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类柏杨版续资治通鉴南唐覆国年
TUhjnbcbe - 2021/1/10 4:42:00
春,正月,丙辰朔,置川蜀水陆转运计度使。甲子,辽特里兖耶律休格伐*项,破之,上其俘获之数。休格尝从北府宰相萧干讨室韦、乌库二部有功,至是复以绩著。北汉遣使贡于辽。庚午,辽主御五凤楼观灯。己卯,以太子洗马权知蓬州朱昂权知广安*。会渠州妖贼李仙聚众万人,劫掠*界,昂设策擒之,其连结者释不问,蜀民遂安。昂,长沙人也。殿直傅廷翰为棣州兵马都监,谋叛入辽,知州、右赞善大夫周渭擒之。二月,丙戌,斩廷翰于京师。丁亥,辽近侍实图哩误触神纛,法当论死,辽主命杖而释之。丙申,运米二万右赈曹州饥。是月,高丽王王昭卒,子佃立。三月,乙卯朔,房州言周郑王殂。帝素服发哀,辍视朝十日,谥曰恭帝,命还葬庆陵之侧,号顺陵。辽封皇后之祖为韩王,并赠其伯父官,皇后用事故也。辛酉,新及第进士雍丘宋准等十人、诸科二十八人诣讲武殿谢,帝以进士武济川、《三传》刘睿材质最陋,应对失次,绌去之。时翰林学士李昉权知贡举,济川,昉乡人也。帝颇不悦。会进士徐士廉等击登闻鼓,诉昉用情,取舍非当。帝以问翰林学士卢多逊,多逊曰:“颇亦闻之。”帝乃令贡院籍终场下第者姓名,得三百六十人,癸酉,召见,择其一百九十五人并准以下及士廉等各赐纸札,别试诗赋,命殿中侍御史李莹、左司员外郎侯陟等为考官。乙亥,帝御讲武殿亲阅之,得进士二十六人,士廉与焉,《五经》四人,《开元礼》七人,《三礼》三十八人,《三传》二十六人,三史三人,学究十八人,明法五人,皆赐及第,又赐准钱二十万以张宴会。责昉为太常少卿,考官右赞善大夫杨可法皆坐责。由兹殿试为常式。试朝臣死王事者子陆坦等,赐进士出身。壬午,以教船池为讲武池,闵河为惠民河,五丈河为广济河。禁铜钱不得入蕃界及越江海至化外。夏,四月,乙酉,诏:“诸州考试官,令长吏精选僚属才学公正者充。知贡举与考试官同看详试卷,定其通否,否即驳放,不得优假,虚令终场。申禁私荐属举人;募告者,其赏有差;举人勒还本贯重役,永不得入科场。辛丑,翰林学士卢多逊等上所修《开宝通礼》二百卷,《义纂》一百卷,并付有司施行。是日,遣卢多逊为江南生辰国信使。多逊至江南,得其臣主欢心。及还,舣舟宣化口,使人白国主曰:“朝廷重修天下图经,史馆独缺江东诸州,愿各求一本以归。”国主亟令缮写与之。于是江南十九州形势,屯戍远近,户口多寡,多逊尽得之。归,即言江南衰弱可取状。帝嘉其谋,始有意大用。戊申,诏参知*事薛居正监修梁、后唐、晋、汉、周《五代史》。知制诰五祐等上重定《神农本草》二十卷,帝制序,摹印颁天下。先是江南饥,诏谕江南国主,借船漕湖南米麦以赈之。辛亥,国主遣使修贡谢恩。命钱文敏知泸州,召见,帝谓曰:“泸州近蛮獠,尤宜抚绥。闻知州郭思齐、监*郭重进擅敛不法,卿为朕鞫之,苟有一毫侵民,朕必不赦。”五月,癸丑,帝知堂吏擅中权,多为奸赃,欲更用士人,而有司所选终不及数,遂召旧任者刘重华等四人,面如戒厉,令复故,岁满无过,与上县令;稍有愆咎,重置其罚。枢密副使沈义伦,居第卑陋,处之宴如。时贵要多冒禁,市巨木秦、陇间以营私宅,及李守信受诏市木,以盗官钱败,皆自启于帝前。义伦亦尝市木为母营佛舍,因奏其事。帝笑谓义伦曰:“尔非踰矩者。”知居第尚不葺,因遣中使按图督工匠五百人为治之。义伦私告使者,愿得制度狭小。使者以闻,帝亦不违其志。庚申,参知*事刘熙古以户部尚书致仕。己巳,交州刺史丁琏遣使入贡,诏以琏为静海*节度使、安南都护、交趾郡王。癸亥,辽裕悦耶律乌珍卒。乌珍简静有器识,遇事造次,处之从容,人莫能测。