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彭勇丨卫所制度与边疆社会明代四川行都司的
TUhjnbcbe - 2021/4/14 17:10:00

卫所制度与边疆社会:明代四川行都司的官员群体及其社会生活

内容提要:行都指挥使司在明代虽然只有五个,却管辖有辽阔的疆土,设置在西南边疆民族聚居区内的四川行都司就是其中之一。限于史料和研究的方法,相关研究成果极其有限。从明代卫所制度设置的基本属性和理念出发,重点利用选簿、实录、碑刻、家谱和文集等史料,并附以田野调查等手段,可以看出四川行都司内官员群体的构成特点是:世袭武官被临时抽调、来源地域相对集中,文官以贬谪者居多。行都司内的各民族划区域生活,各安生理,卫所汉族官员主要分布在安宁河谷,以镇戍和稳定当地秩序为务;土司奉中央之命管理属民。土司内部的权力争夺和各阶层势力的消长,是引发当地动荡的主要原因,而卫所的设置并不是扰动边疆社会秩序的诱因。受卫所制度长期运行的影响,来自全国各地、扎根于边疆的世袭武官和被贬谪文官的社会生活(婚姻、家族、宗教信仰和精神世界等)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透过冷冰冰的制度下一个个鲜活的家庭,可以看出六百年以来边疆社会组织的因循与演变。

关键词:卫所制度四川行都司边疆社会民族关系

作者简介:彭勇,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北京)。

四川行都指挥使司是明代的五个行都司之一,地接明代四川、云南、贵州和朵甘思宣慰司等地,位置在今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市一带。四川行都司与四川都指挥使司、四川承宣布*使司同是四川“自然境”之内三个省级“地理单位”,以“行”称之,主要原因是它建立的时间在后,且“行”有“行省”、“行署”、“行在”中的“行”字之义,因此被视为派出的省级管理机构。四川行都司管辖的地区不大,职责与四川都司相似但更加具体;所辖的卫所绝大部分是*民卫指挥使司、*户千户所和长官司,负责管理建昌地区这一典型的边疆民族聚居区①。

建昌地区纳入明廷版图的时间很早,一般认为明王朝统治建昌(西昌)地区的时间是从洪武十五年()元朝罗罗斯宣慰司平章月鲁帖木儿向明王朝输诚开始,“故元平章月鲁帖木儿等自云南建昌来朝贡马”②。但发现于今西昌泸山光福寺大雄殿东寺上的《泸山寺院创建碑》的落款时间却是“大明洪武甲寅年”,即洪武七年(),显然此时已奉明朝为正朔③。其实,早在洪武五年(),就有“罗罗斯宣慰安定来朝,赐绮六疋,纱衣、葛衣各一袭,通事衣有差”④的记载,笔者的理解是当时建昌地区前元各地方*治力量的*治倾向不尽一致。四川行都司设置的时间在洪武二十七年()九月,“置四川行都指挥使司于建昌府,以建昌*民指挥使司及建昌前卫、宁番、越巂、会川、盐井六卫隶之”⑤。

四川行都司有几个特点值得

1
查看完整版本: 彭勇丨卫所制度与边疆社会明代四川行都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