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好消息江陵5辆新能源公交车下月ldq
TUhjnbcbe - 2020/12/8 14:19:00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佳医院 http://www.ytysbz.com/

《一座内陆的海洋城市》

——中国沙市海洋思维演变史

周良成

(摄于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

第一部《沙市海洋思维的*金时代》第二篇

《“荆沙合并”不仅仅弄丢了沙市,也弄丢了江陵》

年在湖北省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事是年12月14日万众瞩目的三峡大坝在宜昌动工修建,从此“峡口明珠”宜昌市变得越发璀璨夺目;另一件事是“荆沙合并”,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江陵县,设立荆沙市,年荆沙市又更名为“荆州市”。从此作为中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江陵”,以及作为“江汉明珠”的“沙市市”被弄丢了。

在年荆沙合并之前,荆州地区的驻地在江陵县城关镇,即荆州镇。与此同时,江陵县县治也设在荆州镇。年合并后的荆沙市设三个区:沙市区、荆州区、江陵区。将原江陵县一分为二,东边一半为江陵区,西边一半为荆州区。

荆州区*府设在荆州镇,区*府就设在老江陵县县*府。而江陵区*府则设在远离老江陵县城41公里的郝穴镇。年,江陵区撤销,设置为江陵县。而在历史上,江陵县县治从未设置在郝穴,明清两朝江陵县县治一直设在荆州镇,元代江陵县设置在沙市镇,秦汉到两宋时期江陵县县治有待考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定在沙市镇和荆州镇附近区域,绝无可能设置到距离荆沙40公里之遥的郝穴镇。

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了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24个城市为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它们是: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泉州、景德镇、曲阜、洛阳、开封、江陵、长沙、广州、桂林、成都、西安、延安、遵义、昆明、大理、拉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是,保护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保护和延续古城的传统格局和风貌特色,继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

江陵之所以能够入选,无外乎因为江陵是楚国都城纪南城所在地,楚文化被誉为中国南方文化的源头和中心,楚都纪南城遗址位于江陵古城以北约5公里,被誉为“南方完璧”,而且在纪南城附近有着众多楚汉古墓群。再加上李白的诗句“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加持,所以能够入选“首批24座”之列。如今,我们不难看出,这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出现县治迁移,以及城市更名的就是江陵。

《“沙市”、“江陵”、“荆州”、“郝穴”组成中国地名最混乱“F4天团”》

对于生活在年的人类而言,“沙市”、“江陵”、“荆州”、“郝穴”这四个地名早已完全混乱了,人们彻底傻傻分不清。

有的人说:“郝穴就是江陵,江陵就是郝穴”;有的人说:“江陵就是荆州,荆州就是江陵”;有的人说:“荆州就是沙市”;还有的人说:“沙市就是荆州”。正本清源,这些都是错的!

如果第一种人的观点成立的话,那么就可以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郝穴’一日还”;如果第二种人的观点成立的话,那么就可以说:“关羽大意失‘江陵’”;如果第三种人的观点成立的话,那么就可以说:“活力28,‘荆州’日化”;如果第四种人的观点成立的话,那么就可以说:“刘备借‘沙市’,一借永不还”。

《沙市建城史年,远超江陵、荆州和郝穴》

如果“沙市”、“江陵”、“荆州”、“郝穴”都作为城市名称,那么沙市是其中历史最悠久的,也是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

沙市有一个著名的地方叫玉桥,这是因为在几十年前,这里发掘出土了商代周梁玉桥遗址。说明在年前,沙市就已经有人居住,那时候沙市还只是一个小小的部落。对此,湖北省沙市市博物馆研究人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撰写多篇考古报告,其中,沙市市博物馆彭锦华发表有论文《沙市周梁玉桥殷商遗址试析》、沙市市博物馆文必贵发表有论文《沙市周良玉桥商周遗址族属之管窥》。我们说沙市历史起源于年有什么证据?我想沙市周梁玉桥商代遗址就可以证明这一点。谁要还是不信,把这两篇论文一起甩给他。