初,鲁呼与世宗争国,赖乌珍排解其间,面数鲁呼罪,遂解兵。及察克弑世宗,乌珍保护穆宗得免难。历事累朝,屡著劳绩,辽国倚为重臣,卒,年五十七,辽主痛悼,辍朝三日。辛未,女真侵辽边,杀辽都监达里迭等,驱掠边民牛马而去。初,京城左右*巡院典司按鞫,开封府旧选牙校分掌其职,帝哀矜庶狱,始诏改任士人。六月,庚寅,女真使其宰相朝于辽。辛卯,阅试在京百司吏七百馀人于便殿,勒归农者四百人。初,蜀民所输两税,皆以匹帛充折,其后市价愈高,而官所收止依旧例。帝虑其伤民,诏:“西川诸州,凡以匹帛折税,并准市价。先是知商州奚屿,希宰相意,奏司户参*雷德骧为文谤讪朝廷,械系德骧,具状以闻。帝贷其罪,削籍徙灵武。德骧子有邻,意赵普实挤排之,日夜求所以报普者,于是举发普堂后官胡赞、李可度受赇事,词连秘书丞王洞及前摄上蔡主簿刘伟、伟兄前进士侁并宗正丞赵孚。帝怒,悉下御史狱鞫实,始有疑普意矣。壬寅,诏参知*事吕馀庆、薛居正升都堂,与宰相同议*事。癸卯,伟坐弃市,孚等并决杖除名,赞、可度仍籍没其家财。以有邻为秘书省正字,厚赐之。有邻自是累上疏告人阴事,俄病死。赵普之为*也专,廷臣多疾之。帝初听赵玭之诉,欲逐普,既而止。卢多逊在翰林,因召对,数毁短普,且言普尝以隙地私易尚食蔬圃广第宅,营邸店夺民利。帝访诸李昉,昉曰:“臣职司书诏,普所为,臣不得而知也。”帝默然。自李崇矩罢,帝于普稍有间;及赵孚等抵罪,普恩益替。庚戌,复召薛居正、吕馀庆与普知印押班奏事,以分其权。易州刺史贺惟忠卒。惟忠性刚果,洞晓兵法。在易州,葺治亭障,抚士卒能得其心,所向无敌,十馀年无北寇,边民赖之。及卒,帝甚嗟悼,即录其子昭度为供奉官。先是诸道州府任牙校为马步都虞候及判官,断狱多失其中。秋,七月,壬子朔,诏罢之,改马步院为司寇院,以新及第进士、《九经》、《五经》及选人资叙相当者为司寇参*。中书拟左补阙辛仲甫为淮南转运使,帝不许。乙亥,选授三司户部判官,赐钱百万。有榷酤主吏武希琏等二十馀辈,逋岁课三十馀万缗,连年械系,竭资产不能偿,馁死者数人,榜督不已,仲甫奏除之,又请百官折俸令估实直。庚辰,辽以保大*节度使耶律希达为中台省左相。是月,辽主驻燕子城。八月,乙酉,罢成都府伪蜀嫁装税。草泽王德方上修河利害,辛卯,赐德方同学究出身。甲辰,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赵普,罢为河阳三城节度使、同平章事。普独相凡十年,刚毅果断,以天下事为己任。尝欲除某人为某官,帝不用;明日,复奏之,又不用;明日,更奏之。帝怒,裂其奏投诸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复奏如初。帝悟,卒可其奏,后果以称职闻。又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一日,大宴,雨骤至,良久不止,帝怒形于色,左右皆震恐。普因言:“外间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损!不过沾湿供帐乐衣耳,百姓得雨,各欢喜作乐,适当其时,乞令乐官就雨中奏技。”帝大悦,终宴。普临机制变,能回帝意类此。常设大瓦壶于视事閤中,中外表疏,普意不欲行者,必投之壶中,束缊焚之,其多得谤咎,殆由此也。普既出镇,上书自诉云:“外人谓臣轻议皇弟开封尹,皇弟忠孝全德,岂有间然;矧昭宪皇太后大渐之际,臣实预闻顾命,知臣者君,愿赐昭鉴!”帝手封其书,藏之金匮。九月,吏部侍郎参知*事吕馀庆以疾求解职;丁卯,罢为尚书左丞。馀庆为帝霸府元僚,赵普、李处耘皆先进用,馀庆恬然不以介意。处耘获罪时,馀庆知江陵,还朝,帝委曲问处耘事,馀庆以理解释。