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学历史系列一
她“东文西武、南水北佛、中古运河”中的“北佛”,他是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儒家文化、佛教文化、运河文化在此交相辉映。
小县不大四尚书
明万历年间,在京室神宗皇帝身边混出个人样儿的江西籍官员较多,也正因此,在一次聚会闲侃中,当大家侃到各地在朝中任官多少这一话题时,江西籍的一位官员得意洋洋地说了句满朝文武半江西上联之语,不料随后在场的汶上籍的工部尚书郭朝宾马上对出了下联:小县不大四尚书。引得满堂喝彩,且由此流传开来,直至如今。
明朝四尚书——户部尚书郭朝宾
郭朝宾(-)字尚甫,苑庄镇槚柏村人。嘉靖十四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郎中、大同督饷及河南、陕西左右布政使、顺天府尹、浙江巡抚等职。万历二年()升工部尚书。郭朝宾为人老成持重,判事准确果断,对下属不苛求,不计较。所到之处,无不受人拥戴。史志典籍载有如下事迹:
(一)在大同督饷时,改革传统运送粮草办法,杜绝亲朋、权贵请托,为国家节余运费2万两(白银)。(二)赴西宁安抚外族部落,以诚相见,不擅杀戮,很快促其臣服,边境得以安宁。(三)任顺天府尹期间,一韩姓军官,因其仆作恶被当地指挥逮捕,便夜入指挥宅邸,行凶斗殴,并杀死自己小儿诬陷指挥。郭朝宾深入访查,很快予以查明昭雪。
(四)在浙江主持土特产品收购时,系统调整了收购办法和价格,稳定了市场,避免了豪富权贵从中渔利。(五)朝中一江陵宠臣,为表现自己,几次奏请开挖口、胶莱二河。皇上准备批准。郭朝宾经实地考察,认为开河时机未到。他不附和,不媚上,几次廷议,均以其力谏而否决。
郭朝宾享年72岁。皇帝派员建墓,葬于汶上城东北郭家林。
明朝四尚书——吏部尚书吴岳
吴岳(~)字汝乔,今南旺镇人。明嘉靖十一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郎中、保定知府、山西布政使、贵州巡抚、吏部左右侍郎、南京吏部尚书等职。他为官清正廉明,操守如一,向为史志典籍所称赞。升户部郎中不久,即被派往宣府督饷。宣府为明朝重要的九边之一,兵多将广,乱事层出。时有一刁钻下属,见吴岳大权在握,以“金数千”相贿,并诡称:此乃一点小小节余,不在账目,更无人知”(《明史·吴岳传》)。吴岳勃然动怒,斥责道:“节余银两,无不来自百姓,我不劳而获之,为天理所不容!”当即奏明此事,予以查处。
不久,委兵部尚书、参赞机务。赴京上任,途经家乡南旺村小住。时家中仅有草房数间,无法待客,只好寄住于寺院。不料竟于此身染重病。临终前,他将子孙召至床前,说:“我死后,不要接受皇上的抚恤,也不要接受皇上的恩赐。”
皇帝派员营葬,谥号介肃。吴岳善诗词。文风深沉典雅,不尚辞藻,尤以自我炫耀为耻。有《望湖》一卷行于世。
明朝四尚书——工部尚书王杲
王杲,字景初,汶上人。明正德九年()进士,次年授山西临汾知县。他处事缜密,知人善任,仅两年,政绩跃为“山西第一”(明编《汶上县志·宦绩》)。
不久,擢升监察御史、陕西茶马御史。其间,皇上派员分守兰、靖二地。王杲上疏说:“贫瘠次要边关,又逢灾荒年月,请别再委派守军连累百姓了吧!”忧民之心溢于言表。
后相继升任太仆寺少卿、大理寺左少卿、督察院右佥都御史协理院事。嘉靖十八年(),迁户部右侍郎。
不久,被派往河南赈灾。经实地考察,发现原定5万两银款的粮食,远不能救灾民于水火。于是,冒着革职危险,先斩后奏,另将15万两银粮及时发到灾民手中。得以活下来的灾民,难以计算。
嘉靖二十一年,升户部尚书。他深知此职系关国计民生,于是昼夜筹划,相继改变了银钱折粮方式,调整了食盐管理办法,没收一大批官吏贪污、受贿的赃物赃款,加倍收缴了一些富商大户多年欠缴的税金,既减轻了百姓负担,又增加了国家收入。皇帝大为赞赏。嘉靖二十六年,加封太子少保。
明朝四尚书——兵部尚书路迎
路迎(~)字宾旸,郭仓乡路海村人。明正德三年()进士。初任南京兵部主事,不久迁本部郎中。后转任襄阳、松江、淮安知府等。路迎处事沉稳,平易近人。与人交结首先施以仁爱。即使对下级官吏,亦严慈并施,以慈为本。被称为“善政中第一人”(《路氏族谱》),甚得皇帝赏识。
很快由陕西、湖广副使,升河南参政使、浙江按察使。以兵部佥都御史巡抚宣府时,他深入实际,甚至跟士兵结交,一举查清了用改名换姓、虚报兵员等手段冒领钱粮的大案。被查军官十分恐惧,有的潜逃,有的引颈受死。不料路迎并未治罪,只借此教育下属。之后,擢升副都御史、山西巡抚。
回朝后,任兵部左、右侍郎。嘉靖二十四年()升兵部尚书。因上疏告老乞休,违背皇帝意旨,被免职。路迎一生虽多武职,却善诗文,与同代大儒王阳明有文字之交。所咏佳作,后被镌刻于汶上城内“独乐园”壁间。民国初年,独乐园拆除,仅部分诗文流传民间。
路迎卒年80岁,皇帝颁谕以祭,葬于城南路家林。
孔子初仕中都宰
孔子像
公元前年即鲁定公九年,定公以孔子宰中都,行之一年,四方则之,政暇之余设教、讲学、钓鱼,据史载,这里有孔子讲堂、钓鱼台,孔庙大成殿等,此地朱氏以居孔子所宰之地为荣,故朱氏族谱中,有孔子讲堂、钓鱼台等画图。
孔子在中都保持政令畅通,孔子倡导弟子不分贫富贵贱,一律平等。孔子的弟子也一起来到中都参与施政和教学。孔子根据民情制定了措施,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听途,路不拾遗,器不雕伪,市无二价。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四寸之棺,五寸之椁。在这里儒家思想得到完善,因为治理有方,随先后升任鲁国小司空和大司寇,中都也成为孔子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和实践地。
千年佛都
宝相寺
大宝相寺始建于北魏,原名昭空寺,宋真宗封禅泰山时驻跸汶上,御赐名为宝相寺,从而使其成为著名的皇家寺院,有“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之美誉。历经千年,香火不衰,成为帝王将相、名流墨客礼佛观光的风水宝地,是齐鲁大地上的佛寺名刹,寺中文物古迹历经千百年沧桑,至今仍保存完好。
年3月15日,在葺修寺院内千年古塔——太子灵踪塔时,于塔宫内发现佛祖释迦牟尼真身佛牙、舍利等佛教圣物件,轰动了全国,震惊了世界。其中,佛牙舍利被佛教泛尊为佛教的最高圣物。自佛教圣物出土以后,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暨佛牙瘗藏日前后,宝相寺上空都会出现佛光瑞像。
今天汶上
她就是历史文化悠久,是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的古中都,因在汶水之上故称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