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松,江陵县沙岗镇刘湖村贫困户,年生人,母亲早逝,父亲中风多年,看病花去十多万。家里条件一直不好,老房子的破烂程度在村里排的上号。他曾在广州打工,因为家里老父亲需要照顾,儿子要上小学,不得已返回家中。
勇于追梦
面对贫困户的帽子,刘宏松始终无法释怀。“我好手好脚怎么就甘心做个贫困户?我家真的就要这样一直贫困下吗?怎么才能摆脱贫困的境地?”一串串问题始终萦绕在刘宏松的脑海,让他陷入深深的思考。
于是创业的念头在他心中萌发,考虑到自己以前在村里做过兽医防疫员,比较熟悉生猪病虫防疫,有丰富的经验,所以养猪成了他的首选。在把自己的想法告知妻子和哥哥之后,妻子表示娘家三合村有1.5亩地,交通便利,且离周边居民较远,猪舍的气味不会影响到周边村民生活,姐夫愿筹资50万元支持他参与温氏集团养猪合作。这更加坚定了刘宏松发展养猪产业的信心!
万事俱备,说干就干。这一次,他充满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合力筑梦
养猪急需用电,供电公司来了。刘宏松的帮扶责任人县供电公司总经理在走访过程中得知养猪场用电困难后,当即电话联系供电所,要求在规定时限内保证猪场安全可靠用电。经过现场勘测,确定电线走向后,供电所免费上门帮他新栽电杆2根,架设电线米,材料及安装花费元,帮他渡过了养猪路上的第一大关。
养猪缺乏资金,农商银行来了。由于养猪经费紧张,刘宏松想贷款,县经信局、供电公司工作组积极帮助他联系镇农村商业银行,经过银行工作人员上门调研项目开发情况后,同意在猪崽购进之时贷款给他10万元,解决了资金的燃眉之急。
养猪缺乏知识,专业培训来了。驻村工作组在接到县人社局的养殖专业培训通知后,第一时间通知了刘宏松。这次培训真是一场“及时雨”,让他和农业专家面对面,解决了许多困惑,为自己发展养猪产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齐心协力,合力筑梦。这一次,刘宏松更有底气了...
圆梦猪倌
目前,刘宏松的千头养猪场自年初开始养殖,每年养殖猪崽2批,每批头,在刘宏松的严格管控和悉心照料下,猪崽成活率高,长势喜人,年纯收入达到10万元。为拓宽收入来源,年初刘宏松开始探索无人机治理虫害技术,仅一年就收入5万元,将无人机成本收回。
为了实现资源再利用,刘宏松利用猪粪发酵建设立方米的沼汽工程,免费供周边的农民烧水、做饭,感恩回报大家。同时,他还计划利用沼汽燃烧供生猪取暖,既环保又节约。
精耕细作,成果丰硕。这一刻,他感觉彩虹漫天...
携梦前行
“我一年的电费大约要2万多元,想利用猪棚顶部空间自建光伏发电场,以节约成本。”刘宏松又提出了新的想法。供电公司在得知情况后请专业人士上门实地踏勘,开展论证...
“如今小儿子已经2岁多,感觉压力更大、担子更重了!”刘猪倌笑着说道,但看得出他是累并幸福着,只因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
蓄势待发,携梦前行。这一刻,这个江陵青年的步伐铿锵有力...
来源:县*府扶贫办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