及普忏旨,左右争倾之,馀庆独为明辨,帝意稍解。时称长者。己巳,封皇弟开封尹光义为晋王。以山南西道节度使光美为永兴节度使兼侍中,皇子贵州防御使德昭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吏部侍郎、参知*事薛居正为门下侍郎,枢密副使、户部侍郎沈义伦为中书侍郎,并平章事;翰林学士、兵部员外郎、知制诰卢多逊为中书舍人、参知*事;左骁卫大将*判三司楚昭辅为枢密副使。壬申,诏晋王光义班宰相上。江南内史舍人潘佑尝言于国主曰:“富国之本,在厚农桑。”因请复井田之法,深抑兼并,有买贫者田,皆令归之。又依《周礼》造牛籍,使尽辟旷土以种桑,荐卫尉卿李平判司农寺。国主素慕古治,悉从之。平急于成功,施设无渐,人不以为便,国主亦中悔,罢之。时国势日削,用事者充位无所为,佑愤切,上疏极论时*,历诋大臣将相,词甚激讦,而独荐平,请以判司会府事,群议益不平。佑七疏不止,且请归田庐,国主命佑专修国史,悉罢它职。冬,十月,壬午,佑复上疏曰:“臣乃者继上表章,凡数万言,词穷理尽,忠邪洞分。陛下力蔽奸邪,曲容谄伪,遂使家国愔愔,如日将暮。古有桀、纣、孙皓,破国亡家,孽自己作,尚为千古所笑。今陛下取则奸回,败乱国家,是陛下为君,不及桀、纣、孙皓远矣。臣不能与奸臣杂处,事亡国之主,愿赐诛戮以谢中外。”国主大怒。佑故好老、庄,平少为道士,习其说,佑与之善。国主疑佑之狂誖,由平激之,忌者因中以淫祀*神事,乃先收平下大理狱,后收佑。佑即自杀,母及妻子徙饶州,平亦缢死狱中。国主寻谓左右曰:“吾诛佑,不获已也。”明年,皆宥其家。廪给之。佑初与张洎为忘形交,其后俱为中书舍人,稍相持。佑尝答洎书云:“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佑之死,洎颇有力焉。洎时为清晖殿学士,殿在苑中,国主不欲洎远离左右,故授此职。洎与太子太傅徐辽、太子太保徐游别居澄心堂密画,中旨多自澄心堂出,游从子元楀等出入宣行之,中书、密院,乃同散地。甲申,葬周恭帝,不视朝。丁酉,以除名人雷德骧为秘书丞,分判御史台三院事。辽主如南京。初,左藏库使元城田仁朗,为宦官所谮,帝怒,立召仁朗面诘之,至殿门,命去冠带。仁朗神色不挠,从容言曰:“臣尝为凤州路壕寨都监,伐木除道,从大*破蜀,秋毫无所犯,陛下固知之。今主藏禁中,岂复为奸利以自污?”帝怒解,止停其官,乙巳,起为榷易使。十一月,辛亥朔,辽始获弑穆宗之逆*近侍霄格、华格、锡衮等,俱伏诛。辽主缓于讨贼,议者少之。甲子,武宁*节度使高继冲卒。继冲镇彭门十馀年,有惠*,民请留葬,帝不许。十二月,戊戌,北汉将改元,遣使禀命于辽。辽主如归化州。少府监致仕卢亿,有高识,恶其子多逊所为,尝曰:“赵普,元勋也,而小子毁之,祸必及我。我得早死,不及见其败,幸矣。”庚子,亿以忧卒。丙午,多逊起复。女真遣使贡马。命参知*事卢多逊、知制诰扈蒙、张澹以见行《长定循资格》及泛降制书,考正违异,削去重复,补其阙漏,为《长定格》三卷,《循资格》一卷,《制敕》一卷,《起请条》一卷;书成,上之,颁为永式。自是铨注益有伦矣。始行《开宝通礼》。北汉成德节度使、大师兼中书令刘继容,自以沙门位兼将相,颇为时论所薄,数上表求罢,不许。是岁,继容卒,追封定王。初,北汉主为大内都巡检,孝和帝以其幼弱,命刘继钦副之,委以禁卫。北汉主立,继钦畏猜忌,谢病,请罢。北汉主曰:“继钦但事先帝,岂肯为我尽力邪!”乃黜居交城,俾奉园寝,寻遣人杀之。由是旧臣多以谗见杀,人心携贰,所招吐谷浑*皆不附。译文:————————————————赵普单独担任宰相总共十年,处事刚毅果断,把天下事作为自己的责任.