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28日,也就是11.27大屠杀的第二天,整个重庆城内因为战乱,变得一片狼藉。
而此时一些身着军装的中年男人,混杂着些许身穿摩登服的时髦女郎,一路狂奔到市区的曾家岩水码头,他们的行为举止并不像身上穿的那样“体面”,而是表现的十分惊慌失措。
很快,他们一窝蜂似地挤上了木船,然后迅速乘船逆嘉陵江而上到达了合川县(今重庆合川区)。只不过这时的合川县城,同样也是兵荒马乱,于是他们在合川仅喘息了片刻,便整合了一下人数,启程离开了合川,往川北华蓥山地区方向徒步前行。
而我们结合时代背景,不难分析出他们的身份:他们并不是普通逃难的平民老百姓,而是一些如今失去了主心骨、四处流窜的国民党残余特务。跟着他们的那些时髦女郎们,则是他们的一些妻妾家室。
11.27大屠杀遇难者
他们之所以会如此慌张地逃跑,是因为深知自身所犯下的罪行实在是太多了。
——当时针对他们在胜利前于白公馆、渣滓洞所犯下的罪孽,各界人士都十分气愤,纷纷表示要严惩他们这些刽子手,为遇难烈士们报仇雪恨。
而此时他们这些人,也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尽管为国民党做了不少事,但国民党反动派在败退台湾后,并没有递给他们这些“小喽喽”一张飞往台湾的机票。
面对已经被抛弃的事实,他们不得不拖家带口,开始自身的逃亡之路。而之所以一开始会纠合在一起,是为了相互有个照应,有事好商量着应对;更为重要的是这其实也是他们的上级给的死命令,让他们汇拢起来打游击,继续顽抗。
但人心毕竟已经散了,队伍肯定是不好带的,这群人一路上吵吵嚷嚷的不停,而且一直漫无目的地行走,毫无战斗意愿,这让这支队伍中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看不到一丝能够生还的希望。
他是这支队伍的政工处处长,不过此时他的心已经不在“党国”上了,而是有了一番另外的盘算......
后来这群特务,大多数都被逮捕了,但这位政工处处长却潜伏在某个地方,一直未落网。这个人名字叫做张界,是国民党特务中有名的“催命判官”,他曾在重庆多次残害我们的革命人士,在当地几乎是臭名昭著。
因此,公安局对他的行踪十分上心,追捕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但由于其隐藏得太好,并没有关于他的很多线索,后来张界还是在他妻子的告密下落网的。
那么他当初是如何躲过追捕的?又是如何被抓到的呢?更为离谱的是,他的发妻又为何会举报他?这些都是疑问。
影视剧中的军统特务
一、为人极度心狠手辣
张界又名张宝兴、张凌翔,是江苏南京江浦县人,如今的浦口区人氏。他出生于一个相对普通家庭,也没啥大的政治背景,所以一开始是在政府基层当干事,也没只是混日子,并没啥升迁的机会。
不过在官场混迹多年后,黑的、白的都见过后,张界倒是逐渐摸清了一些门道。他觉得自己要想往上爬,虽然困难,但也并不是没可能。
既然没有那种硬背景,那就多费点“力气”,虽然有钱有背景的人很轻松就能升上去,但其他的一些脏活累活也总得要有人干,脏活累活干的好,替领导解决了难题,同样也是有机会得到重用的。
而在当时,这“脏手”的活一般都在两个字上面,那就是“反共”。
张界性格本就狠辣,所以往“刑讯逼供”方面发展,他几乎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他觉得:既然共产党是硬骨头,让硬骨头开口,那就是功绩,继而自然会被看重。
凭借着“心狠手辣”,他果然在后来被军统所重用了。
新四军
而越被重用,他在“反共”上面就做得更加过激——比如他在担任国民党32师军法处长之时,他在没有审理清楚案件的情况下,就将20多名被捕的新四军干部全部无辜杀害,之后向上面邀功。
我们用丧尽天良来形容他也不为过。后来在特务这一行做久了后,他在军统中也有了“催命判官”这个称号。
当然了,这样的人虽然人见人恨,但在军统系统里却有不少人喜欢他,因为他对杀人,刑讯逼供这种脏活累活,全部都能处理得妥妥当当。
而这其中一个看重他的便是有“军统三剑客”之一的徐远举,当时的徐远举很快把他纳入到了自己麾下,还让他在西南长官公署二处担任中校侦讯股长。
到了这里,张界更加卖命,刑讯、审问、杀人,他都是亲自动手,刘国志、罗广斌、许建业等著名革命人士都遭遇过他的酷刑。
徐远举
对于自己的爱将,徐远举也从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他认为张界的这种酷刑是一种完美的“审讯艺术”,所以每次重要的审讯,也都会带上他去参加。
有一次徐远举在审讯江姐的时候,被江姐痛骂,气急败坏的徐远举居然决定用竹签来钉江姐的手指。只不过这个刑罚实在太过于残忍,残忍到居然有些特务都吓得离得远远的,不敢去动手。
这个时候,张界果断卷起衣袖,赤膊上阵,然后残忍地将竹签钉进江姐的十个手指里面,江姐一度疼晕了过去。但张界并没有要放过的打算,而是用水泼醒后,继续行刑。
只不过江姐忍着剧痛,仍然没有屈服,反而坚定地说道:“竹签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徐远举没有办法,只好作罢。不过虽然这次对江姐的严刑逼供没能成功,但他对张界这个够狠、敢干的豺狼却更加器重了,因为张界深得他心。
江姐
二、逃亡之路
解放战争后期,由于国军在前线节节败退,为了泄愤,蒋介石要将关押起来的“政治犯”们给处决掉,而具体执行下来,则落到张界这类人手中。
年到年这段时间内,张界作为徐远举的心腹,代表西南长官公署到万县、梁平、合川、武胜、岳池巡回审判革命人士。其中他或是主动行刑,又或是担任监斩官,十分的春风得意。
但他的得意也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年11月,刘邓大军已经兵临重庆城下了。
本来他以为自己那么卖命,上面会给他一张飞往台湾的机票。但很显然,他的身份、地位并不足以让他讨得机票,所以便有了开头的那个狼狈的逃亡之旅。
不过张界很清楚,国民党几百万军队都是白搭,跟着自己一起逃跑的乌合之众又有何能力能够阻挡所向披靡的解放军呢?
