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孔子已经55岁了,在他的祖国——鲁国仍然没有受到重用。他登上泰山叹息半天,眼望东方,那里是齐国。齐国他已经去过了,听了点好听的音乐,然后什么事也没有做成就回国了。他缓缓转向西方和西南方,心驰神荡:那片云雾下面的国家是不是会有我的用武之地呢?噫吁戏,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老孔出国考察去也!
曲阜孔庙孔子说走就走,带上一班粉丝和粉丝当初送他的腊肉,就出发了。向西跨越边境,首先到了卫国的帝丘,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濮阳市。那时候的濮阳没有油田,有卫灵公和他媳妇南子。南子是个美貌动天下的女子,她喜欢上了这个鲁国来的学问家。孔子的心思不在这里,怕卫灵公找他麻烦,就想一下子远走到陈国的宛丘。
濮阳老城四牌楼宛丘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县,属周口地区管辖。但是刚出卫国不久,在郑国的匡邑,即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地区下辖的睢县,被当地人软禁起来。因为当地人误把孔子当成了欺负过他们的坏蛋仇阳虎。看来坏蛋也可以长有圣人之相,瞅着脸蛋辨是非不靠谱。孔子第一次南行就这样遭受挫折,先退回到卫国的蒲地,休整了一个多月,等气色好了,就回到了卫国。
睢县古塔美女政治家南子一听说大学问家来了,又想见面。孔子怕自己经不住诱惑,更主要的是周游列国的宏愿没实现,心有不甘,就赶紧再次出发。这一次他向东绕行,即先回到他的祖国鲁国的定陶(今属山东菏泽市),从那里顺利到达了宋国。
菏泽牡丹园宋国的范围大致是今日河南商丘一带,算是鲁国的西南邻国。在宋国也没什么收获,就向西去郑国。郑国就是今天的郑州一带,是个小国家,气势完全比不上今天作为省会的郑州。这地方是平原向丘陵过度地段,不知道孔子是不是走到了丘陵里面,他竟然跟追随的粉丝走散了。没有粉丝跑前跑后,孔子竟然“累累若丧家之犬”。大概是这次走失让孔子吃了苦头,到达陈国之后他就长期居住下来,整整三年没挪地方,要不是晋国、楚国兴兵进犯陈国,他大约还会再住下去。
新郑二帝像淮阳荷花孔子又回到卫国了,但卫灵公年纪已大,更没有起用孔子的意思。第二次出游结束,孔子还是不甘心,过了段时间又回到陈国。这次以陈国为出发点,向南到了蔡国,蔡国在今天的河南省上蔡县,依然没有出周口地区。然后又到了叶国,就是今天河南省驻马店地区的叶县。在那里向叶公——就是“叶公好龙”故事里的叶公——推销自己的治国创意,但二人话不投机,孔子失望之下就北返蔡国,在蔡国住了三年。
上蔡是秦朝名人李斯的故乡这一回机会来了,楚国听说了孔子的大名,准备礼聘他。但陈、蔡的大夫们不愿意了,他们想,要是孔子为楚国所用,陈、蔡两国的麻烦就大了,因为楚国是他们的敌国。怎么办?大夫们就召集人围住孔子不让他走,也不给粮食吃,粉丝们都饿出病来。困境之中,孔子显露了牛人的一面——他仍然讲颂弦歌不衰。
叶县县衙保存完好后来总算到了楚国,到达地点大约是在今天的湖北省江陵县(属荆州市管辖),这是孔子出行所达到的最远点。楚昭王打算重用孔子,可是楚国的令尹子西出来劝阻,说了留下孔子的危害,楚昭王就丢下了这个头绪,后来不久,楚昭王也死了。孔子终于灰了一颗热心,带着粉丝们回他的祖国鲁国去了。此后教书写书,不再有出游的打算,当然,一个69岁的老人,也走累了。
江陵县宝梵寺孔子周游列国,前后十四年。他的这番经历对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最终确立,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我们今天来看孔子的周游,不过是到河南省转了一圈,在湖北露了个面就回来了。这比起我们现在很多人动辄欧洲美洲的坐飞机横飞,就像老农到自家菜园里溜达了一趟。我们转一圈,大约就是发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