曾经想要授予某人担任某个官职,皇帝不任用;第二天,又上奏此事,(帝)仍然不任用;第三天,还是上奏此事.皇帝发怒,撕裂奏折扔之于地上,赵普面色如故,慢慢拾起奏折回去,粘补缝合,又像以前一样上奏.皇帝醒悟,终于同意了他的奏请,后来(那个由赵普举荐的人)果然以胜任本职工作著称.又有立了功劳应当升官的人,皇帝向来讨厌那个人,不同意升迁.赵普竭力请求(皇帝)给予升迁,皇帝发怒说:“我不同意(他)升官,想怎么样?”赵普说:“刑罚用来惩治恶人,奖赏用来酬劳立功者。刑罚与奖赏,是天下人的刑罚与奖赏,不是陛下一个人的刑罚与奖赏啊,哪里能够因为高兴讨厌而独断!”皇帝不听,起身,赵普跟着他。皇帝进宫,赵普站在宫门旁,许久不离开,皇帝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一天,(皇帝)举行盛宴,一场大雨突然袭来,很久未停。皇帝的怒气表露在脸上,左右大臣都十分震惊害怕,赵普乘机对皇帝说:"皇宫外面的老百姓正渴盼雨水,这场大雨对您的盛宴有什么妨害呢!不过沾湿一下幕帐和乐工的衣饰罢了。百姓盼到了雨水,个个喜笑颜开,奏乐庆祝。正处在这个欢乐的时刻,我等请求乐官(就)在雨中献技。"皇帝非常高兴,宴会圆满结束。赵普就是像这样随机应变,能使皇帝回心转意的。9月,北宋王朝人事部部长兼副宰相(吏部侍郎参知*事)吕馀庆因为生病请求解除职务;9月16日,吕馀庆被降职为国务院副院长(尚书左丞)。吕馀庆在皇帝赵匡胤还没有当皇帝的时候就追随赵匡胤,可是后来赵普、李处耘都升迁得比他快,吕馀庆却毫不在意。李处耘被处分的时候,吕馀庆担任江陵(湖北省江陵县)州长(知江陵),回到朝廷汇报工作,皇帝赵匡胤向他询问李处耘的不法事迹,吕馀庆以道理为李处耘解释。等到赵普罢相,朝廷官员纷纷攻击赵普,只有吕馀庆一个人为赵普辨白,所以赵匡胤的怒火才稍稍平息。当时的人都认为吕馀庆是一个忠厚长者。9月18日,北宋王朝封皇弟开封市市长(开封尹)赵光义为晋王。任命山南西道*区(陕西省汉中市)司令官(节度使)赵光美为永兴*区(陕西省西安市)司令官(节度使)兼监察院最高长官(兼侍中),皇子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警备司令(防御使)赵德昭为山南西道*区(陕西省汉中市)司令官(节度使)、国务委员(同平章事);人事部常务副部长(吏部侍郎)、副宰相(参知*事)薛居正为监察院副院长(门下侍郎),国家机密院副院长(枢密副使)、财*部常务副部长(户部侍郎)沈义伦为国务院常务副院长(中书侍郎),兼任国务常务委员(平章事);皇家文学院院士(翰林学士)、国防部副部长(兵部员外郎)、皇帝诏书撰写官(知制诰)卢多逊为国务部官员(中书舍人)、副宰相(参知*事);左骁卫大将*国家财*总监部部长(判三司)楚昭辅为国家机密院副院长(枢密副使)。9月21日,北宋王朝下令晋王赵光义上朝的时候位置在宰相之上。南唐王国(首都江苏省南京市)(江南)国务院官员(内史舍人)潘佑曾经对国王李煜说:“使国家富强的方法,在于发展农业。”于是请求恢复古代的井田制度,压制土地兼并,凡是有富家人家购买贫困人家的田地的,一律勒令退还。又请求依照《周礼》登记耕牛户口,使人民尽量开垦荒芜的土地种植桑树,同时推荐国防部总装备司长(卫尉卿)李平担任农业部部长(判司农寺)。李煜一向仰慕古代的*治制度,全部同意。可是李平上任后急于成功,所颁布的设施根本没有规律,人民感到十分的不方便(这里的人民,指的是贵族),李煜也开始感到后悔,于是下令取消。