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跨界经纬学术丨高小康ldquo我们
TUhjnbcbe - 2021/3/10 16:33:00

“我们的”文化认同

高小康

来源:节日研究

高小康,汕头大学文学院教授。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研究”(18JZD)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传统节日体现的是特定文化群体基于集体记忆而形成的“我们”认同。这种认同主体是在历史过程中演化和重构的社会关系,经历了部落、非部落化和当代信息社会的再部落化演变,形成了多元、多重文化基因混植的假晶现象,节日成为多重文化互享的认同关系。传统节日的复兴,意味着当代文化生态环境中构建起了乡土记忆的文化生态壁龛,使得当代社会文化生态环境正在成为多维空间混植的生态壁龛聚合体,构建着各自分立却又可以互动互享的多个“我们”的共同家园。

关键词:“我们的”;传统公共节日;文化认同;假晶现象;生态壁龛

01

他们的节日与“我们的”节日

自古至今,全世界不同文化群体都有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节日,可以说,节日是一个社会最具有公共性、最能够体现历史感和社会认同的仪式活动。21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在近20年的发展中产生了重大的文化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这项文化活动的公共化。其中,关于传统节日的保护重构乃至种种争议,对公众的影响力尤不可忽视。年韩国“江陵端午祭”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中国民众中引起很大

1
查看完整版本: 跨界经纬学术丨高小康ldquo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