有人说沙市建城史只有几十年,有人说沙市建城市只有一两百年,很明显这些都是想当然的,谣言说上几百遍,可能就会被人当成真理,所以要“不信谣,不传谣”;另外,也有人说沙市建城史是从北宋时期,中央*府在沙市设置沙市镇,并由朝廷任命沙市镇行*长官监镇算起的。这也似是而非的观点。

沙市真正成为一座城市到底应该从啥时候算起呢?实际上,沙市建城史应该从楚国在纪南城建都算起,那一年是公元前年,距今年。

楚文王元年(前年),楚文王熊赀迁都于郢都(纪南城),那时候沙市名为江津,为郢都的外港,也是郢都的卫星城,为楚都纪南城的一部分,也是楚国第一大*事港口,为长江流域最早的港埠城市之一。

年2月26日记于沙市

《李白的“江陵”在哪里?》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诗中的江陵在哪里?肯定是在长江边,由于长江在古代经常改道,于是江陵也经常变地方。

中国秦朝、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元、明、清几十个朝代,由于江陵临江,而长江经常改道,于是江陵几乎每个朝代都会换一个地方。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元代江陵设在沙市镇,明清江陵设在荆州镇,民国后期江陵县治迁移到沙市。新中国成立后,沙市市升级为省辖市,江陵县县治迁回荆州镇,年后江陵县迁往40公里开外的郝穴镇。

江陵这个地名距今已有多年历史,跟中国的儒学一样,历史实在是太悠久。这导致“新儒学”特指宋明理学、阳明心学,实际上宋代以后的儒学都可以称为“新儒学”,而先秦孔子、孟子,以及汉朝的儒学,则称为“旧儒学”。同样的道理,在元代以后的江陵都只能称呼为“新江陵”,元朝以前的江陵则称为“古江陵”。

李白的诗句“千里江陵一日还”中的“江陵”自然属于“古江陵”,那么李白诗句中的“江陵”在哪里?元朝以前的“古江陵”又在哪里?这是一个目前尚无标准答案的问题。

《沙市蛇入山或为秦代江陵城》

江陵这个地名始于秦,那秦朝江陵在哪里?秦将白起拔郢后,将楚国国都郢都一分为而,分置郢县、江陵县。值得注意的是,在秦朝,郢县和江陵县是同时存在的两个县。我怀疑纪南城旁的郢城遗址为秦朝郢县县治,如今城郭依稀可见,为秦汉遗物;而沙市长港路蛇入山一带则为秦朝江陵县县治,原因有三点:

第一,沙市蛇入山附近秦汉遗迹众多。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蛇入山一带发现了大量秦汉建筑遗址,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带发掘出土了东周到汉代的宫殿建筑遗址,以及众多东周、秦汉文物。

年8月31日,沙市市人民委员会公布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万寿宝塔、白庙子东周遗址、金龙寺铁桅杆、尊胜石幢、张居正墓、胡太守豁免门摊碑、斗棱碑、白骨塔、孙叔效墓、沙石、卷雪楼、青杨巷22号革命遗址、梅台巷79号革命遗址等13处。其中,“白庙子东周遗址”赫然在列,排名第二位,可谓是“沙市第二国宝”,其地位仅次于镇守荆江大堤的万寿宝塔。

据《沙市市志》(第一卷)记载:“年2月,在市近郊白庙子发现有铭文的汉元光元年(公元前年)蹲兽脊瓦。年4月,又发掘出白庙子东周遗址。自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蛇入山(白庙子)及其周围发现了大量东周及秦汉时期的文物,先后出土有绳纹陶鼎、铜戈以及镌刻‘汉元光元年’铭文的蹲兽简瓦等等。年又在此发现一处长70米、宽60米、厚约1米的夯土层。据推测,可能是一座古代大型建筑的台基。进一步发掘对研究江汉平原的古地理和楚文化的发展,以及沙市的历史起源有着重要的价值。”