当时南唐王国(首都江苏省南京市)国势越来越弱,而主管朝廷机要的高官却根本不在意,潘佑对此十分愤怒,上书直言,在他的奏章中对国家的重要官员进行批判,语言十分激烈,唯独推荐李平,请求任命李平为国务院行*长官(判司会府事),于是朝廷官员更加不满。而潘佑连续七次上书没有得到李煜批准,于是请求李煜罢免自己的官职,李煜没有批准,命令潘佑负责国家历史的撰写工作,其他职务全部免掉。公元年冬季10月2日,潘佑再次上书:“我进来连续不断的呈上奏章,大概有几万字,我能够使用的语言和能够阐明的道理已经全部用完,朝廷中谁是忠臣谁是奸臣一目了然。可是陛下却全力维护奸臣,使得我们的国家*治腐败,国家的前途就像太阳落山一样。古代夏王朝的国王姒履癸(桀)、商王朝的国王子辛(纣)、吴王国(三国时代的)皇帝孙皓,破国亡家,其中的原因都是自己造成的,还被后来的人耻笑。可是陛下现在任用奸臣主管国家大事,使得国家*治紊乱,说明陛下作为一个皇帝,还不如姒履癸(桀)、子辛(纣)、孙皓。我不能和奸臣们同处在一个地方,为一个即将亡国的皇帝服务,希望判处我死刑。”李煜大怒。潘佑一向喜欢研究老子、庄子(道家学派)的学说,而李平年轻的时候做过道士,也研究道家学派学说,所以潘佑和李平关系很好。李煜怀疑潘佑之所以在奏章中如此狂妄(别人要命的救李煜的国家,李煜却这样认为,悲哀!),是由于李平施了什么法术,而忌恨李平的人也趁机证实,于是李煜先把李平关押在最高法院监狱(大理狱),然后逮捕潘佑。潘佑立即自杀,潘佑的母亲以及妻子儿女,全部流放到饶州(江西省上饶市),李平也在监狱中被缢死。李煜后来对身边的人说:“我杀潘佑,实在不是出于我的本心。”第二年,李煜下令赦免潘佑全家。由*府负责潘佑全家的生活。潘佑最初与张洎为忘形之交,后来都担任国务部官员(中书舍人),逐渐互相敌视。潘佑曾经在给张洎的回信中说:“我们看来难以一起共事!”潘佑的死,张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张洎当时担任清晖殿文学咨询官(清晖殿学士),清晖殿位于皇宫后花园,李煜不想张洎的办公地点离开自己身边,所以才有这项任命。张洎与太子太傅(荣誉官名——无实权)徐辽、太子太保(荣誉官名——无实权)徐游另外在澄心堂秘密商量国家大事,国王的旨意几乎都从澄心堂拟定,徐游的侄儿徐元楀拿出宣读,而国务院(中书)、国家最高机密院(密院),反而成了闲散的地方。10月4日,北宋王朝下葬后周恭帝柴宗训,皇帝赵匡胤因为这个原因,没有参加朝会。10月17日,北宋王朝任命被取消做官资格的雷德骧为国家秘书部秘书长(秘书丞),分管监察部三部门工作(分判御史台三院事——三院:“台院”:负责监察朝廷官员;“殿院”:负责监察朝廷礼仪;“察院”:负责监察地方官员)。辽王朝(首都上京——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皇帝耶律贤抵达南京(北京市)。最初,北宋王朝国家物资储备总库管理官(左藏库使)元城(河北省大名县)人田仁朗,被宦官诬陷,皇帝赵匡胤大怒,立即召见田仁朗当面责问,田仁朗到达宫殿门前,赵匡胤命令他取下官帽。而田仁朗神色不改,平静的对赵匡胤说:“我以前曾经担任西川远征*凤州(陕西省凤县)方面*战壕总监督官(凤州路壕寨都监),为大*砍伐树木开辟道路,跟随大*击灭蜀国(后蜀王朝),一路上秋毫不犯,陛下应该还记得。现在我担任国家物资储备总库管理官,怎么可能为了小小的利益而自己败坏自己的名声呢?”赵匡胤的怒火才平息,只是暂停他的工作,10月25日,田仁朗被任命为国家贸易税收总管(榷易使)。11月1日,辽王朝(首都上京——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终于抓获当年刺杀穆宗皇帝耶律璟的凶手近侍霄格、华格、锡衮等,全部处以死刑。