的剑身和剑刃硬度完全不同,刚柔并济,是古代铜剑的巅峰之作。

越王勾践剑在地下埋藏多年,出土后依然非常锋利。)

9:法贝热彩蛋法

贝热彩蛋是俄国著名珠宝首饰工匠彼得·卡尔·法贝热所制作的类似蛋的作品。

他与助手在年至年间总共为沙皇与私人收藏家制作了69枚。其中54枚是为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与尼古拉二世所作,52枚为复活节蛋,最后只有50枚交付给沙皇。另有7枚法贝热彩蛋是为莫斯科的克尔奇家族所制作。

这些彩蛋通常由黄金、钻石、翡翠等珍贵材料制成,大约10厘米高,堪称俄罗斯的国宝。其制作工艺精湛,设计独具匠心,将珠宝艺术提升到了很高的水平。

年,当时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慰藉从丹麦迎娶的皇后玛利亚,特地向御用珠宝设计公司法贝热订做了一枚精致彩蛋,这便是第一颗皇室复活节彩蛋。法贝热用自己的巧思将原来平凡的彩蛋变成了华丽的传奇。此后,订制彩蛋成为俄国皇室每年一度的复活节活动。

帝国加冕蛋:这枚彩蛋是为沙皇尼古拉斯二世夫妻登基大典制作的。彩蛋外壳是金色珐琅,整体像菠萝,每个“节”是黄金加黑珐琅的俄罗斯双头鹰标记,中心镶嵌着一枚玫瑰切割钻石,顶部有皇后名字的徽章。彩蛋里的惊喜是一辆迷你马车,这是俄罗斯皇家马车的复制品,其细节和做工都非常完美。

冬日彩蛋:彩蛋与底座均从水晶切割而来,彩蛋上的雪花以及底座上的流水由铂金做镶钻石做成。彩蛋里的惊喜是一篮鲜花,花篮由铂金制作,鲜花是直接从白色水晶雕刻而成(也有说法是一种乳白色澳宝),花心由翠榴石所做,叶子用碧玉雕刻而成。

如今,这些法贝热彩蛋分别被收藏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私人收藏家手中或属于某些富豪的藏品。

8:东汉铜奔马

很多人可能听说过它,这可是个了不起的宝贝!它又叫“马踏飞燕”,那造型,简直绝了!

您看它,昂首嘶鸣,跑得那叫一个快,三足腾空,右后蹄还踏在一只飞鸟上。这姿势,就好像要一飞冲天似的,充满了力量和动感。

据说啊,当初发现它的时候,可把大家都惊艳到了。它的工艺那叫一个精细,把马的肌肉线条、神态都刻画得特别逼真。

(它是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古墓的一件东汉青铜器。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马踏飞燕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珍品,也是中国旅游标志)

这东汉铜奔马,不仅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咱们老祖宗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它代表了那个时候高超的铸造技术,也让咱们对东汉时期的文化和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

7:英国王室珠宝

英国王室珠宝是世界上最著名和最珍贵的珠宝收藏之一。这些珠宝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英国王室的悠久历史和传统。

在加冕仪式上,国王或者女王头戴的王冠和手持的权杖通常是焦点所在。例如,英帝国王冠堪称英国的第一国宝,上面镶有4粒红宝石、11粒祖母绿、16粒蓝宝石、粒珍珠以及超过粒大小各异的钻石。只有在英国国王加冕或国会开幕大典等重要场合才会被佩戴。

乔治四世国王王冠也极具特色,它镶有颗钻石,总计.75克拉,基座嵌有颗珍珠,还用钻石镶拼出玫瑰、蓟草、三叶草等形状,分别代表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

珍珠泪王冠也颇为著名,它原属于玛丽女王,后来伊丽莎白女王将其赐予了戴安娜王妃,如今凯特王妃也多次佩戴这顶王冠。

另外,像黑太子红宝石也是英国王室著名的珠宝之一。这颗长约5厘米、近乎鸡蛋大小、重达克拉的红宝石,原是西班牙国王在年送给加斯科尼黑太子的礼物。据说在年的一次英法战争中,英格兰国王亨利五世头部遭敌方战斧重击,幸得头盔上这枚坚硬宝石抵挡才安然无恙,此后它便被英国王室视为护身符般的珍宝流传至今。

6:舞王湿婆青铜器

舞王湿婆青铜像是一件著名的印度教艺术珍品。它创作于约公元十一世纪,高约98厘米,宽83厘米,现收藏于印度新德里国立博物馆。

在印度教中,湿婆是三大主神之一,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的双重性格,同时也是舞蹈之神,被印度人极度尊崇。

湿婆有“三眼四臂”,轻抬左脚,右腿独立于火焰的光环之中,右脚下踩着代表无知的恶魔阿帕斯马拉普。他的后左手托着火焰,象征毁灭一切;后右手执着手鼓,其韵律象征着宇宙律动的节奏,也代表新纪元的开始;前右手施无畏印,代表普度众生的无畏心愿;前左手横在胸前,手掌向下呈象鼻状,指向高高抬起的左脚,这组动作意在启示信徒摆脱无知与精神束缚,寻求灵魂的解脱。

其纷扬散开的头发象征着恒河之水经千回百转流入凡间。传说恒河女神从雪山天国下凡时,滔天的神水自天而下,湿婆用自己的头发接住了倾泻的神水,避免水势过猛淹没众生。神水在湿婆的发绺间盘转迂回最终化作一潮春水,避免了一场人间劫难。湿婆额头中间的第三只眼,不仅能洞观宇宙世界,据说它所喷射出的炙热火焰还可将整个宇宙毁灭,而其周身所环绕的火焰则象征着宇宙世界。

