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北魏一统北方、结束五胡十六国的空前乱世之后,它就一直与南方的刘宋、萧齐、萧梁相继隔江对峙,形成了南北朝这一中国历史上最为独特的时期。但是在北魏后期在六镇起义的冲击和国内矛盾的交相作用之下,急剧地衰落了,后来甚至分裂为东西两大部分:即占据中原河北膏腴之地的东魏和割据关中陇西等地的西魏。南方的萧梁也因为侯景之乱的摧残,而变得残破不堪,丢失了两淮和巴蜀、湖北的大片领土,使得后来重振山河的南陈成为南朝各代中最为弱势的一个。
其实将这一时期继续称之为南北朝实在有些勉强,此时的天下倒有些三国时鼎足三分的形势。不仅如此,在三强夹缝之中还存在一个奇葩的西梁小朝廷,仅仅据有江陵这一弹丸之地,却一直以南朝正统自居,而且也一直沿袭到了隋文帝在位之时。西梁的建立是萧梁崩溃后的混乱状态的延续,支撑它存在的则是北方的西魏和其后的北周王朝。那为什么西魏会这么做呢?这还要怪萧梁宗室们自己作死,在国势危若累卵之际还忙着争权夺利,这才让人趁虚而入。
梁武帝被侯景困于台城之际,发诏书向四方宗室求援,坐镇上游重镇江陵、实力最强的湘东王萧绎却故意逡巡不前,反而忙着清除阻碍自己继位的竞争对手们。梁武帝饿死之后,萧绎和巴蜀的武陵王都相继称帝、双方互相攻伐,邻近的襄阳还有个不服他们的雍州刺史萧詧。萧绎所部兵多将广,借此先后击败周边各部宗室,而萧詧无奈之下把心一横干脆向宿敌西魏借兵。西魏派出名将杨忠领军,一举攻陷了江陵,萧绎焚毁自己收藏的十万卷藏书,被魏兵所杀。这个杨忠,就是后来建立隋朝的杨坚的先祖。
萧詧在萧绎死后随即称帝,他建立的这个王朝只有江陵附近三百余里的疆域,被史家称为西梁。这个小朝廷一直向西魏皇帝称臣,连首都的城防大权都不得不交给魏军据有,而西魏不过是为了在自己和南朝之间制造一个缓冲而已,也是为了利用萧詧的正统地位来扰乱南朝的人心。萧詧是梁武帝萧衍的嫡孙,父亲是著名的昭明太子萧统,其皇室血脉的确不容置疑。而且公正的说,他这人文采风流、知贤重士,并非一个无能之辈,要是太平年月,足以担当一位守成之主。
可惜此时南朝残破的现实局面,让他根本无从发挥自己的才能,他也深以自己不得不成了西魏扶持的儿皇帝为耻。目睹魏军掠走江陵满城百姓、在境内骄横跋扈的作为,他内行极度愤懑却无能为力,最后郁郁而终。由于西魏和北周都需要这样一个傀儡政权来妆点门面,萧詧的儿子萧岿和萧琮得以先后继位,一直到杨坚篡周立隋之后,才将其彻底废除,不久后隋军直下江南、吞并南陈,又一个大一统的时代终于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