皇帝耶律贤因为即位后没有积极的捕捉凶手,议论的人因此有意见(本年距耶律璟被刺杀已经4年,如果没有这次刺杀,耶律贤永远没有可能登上皇帝宝座,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内心深处当然有感谢这些“凶手”的因素,没有急于捕捉,自然在情理之中)。11月14日,北宋王朝武宁*区(江苏省徐州市)司令官(节度使)高继冲去世。高继冲镇守彭门(江苏省徐州市)十多年,有许多有利人民的行*措施,当地人民请求把高继冲安葬在当地表示纪念,皇帝赵匡胤没有批准。(高继冲亡国的速度可谓实在是快,这样一个人居然在后来成为一名有好名声的地方大员,历史真的很奇怪)12月18日,北汉王朝(首都山西省太原市)准备改年号,派遣使者向辽王朝(首都上京——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报告。辽王朝(首都上京——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皇帝耶律贤抵达归化州(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北宋王朝已经退休的皇家宫廷供应部部长(少府监致仕)卢亿,一向有远见,十分讨厌他的儿子卢多逊的所作所为,曾经说:“赵普,是国家的开国元勋,可是这个小子(卢多逊)却陷害他,以后必将发生大祸,而且会牵连到我。我如果能够早点死掉,不用看到那小子(卢多逊)失败的一天,就十分幸运了。”12月20日,卢亿因为忧愁过度而去世。12月26日,北宋王朝下令卢多逊停止服丧照常上班(儒家学派的三年之丧,卢多逊仅仅6天就被赵匡胤召回,可见此时卢多逊在赵匡胤眼中的分量)。女真部落派遣使者向北宋王朝进贡马匹。北宋王朝命令副宰相(参知*事)卢多逊、皇帝诏书撰写官(知制诰)扈蒙、张澹针对现行的《长定循资格》以及其他条例,重新审订,编撰成《长定格》三卷,《循资格》一卷,《制敕》一卷,《起请条》一卷;完成后,呈上,皇帝赵匡胤宣布为永远遵守的规则。从此官员的晋级法规完善。北宋王朝开始实行《开宝通礼》。北汉王朝(首都山西省太原市)成德*区(河北省正定县)司令官(节度使)(空头官衔,成德*区在北宋境内)、太师(荣誉官名,无实权)兼国务委员长(兼中书令)刘继容,认为自己从一个僧人而担任国家重臣,人们对此议论纷纷,所以几次上书请求辞职,皇帝刘继元(何继元)没有批准。本年,刘继容去世,被追封为定王。最初,北汉王朝(首都山西省太原市)皇帝刘继元(何继元)还是皇家卫队总巡查官(大内都巡检)的时候,孝和皇帝刘均考虑到他年纪还小,命令刘继钦作为他的副手,总管皇家卫队。刘继元(何继元)即位后,刘继钦害怕受到猜疑,于是以生病为缘由,请求辞职。刘继元(何继元)说:“刘继钦只肯效忠先帝(刘均),怎么可能效忠我!”于是把他流放到交城(山西省交城县),等到拜谒先帝(刘均)陵墓的时候,派人把他杀死。于是以前的大臣往往因为谗言被杀,人们都不再效忠刘继元(何继元),就连招抚的吐谷浑部落*队也不服从。——————————————————正月,置川蜀水陆转运计度使。辽侵*项辽惕隐(典族属官,即宗正职)耶律休哥攻败*项。休哥曾从北府宰相萧斡讨乌古、室韦二部有功。北汉遣使向辽朝贡。渠州(今四川渠县)李仙聚众万人起事,后为权知广安*朱昂所败。二月,高丽王王昭卒,子伷立。三月,殿试为常式新及第进士宋準等十人至讲武殿谢,宋太祖以进士武济川等材质最陋,应对失次,罢去之。