于是他开始为自己的将来铺路。
重庆解放
当时为了安全起见,他在到达广安县城的时候,将老婆邓德华,还有自己的孩子,给安顿到了川军旅长杨继元家中,然后自己继续跟着大部队逃亡——其实此时的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对于被抓后该如何应付,已经在他脑海里演练了上百遍。
很快在他们一行人到达一处险要隘口之时,突然听到了一声大吼,即:“缴枪不杀,解放军优待俘虏。”
众人抬眼一看,发现是解放军,早已吓破了胆,没有人想要再抵抗。
而此时的张界虽然也有一些慌张,但他很快就震惊了下来,并且冷静地告诉解放军:自己是独立师副官赵明,之后还很听话的上交了自己的武器。
对于解放军优待俘虏的政策他是很了解的,更别说这支解放军还有作战任务,压根无法处理这些俘虏,所以只能在缴械后,将他们就地遣散,完全来不及验明他们详细身份。
而且此时的张界也已经凭借着自己精湛的演技,把自己伪装成了一名被抓的普通军人,骗过了解放军。所以解放军不仅没有为难他,还给了他一张“被俘人员遣散证”。
这一切似乎都在他的预料之中那样进行......
而在得到这遣散证后,为了安全起见,他摘掉了金丝眼镜,丢掉了军装,立马换了一身破旧的衣服,还用泥土拭脸,开始了下一步逃亡计划。
在伪装成一副平民扮相后,他赶紧先去找到自己之前安顿好的老婆孩子,把她们接了出来,然后开始往老婆邓德华的娘家湖北沙市那里跑。
他老婆娘家那边的人,虽然对于他的家庭情况不是很了解,但他张界这个名字左邻右舍还是清楚知道的。
特务的侦察本能告诉他,必须给自己再加一层保险,所以他让自己的岳母在自己还未到之前,在村里四处散布:以前男人张界病死了,现在的是二婚,男人叫赵明,一直在重庆做香烟生意,是一个烟贩子。
村子里面的人都十分淳朴,同时他们也无法相信自己这些普通人身边居然隐藏这样一个大特务,因此他们都被张界所骗,都相信了他只是一个烟贩子,而他也就这么开始在老婆的娘家安心住了起来。
烟贩子(非张界)
日子虽然过得有些憋屈,但至少这段日子还算较为踏实。
但在年中旬,问题却出来了。
——因为此时形势已经明朗,追捕潜伏下来的土匪特务就成了人民政府首要问题,为了更好地抓捕这些刽子手,政府鼓励人民积极行动起来检举反革命分子。
所以张界开始整天提心吊胆,他甚至连门都不敢踏出一步,生怕自己露出什么马脚来,后来在惶恐不安之际,他告诉妻子邓德华:“沙市非久留之处,我们还是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吧!”
