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一个也“秒杀”不了,这要看曹操是否肯重用他,以曹操的性情估计诸葛亮即便肯投奔他,那也没多大成就。这就好比是韩信没有被重用前一样,就是一个普通军士,哪里还会有战神的光彩。
当然啦,有了施展才华的平台还不够,还需要对手,没有同等级的对手也显示不出他的全部才能。
现在假设诸葛亮愿意自降身份投靠曹操,曹操也赏了他一碗饭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就拿官渡之战前夕来说,董承等人密谋诛杀曹操,事情败露后反被曹操所杀,而刘备也是其中一员,他偷袭了徐州刺史车胄,占据徐州。
曹操召开军事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讨论先打刘备还是袁绍,在会议上大家可以各抒己见。
曹操的意思是很明确,那就是打刘备,理由是:“刘备是个危险人物,如果今天不除掉他,等他势力壮大了就麻烦了,而袁绍不同,志大才疏,遇事优柔寡断,不足为虑。”
诸葛亮要如何表现呢?若是同意曹操先打刘备,那也体现不了他的价值,若不同意曹操的主意,那就要拿出攻打袁绍比刘备更重要的理由来,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诸葛亮只能在人群中微微点头表示同意。
再看曹操的五大谋士,他们的才能都得到全部施展了吗?没有吧,他们也只是在曹操一旁辅助,计谋能不能被采纳,全看曹操的决定。
还有一个人可以参考,那就是司马懿,这个人不得了,也是一位谋略高手,曹操对他的态度是能用就用,不能用就除掉,哪里会像刘备把诸葛亮当个宝供着啊。
公元年,曹操征讨张鲁,司马懿献计说:“刘备用诡计俘虏刘璋,蜀地之人还没有归顺他,他又急着攻打江陵,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只要我们进兵蜀地威逼,一定可以大功告成。”
可曹操不这么看,他说:“人苦于不知足,现在我们得到陇西已经不错了,还想再得到蜀地,这就是人心不足啊!”
曹操没有采纳司马懿的计谋,而是南征孙权,并大破孙权。
试想,跟着曹操这样有主见、有谋略的老板混,以诸葛亮的性子还能干下去吗?估计会找借口归隐山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