而武济川为权知贡举李昉之乡人,太祖不悦。会进士徐士廉等击登闻鼓,诉权知贡举李昉取舍不公。宋太祖令贡院登记终场下第者姓名,得三百六十人,召见,选择一百九十五人,并准以下及士廉等各赐纸札,别试诗赋,命殿中侍御史李莹等为考官。太祖于讲武殿亲阅之,得进士二十六人,徐士廉在内,其他科各若干人,皆赐及第。由是殿试为常式。禁铜钱不得入蕃界及越江海至化外。融州(今广西融水)修河卒起义,杀长吏。大食国遣使来贡方物。四月,限诸州度僧额。整饬诸州举人考试令诸州长吏精选僚属才学公正者充考试官。知贡举与考试官同阅试卷,不得优假。申禁私荐。翰林学士卢多逊等上所修《开宝通礼》二百卷,《义纂》一百卷。遣卢多逊为江南国生辰国信使,谓国主曰:“朝廷重修天下图经,史馆仅缺江东各州图,愿各求一本。”国主令缮一部与之。于是江南十九州形势,屯戍远近,户口多寡,多逊皆得之;归国立即陈述江东衰弱,可以削平。占城国遣使朝贡。诏参知*事薛居正监修梁、后唐、晋、汉、周五代史。知制诰王祐等上重定《神农本草》二十卷。太祖制序,摹印颁天下。五月,辽于悦(贵官,无所职。其位居北、南大王上,非有功德者不授)耶律屋质卒。屋质简静有器识,匆忙遇事,处之从容,人莫能测。初李胡与世宗争国,赖屋质排解其间,面数李胡罪,遂解兵。及察割杀世宗,屋质保护穆宗得免难。历事累朝,屡立功绩,辽国倚为重臣。交州刺使丁琏遣使入贡。诏以琏为静海*节度使、安南都护、交趾郡王。女真侵辽边,杀辽都监达里迭等,驱掠牛马而去。六月,女真使其宰相及夷离堇(统*马大官)朝贡于辽。宋太祖阅试在京百司吏七百余人于便殿,使归农者四百人。西川诸州以匹帛市价折税初,蜀民所输两税,皆匹帛充折,其后市价愈高,而官所收止依旧例。宋太祖恐伤民,故诏改依市价。禁岭南诸州捕象,籍其器仗送官。分赵普权。卢多逊在翰林,因召对,数毁短普,且言普尝以隙地私易尚食蔬圃广第宅,营邸店夺民利。普恩益替。复召薛居正、吕余庆与普知印押班奏事,以分其权。七月,诏改马步院为司寇院,以进士等人为司寇参*。先是,诸州府任牙校为马步都虞侯及判官,断狱多失中。八月,罢成都府后蜀嫁装税。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赵普,罢为河阳三城节度使、同平章事。普独相凡十年,沉毅果断,以天下为己任,太祖倚之,故得成功。普既出镇,上书自愬云:“外人谓臣轻议皇弟开封尹,皇弟忠孝全德,岂有间然。”岭南民起义失败。九月,皇弟开封尹光义封晋王,班宰相上。命诸州不得占流民。十月,辽景宗至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十二月,北汉将改元,遣使告于辽。女真遣使贡马。颁铨法宋命参知*事卢多逊等对现行《长定循资格》及有关制书,重新修改。编为《长定格》、《循资格》、《制敕》、《起请条》;书成,颁为永式。始行《开宝通礼》。

目录

陈桥兵变~年陈桥兵变金匮之盟杯酒释兵权

陈桥兵变年湖南兵变

陈桥兵变年清源兵变北汉衰落

陈桥兵变年赵普拜相

陈桥兵变年孟昶暴死

陈桥兵变年四川兵变

陈桥兵变年治理河堤

陈桥兵变年雪夜密谋北汉*变

陈桥兵变年辽宫喋血太原撤兵二次杯酒释兵权

南唐覆国年南汉覆亡

南唐覆国年南汉覆亡南唐改号

南唐覆国年诬杀林仁肇*河泛滥

南唐覆国年卢多逊分权赵普罢相南唐*衰

南唐覆国年谋划江南兵围金陵

南唐覆国年南唐灭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类柏杨版续资治通鉴南唐覆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