据《沙市市建筑业志》记载:“沙市古建筑产生的年代甚至可追溯至东周(公元前~公元前)年间,据今从市郊蛇入山出土镌刻有‘汉元光元年’铭文的蹲兽筒瓦亦见线索。这类筒瓦虽物体细小、微不足道,但论其独运匠心,堪称‘尺幅天地,气象万千。’史料记载,此种筒头瓦当多出土于阿房官、始皇陵、汉城、茂陵等遗址,形状分半圆和圆形两种。图案除单独外,且多呈对称型分布,图案内容又比较泛:一,动物题材:龙、虎、豹、兔、鹤、鹿等。二,植物题材:葵、菱、莲等。三,自然题材:云、水、(波)等。四,带有神话特点的物类等。沙市出土之蹲兽筒瓦,与一、四类相近,线条简练明快、造型异常生动,金石之味扑面。”

为何沙市蛇入山会有大量秦汉时期高等级建筑群遗址?可见,这一区域在秦汉时期,是一个有官员或者贵族居住的区域,为秦朝江陵县的可能性较大;

第二,从地形上分析。沙市长港路在古代为一条河,名为长沙港,这条河可能是秦代江陵城的护城河的一部分。

据《沙市市地名志》记载:“蛇入山,又称阴德山,虽名之为山,其实为一土垅。远望山体为一独立土丘,东西长不过米,南北宽仅百余米,顶部海拔31米许,与邻近地面高差不过2到3米。”蛇入山海拔虽然不高,但是已经是沙市市区第一高的山岗,秦朝选择海拔较高的地方建城是符合逻辑的;

第三,从传说方面来分析,蛇入山一带流传着大量楚国时期、秦汉时期的传说,至今仍保留大量相关古迹。

蛇入山的得名与楚国令尹孙叔敖有关,据《沙市市地名志》记载:“其上原为白庙子第四生产队菜地,旁有民舍数间。传说为孙叔敖少年时代斩杀两头蛇的地方。”可见,在春秋时期,孙叔敖等楚国贵族可能就生活在沙市蛇入山一带。

另外,蛇入山东麓至今有小庙一座,名为白庙寺。相传此庙最初为纪念楚国王孙胜的神灵之祠,这位楚国公子号“白公胜”,勇而刚直,故楚人祭之。这座楚国神灵之祠香火连绵两千余年,明朝时,改祠为庙。

据沙市学者朱翰昆先生《荆楚研究杂记》记载:“白庙子,尼姑庵,文革时毁。在蛇入山东麓,建于明末。有殿三重和东西二宫,常住尼姑十余人,香火甚盛,解放后逐渐拆除。”

据了解,改革开放后,公元年,比丘僧宽树住持率佛门弟子,寻踪觅迹,在沙市市宗教局的支持下,重修白庙寺。据白庙山内的碑文记载:“相传三国时期蜀将关公常休闲于祠后也。建寺易祠而改名白庙寺,大清光绪年间,主持空尘禅师率众重修,面积达八十余亩,寺院三重,三大殿,头殿左供白公胜,右供关圣帝,中坐四大天王,二殿大雄宝殿,三重乃观音殿也。寺院四周,南有金鸡桥,北有放生池,东有荷花塘,西靠蛇入山。庙宇巍峨,香烟缭绕,与章华寺南北辉映。”

白庙虽小,背后的信息含量却大:楚国时期,楚国贵族白公胜就曾经在此居住或者战斗过;秦汉时期,蜀汉战将关羽也曾到在此歇脚。另外,白庙距离章华寺很近,相传章华寺便是楚王宫殿章华台所在地,至今寺内还有树龄年的腊梅一丛。综上所述,沙市蛇入山附近作为秦朝江陵所在地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年3月1日记于沙市

