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末年,孙恩发起的农民起义声势十分浩大。家住会稽的豪族谢方明之父谢冲被杀,谢方明因当时在外地伯父的家里,幸免于难。
后来,桓玄举兵反叛后,丹阳尹卞范的权势倾动朝野,他听说谢方明是个名人,是国民老公,几次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都被谢方明拒绝了。
卞范私下把谢方明召来,当面跟他说:“你是个君子,名声卓著,我才肯把女儿嫁给你,你三番五次毫不客气地拒绝我,让我难堪出糗,来来来,你给我说说为啥?”
面对卞范来势汹汹的逼问,谢方明淡淡一笑,坦然地说:“我虽不敢自称君子,却也知道高攀富贵、猎取名利是为人所不耻的。大人如果强人所难,我也只好任凭大人处置了。”卞范见他正义凛然,一时竟是没法勉强。
刘裕掌权后,谢方明在担任晋陵太守的任上,一次年终,他竟把所管辖的江陵县的在押囚犯,全都暂时释放回家,让他们三天后返回。此令一出,辖区官吏人人色变,不敢相信,都弄不明白这太守要整什么幺蛾子。
谢方明的手下弘季咸、徐寿之劝阻谢方明说:“大人情动天地,施恩于人,这本无可非议。可对于那些囚犯而言,大人所冒的风险实在太大了,要知道他们之中还有二十多人是重犯,若要他们如期返还,一个不差,那是不可能的事啊。如此一来,朝廷怪罪下来,大人的官位不但难保,恐怕还有性命之忧啊!大人何苦自毁前程呢?”
谢方明谢过他们的好意,自信满满地说:“这样的举动,古人已然做过,我不过是效仿先贤罢了。君子有成人之美,人皆有恻隐之心,我真心对待囚犯,他们又怎么会有负于我呢?”
弘季咸、徐寿之连连摇头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大人岂能视而不见?用古人的恩谊对待囚犯,现在是行不通了,大人万不可意气用事,铸成大错!”
谢方明思忖片刻,猛然正声道:“我意已决,你们不可再言此事。我乃真心为人,早已把荣辱名利抛之脑后,你们懂个屁!”
把劳改犯全都放回家,然后他们竟然一个没跑全回来了,谢方明的义举也广为世人传颂。
经过此事,弘季咸、徐寿之对谢方明更是敬佩有加,他们向谢方明谢罪说:“我们都是小人之见,大人的君子之风我们算是见识了,敢问大人,大人可曾真的饶恕了我们?”
谢方明豪爽一笑:“你们一心为我,何谈饶恕二字?老实说,直到最后一名囚犯回来,我的心才一下放松下来。我本无欲无求,可笑竟有人说我是沽名钓誉的人,如果他们知道这几天我的心境和所做的最坏的打算,只怕他们又会说我是疯子。”
原来,谢方明为此已经做了贬官、受死的准备,甚至连盛殓自己的棺材都已经准备好了。后来的知情者无不为他连叫侥幸,而且心有余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