那接下来该去哪?又去做什么工作呢?这是张界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此时张界突然想起自己的妻子邓德华曾经教过书,于是他又有了具体的规划。
他让妻子邓德华来到失业人员登记处,然后邓德华凭借着自己曾经教书的证件,很快被安排到湖北江陵县的一所小学里担任老师。而在她的帮助下,后来张界也得以去学校做了代课老师。
本来计划十分完美,这地方偏远,没啥人查,而且老师在当时又是一个稳定的饭碗,就这样过日子也不会差。不得不说张界的思路是十分正确的,但奈何他的素质却跟不上。
小学老师讲究的是耐心,小孩子调皮,难管是一定的。但刑讯惯了的张界哪有这种耐心,他把学生当成了犯人来管理,不是打就是骂,而且他和邓德华的教学水平也不行,因此两人很快“光荣”下岗。
三、发妻与姘夫要搞他
年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颁布,这象征着全国开展了更加全面的镇反运动,无论是哪个地方都是拉网式的,大规模的,不放过一个人的大排查。
他当时刚刚回到沙市不久,便遭遇了户籍民警来家里查户口,被吓出一身冷汗的他很清楚:自己要是还这么待下去,迟早要完蛋,躲得过初一,始终躲不过十五的。
于是他想起了自己的江苏南京江浦县老家,因为在自己的老家没人知道他在四川、重庆这块干了啥事,也只知道自己叫张宝兴(在老家时候的名字),于是他告诉邓德华自己要回南京江浦老家。
而为避免邓德华认为自己抛弃他,他还宽慰道:“那里离南京、上海近,国民党反攻大陆,一旦在沿海登陆,我就马上出来接应,等到国军光复的那一天,我会再来沙市接你和孩子。”
其实他不说这番话,邓德华也不会怪他没带自己回老家,因为此时对于邓德华而言,跟着他反而有问题,因为张界的目标太大了,搞不好还会把自己给连累。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张界老家,邓德华深知那里还有一个不好惹的“母老虎”。
其实邓德华并不是张界的原配,在老家他还有一个大老婆,这是在他未发迹的时候,由父母包办所娶,不过张界在发达后,娶了更加年轻漂亮的邓德华,便将这个大老婆给冷落了。
而另一方面,张界的大老婆得知张界在重庆发达了,荣华富贵没想到自己不说,还另娶了老婆,也十分不甘心。在恼羞成怒之下,她索性与村里的一个地主王德春勾搭上了。
江浦(今浦口)
张界这个“下岗教师”,当时是偷偷回来的,在此前并没有任何的预兆,也没有提前有过通知,他甚至怕别人看见,还是深夜回的村。也正是因为这样,让他遭遇到抓奸在床的“尴尬”事情。
——当时张界并没有直接敲门,而是摸黑从院子里翻了进去,但透过卧室朦胧的光亮,他一时间看得有些傻眼了,因为他居然发现王德春与自己的大老婆正睡在一张床上。
张界也好歹曾经是一号人物,被戴了绿帽子又怎能不怒?他气不打一处来,也不说啥废话,提起板凳就往王德春身上砸去。
王德春与张界的大老婆也知道张界这种人物不好惹,他们清楚:张界要是想,可能随时会对自己下死手。于是他们二人决定先下手为强。
张界曾经的底细,他的大老婆虽然不是全部知道,但早期的一些事迹还是清楚的,于是她全部告诉了情夫王德春,王德春得知后大喜,所在事后第二天便向政府举报了张界,说他曾经是国民党。
当地政府也十分重视,很快把张界抓进了伪职人员集训队管制起来。
但在集训队审查期间,面对审问,他将自己早年,也就是自己过去不太重要的罪行,当地群众都知道的,全部都老实交代了,比如年在江浦县党部当干事,又比如年在陕西的一个县政府做过科长。
但对于自己后来在军统的一系列罪恶历史,他都没有说,而是用一些谎言搪塞了过去。总之,他所交代的罪行的确有不少,但都不严重,这也是他丢卒保车的一个举动。
他这种半真半假的话,其实是最具备信服力的,加上他精湛的演技,他再次骗过了审查,在后来仅仅被当地政府给判处了管制,并没有得到足够力度的惩罚。
不过在年,江浦县公安局接到了王德春的再一封检举信。
这封信比上次直接举报,要说得更加详尽的一些。
即:“我在管制分子张宝兴的老婆嘴里得知,张宝兴还有一个名字,叫张凌翔,解放前在重庆机关里做过事,还是一个国民党军官。”
既然是在重庆机关里的军官,这事情自然非同小可,所以江浦县公安局不敢怠慢,迅速将张宝兴照片发往了重庆公安局,请求配合协查,很快重庆公安局便查到了一宗案卷。
里面记载得十分详细:不仅提及到了张界在当特务时期的诸多罪行,还说到了他至今还未被抓获,更重要的是上面有他的另外一个名字张凌翔。
情况已经大致明朗了,公安机关最后将张宝兴照片交给认识张界的一些人员识别,最终确认了张宝兴就是张界。
重庆渣滓洞刑具
年,张宝兴正式被江浦县公安局逮捕,之后被扭送回重庆归案。自此在外逃亡多年的军统特务、催命判官张界终于得到了法律的制裁,而被他残害的各位烈士的英灵也得以慰藉。
在外逃亡有九年之久,他狡兔三窟,不仅不会在一个地方停留过久,还利用起自己诸多名字,这使得他虽然有过一次被俘虏,一次被抓的经历,但第一次成功逃离了,而第二次也只被判了监禁。
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张界的心思缜密。
但尽管他做的再好,隐藏的再怎么完美,只要犯了罪行,就一定会有漏洞被人给发现,即便他不被妻子与姘夫所举报,也迟早有一天会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