《秦始皇巡游到沙市,发现沙市乃天下之“天元”》

秦(公元前~公元前年)灭六国,建立起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王朝,推行郡县制,改楚国郢都为南郡,分郢都为郢县、江陵县两县。沙市由“江津”易名“津乡”,“津乡”或为“江津乡”的简称,属南郡江陵县,或为秦代江陵县县治所在。

秦始皇在将楚国统治南方时期的水、陆交通纳入秦王朝的统一体制的同时,大修“驰道”,实行“车同轨”*策。先秦时期秦国和楚国分段建设的“秦楚大道”再经培筑,成为“南极吴楚”的秦朝“驰道”的一个部分。

沙市在楚国时期,是楚都外港、兼*港,为整个楚国的水陆交通中枢,有五条大道呈现放射状通往四面八方。而且在孙叔敖主持修建扬水运河后,沙市可以通过扬水运河直达汉江。

秦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沙市作为楚都外港的“贵族时代”落幕了。

沙市从秦朝开始,成为南北驰道和长江的水陆要冲,从此霸占中国“天元”位置长达两千多年。一直到年(清光绪三十二年)4月1日,京汉铁路全线通车,汉口成为南北向铁路和东西向长江的交汇处,沙市在中国交通史上的“天元”位置才算是正式东移他处,武汉才取代沙市成为“九省通衢”。

秦始皇称帝后五次巡游,宣称是“东抚东土”“以省卒士”,其实目的是张扬声威,以安天下。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第二次出巡回归时,即走“新道”,沿“南极吴楚”的“驰道”,经现在的沙市至江陵,转襄阳,入荆紫,经商县,返回咸阳。

秦二世胡亥曾说过:“先帝巡行郡县,以示强,威服海内。”说明秦始皇五次巡游,并非因为秦始皇喜欢旅行,而是为了通过巡游张扬声威,使在六国故地的六国贵族、和人民在精神意识上对其臣服,以安天下。沙市是楚国国都所在地,所以肯定是秦始皇重点“关照”的对象。

实际上,秦始皇重点去的是楚国,以及齐国。因为楚国占据有中国东南部海岸线,以及整个长江、而齐国占据广阔的中国东北部海岸线,都属于具有海洋思维的富裕国家。哪怕秦灭六国以后,齐国国都临淄、楚国国都郢都仍旧居住着大量本土贵族。为了分解楚齐的实力,秦始皇经过实地考察,将齐地分为琅琊、齐郡两地,令其相互制衡。而楚国地域广大,楚国被分为汉中郡、南郡、黔中郡、南阳郡、陈郡、薛郡、泗水郡、九江郡、会稽郡、长沙郡、衡山郡等十一郡。

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等贵族宁死不屈,自沉汨罗江殉国。而楚地一直流传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暗号,秦始皇不得不加重视。秦平定六国后,便将楚国郢都分为郢县、和江陵县两地,令其相互制衡,防止楚都贵族东山再起。

至于秦朝郢县、江陵县两城的具体位置,至今仍无定论,如今的纪南城(今纪南镇)、郢城(今郢城镇)、江陵城(今荆州市荆州区)、沙桥城(沙市区长港路蛇入山附近)皆可能是秦朝郢县或者江陵县所在地。

人算不如天算,最终秦始皇死在巡游的路上,赵高秘不发丧,在李斯的配合下,害死公子扶苏等二三十个公子、公主。辅佐秦二世胡亥登基。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的第一次皇帝位更迭,便是全本的血腥宫斗剧,随后二十四个朝代,这样的宫斗剧不断重复上演。

秦朝宫廷*变成功后,赵高把持朝*,发生了“指鹿为马”的故事。随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山东六国云集响应,楚国人楚霸王项羽、汉高祖刘邦相继起兵,秦二世而亡。

年2月29日记于沙市

更多相关阅读:

《一座内陆的海洋城市》自序

第一篇《楚都有外港,其名曰“江津”》

周良成

周良成的幸运数字是7

1
查看完整版本: 好消息江陵5辆新能源公交车下月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