这尊青铜像的舞姿被刻画得十分优美,它以一幅轻盈曼妙的静态意象呼之而出了一个动感强烈的律动画面,被认为是湿婆雕像艺术中最具有神秘主义哲学意境的艺术品之一,也体现了古代印度宗教与艺术传统的完美结合,代表了当时南印度铜像制作的最高工艺水准和审美水平,同时也预示着宇宙世界动静更迭、生息交替、于变化中永恒的印度哲学思想。

舞王湿婆青铜像在印度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它让人们能感受到印度宗教和舞蹈文化的深厚内涵。同时,它也是印度古代艺术的杰出代表,向世人展示了印度教艺术的独特魅力和精湛技艺。

5:商周太阳神鸟金饰

太阳神鸟金饰是商周时期的金器,于年2月8日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金沙文化遗址。它整体呈圆形,器身极薄且厚度均匀,外径12.53厘米,内径5.29厘米,厚0.02厘米,重20克。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分内外两层圆圈,内层无边栏,分布有十二条顺时针旋转的齿状光芒,四只相同逆时针飞行的鸟构成其外圈图案,围绕在内圈周围。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为自然砂金制作而成,其含金量为94.2%,采用了捶揲、剪切和打磨等多种加工方式。此器蕴含了古蜀人的历史文化哲学内涵,也是研究商周时期古蜀人金器制作工艺、意识形态的实物资料,是展现古蜀国黄金工艺的代表作品之一。

年,商周太阳神鸟金饰的“四鸟绕日”图案被选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年,它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4:西周利簋

西周利簋,又被简称为“利簋”,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

利簋器身呈侈口状,兽首双耳垂珥,垂腹,腹部较深,圈足下连铸方座。其采用上圆下方的形制,是西周初期铜簋的典型造型,体现了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观念。

利簋主要有兽面纹、夔龙纹和云雷纹三种纹饰。利簋腹及方座以云雷纹为地,上面饰以兽面纹,方座四角饰蝉纹,圈足部位装饰有夔龙纹。内底铸铭文4行32字,记录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利簋为商周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铭文内容让史学家确定了“牧野之战”的时间为公元前年。

同时也揭示了甲骨文向金文、由殷商文字向西周文字演变的重要过渡。利簋的多种称谓也反映了它的重要历史价值,因它是该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被称为“武王征商簋”;它是商周断代中的唯一实物例证,故而也被称作“周代天灭簋”;又因其是为纪念利的先祖檀公所做,还被称为“檀公簋”。

年1月18日,利簋被确定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年,利簋随34件组档案文献列入第二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年,利簋被《国家人文历史》联合相关方面专家评选为中国文物中的九大“镇国之宝”之一。

3:商后母戊鼎

商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是商后期(约前十四世纪至前十一世纪)铸品,于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商后母戊鼎高厘米、口长厘米、口宽79厘米,重.84千克;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转角、上下缘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商后母戊鼎器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浇铸而成。

商后母戊鼎形制巨大,雄伟庄严,工艺精巧;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耳廓纹饰俗称虎咬人头纹,这种纹饰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头绕到耳的上部张口相向,虎的中间有一人头,好像被虎所吞噬。耳的上面还有两尾鱼形。足上铸的蝉纹,图案表现蝉体,线条清晰。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

商后母戊鼎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其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

2: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画家运用了“渐隐法”绘画技巧,让人物形象从明到暗逐渐过渡,从而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朦胧效果。

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的魅力,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她似乎都在对着你微笑,但那笑容又似乎蕴含着无数复杂的情感,让人难以捉摸。

关于这幅画的创作背景和画中人物的身份,一直以来都有诸多猜测和研究。它成为了世界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吸引着无数游客和艺术爱好者前往观赏和探讨。

1:图坦卡蒙黄金面具

图坦卡蒙黄金面具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文物,于年出土于埃及王陵谷,现藏于大埃及博物馆。

该面具高54厘米、宽39.3厘米,重11公斤,分几部分打造,然后用铆钉将各个部件连接为一个整体。面具上镶满了青金石、红宝石和彩色玻璃,显得华贵富丽,金碧辉煌。在前额部分饰有鹰神和眼镜蛇神,下面垂着胡须,象征冥神奥西里斯。其中,蛇和鹰的合二为一表示上下埃及的统一。

古埃及人认为神的躯体是黄金做的,为木乃伊面具、棺木甚至逝者的皮肤加上金箔,可以令逝者外形更近神祇,从而获得神的肉体,有资格在来世与其他神祇同列。同时,他们将黄金视为太阳神,法老把自己和太阳神组合起来,认为自己就是太阳神的化身。黄金面具可以保护木乃伊的身体,是埃及法老统治阶级特权的象征,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图坦卡蒙黄金面具被公认为人类历史上最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之一,位居世界十大无价之宝之首,和金字塔一样成为古埃及历史和文化的象征。

面具出土时,胡须部分并没有固定在上面,年被送到博物馆展出时,面具和胡须也是分离的。直到年,胡须部分才被用黏合剂粘回到面具上。年8月,埃及国家博物馆在修复黄金面具展柜的灯光时不小心碰到面具,导致面具的胡须部分脱落。工作人员使用不当修复材料将胡须与面具黏合,留下了黏合痕迹,并且在刮抹时在面具上留下了刮痕。年10月10日,埃及和德国专家组成的团队正式开始面具修复工作,克服多项技术难题后,最终使图坦卡蒙黄金面具恢复了原貌。

年2月,大埃及博物馆正式开馆,该博物馆为图坦卡蒙陵墓设有专门的展厅,展示其陪葬品约件,其中就包括图坦卡蒙黄金面具。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界上的这十件文物,每件都价值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