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病*阴云的旅行
截至到目前为止,中国游客到非洲的出境游,一般是到目前并无埃博拉病例的南非、毛里求斯、摩洛哥等国家,而此次埃博拉病*蔓延的几内亚、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四个西非国家其实本来也不是常规线路。不过很多旅客依然选择去非洲前打一些防疫针。无论你是什么样的旅行者,西非眼下都不是理想的目的地,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提醒人们避免前往西非的非必要旅行。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也已表示,将与世界卫生组织磋商可行办法,以防在西非几国肆虐的埃博拉疫情“搭飞机蔓延”。事实上,目前非洲部分航空公司已提前采取措施,取消或停飞进出疫情蔓延国家的航班。除此之外,若需要前往可能有疾病传染风险的地区,该如何防范?适当准备一些预防及治疗常见传染病的药物,少去人群密集场所、注意避免接触有发热和咳嗽等症状的患者,有疑似病例和症状第一时间汇报检疫机构永远是不变的准则。近期针对埃博拉病*,专家提醒,当前无特殊情况尽量不要去疫区活动,如果必须前往,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除不接触病人外,重要的是要减少与高危动物(果蝠、猴子或猿)的接触。而那些在森林里徒步的人们尤其要注意,在森林中发现的死亡动物,绝不能在病*阴云笼罩的当下,学探索频道和国家地理频道里的资深野行者一样自己动手处理动物生肉。懂得保护自己的旅行才是真正资深的行者。由于传染病大都具有季节性、地方性等流行病学特点,所以,旅游者出门前首先应掌握有关信息。当某地存在某种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如非必须,应终止旅游。就季节性来说,冬春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如麻疹、水痘、流感和流行性腮腺炎等,而夏秋则易发生消化道传染病,如伤寒、痢疾和霍乱等。就地方性来说,在热带和亚热带,登革热、*热病、疟疾、乙型脑炎等疾病较多;在性开放且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性病、艾滋病流行较广;而在水源缺乏、卫生状况较差的地方,消化道传染病较多。虽然异域风情浓厚的印度是这几年吸引诸多中国游客的旅行地,但一个事实是:恒河三角洲历来是霍乱的疫源地,有霍乱的故乡之称。实际上在旅行中选择清洁而安全的下榻地虽是老生常谈,亲近大自然和野外旅行的初级菜鸟,依然需要警惕蚊子、和蜱虫等吸血昆虫可传播的多种疾病,并懂得防范它们。疟疾、*热病、登革热、乙型脑炎、斑疹伤寒、恙虫病和出血热等是这样不起眼小虫子带来的可怕后患,在旅游途中避免昆虫叮咬已经不仅仅是求一夜安稳好觉,而是上升到人身安全的高度。如确实需要野营,尽量避免在病*肆虐季不使用帐篷,随时涂抹有芳香气味的驱虫剂并穿长袖衣裤睡觉非常重要。要特别注意检查卧具卫生,即使你是一个拥有多年经验的背包客,即使你永远在精打细算,也需要做到“穷游有度”,一旦下榻处有清洁隐患,立即收起帐篷选择就近的酒店是最明智的选择。TIPS北京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提醒,出国前需了解前往地区预防接种方面的要求,特别是前往国(或地区)的疾病流行状况和应采取的相关保健措施。对于法定预防接种对象,必须办理并领取《国际预防接种证书》才能出境。去非洲部分国家须提前接种*热病疫苗。因该疫苗要在接种10天后才能产生保护性抗体,建议最好在出发前2周到当地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