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韩国泡菜之争是我们文化自信的负面作用
TUhjnbcbe - 2021/4/28 15:45:00
治疗白癜风哪家效果最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作者

六桶责编

siluliu??????

前几天李子柒的视频上了热搜,可这次与往常不同,上热搜的原因竟然是视频中出现了做泡菜的过程,直接被韩国网友开怼?

到目前为止,李子柒发布在Youtube的这期视频已经有了超过24万的评论量,评论区相当热闹,前排热评已被我方火速赶到的“友*”攻占,可再往前翻,则是大量韩国网友对李子柒视频内容的质疑。

(韩国网友在评论区的留言,图源网络)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昨天韩国知名美食博主Hamzy又冲上热搜,而她上热搜的原因则是被网友质疑在视频中以韩国泡菜“内涵”李子柒,同时在外网视频评论中点赞辱骂中国的相关言论。

目前这位美食博主已经公开道歉,但我国网友显然并不买账,她在B站更新的最新一期视频,弹幕刷屏,一眼望去全都是取关,并劝其“滚”出中国的评论。

(主播Hamzy在B站的账号已被公司收回,截图)

去年中韩网友就已经因为泡菜在网络上起了争执,起因是在去年的11月24日,一项由中国主导制定的泡菜行业国际标准正式诞生。

这一标准的诞生不仅引发韩国网友不满,更引起韩国有关部门的注意,在之前的一次外交发布会上,华春莹就曾被韩国记者问及此事。

不仅仅是泡菜,近些年中韩网友,在有关文化方面,可没少在网上撕过,下面我们就来梳理一下这些“旧仇新怨”。

??

「积怨已久」

早些年间,因为韩国文化产业发达,中国综艺经常从韩国购买版权,甚至经常出现不买版权,直接抄袭的现象,还有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内娱偶像团体,也是经常被扒出专辑创意抄袭韩团。

这些频频发生的“抄袭”事件一直让韩国网友耿耿于怀,再加上韩国媒体的推波助澜,更使其对中国人产生了"爱抄袭"的刻板印象,逮着机会就会暗戳戳内涵中国人。

但韩国人自己也没闲着,背地里偷摸摸的拿着源于我国的文化习俗去申遗,他们的“江陵端午祭”因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一事件也在国内引起舆论热议,并由此间接推动了我国的端午节申遗项目。经由此事,两国网友的梁子结的更深。

??

「又添新结」

但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文化输出的发展,我们惊奇地发现,韩国人,在抄袭中国人方面,不仅是老手,还气焰十分嚣张,抄着抄着,就变成自己的了?

前段时间,于正因为和韩国网友硬刚而获得国内网友一致好评。

去年11月份,于正和韩网友在INS(外国社交软件)上互呛,韩网友称于正新剧中的服装抄袭韩国古代服饰,“于妈”毫不客气,反手就甩了个九宫格,以实打实的证据证明,这是我国明朝时的服饰,并直言当时的韩国,即高丽,一直是中国的附属国,把韩国网友气的够呛。

??不得不说,在怼人这块,“于妈”还从来没怎么输过。

(于正在Ins上怼韩国网友,图源网络)

但今年以来,许多网友通过仔细对比发现,近期的很多韩剧,在镜头设计、服装设计上均有抄袭中国影视剧之嫌。

??例如即将开播的韩剧《月升之江》,其中男性角色的发型就被质疑抄袭我国古代男子装束,在以往的韩剧中也并没有出现过这种造型。

??还有韩国知名美妆博主Pony在一期宣传韩服文化的视频中,疑似抄袭汉服文化,并使用中国风头饰引发中国网友吐槽等等。

(Pony在视频中佩戴的发簪与某宝同款高度相似,图源网络)

如此看来,这“旧仇新怨”累积在一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次李子柒视频中出现的泡菜会引发一场评论区的“恶战”。

梳理完事情的来龙去脉,今天我们就把民族自尊心先放一放,认真地来探讨一下,对于秉持“宇宙起源说”的韩国人,他们敏感的究竟是什么?

在这一系列事件之中,“抄袭”是核心命题,无非是你抄了我还是我抄了你。下面,我们就先来说道说道,关于抄袭的那些事儿。

??

「抄袭的边界在哪里?」

抄袭这件事,究竟有没有明确的界限?我们分别找到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对于这个词的定义。

(百度百科与维基百科的大型“修罗场”现场,截图)

并且,抄袭还有低级抄袭与高级抄袭之分,低级抄袭容易辨别,高级抄袭往往很难识别。

词条中指出,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抄袭是把别人的文章、作品私自照抄作为自己的去发表,并且实质性相似;借鉴是与别的人或事相对照,以便取长补短或吸取教训。

区别在于前者是“照样抄录”,后者是“参考仿照”。正因如此,高级抄袭,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洗稿、融梗,往往是要通过大量的事实对比来进行证明的。

抄袭和借鉴,很多时候难以界定,甚至并不通过行为本身来界定,而是以数量进行判断。

回到这次的泡菜事件,说李子柒抄袭显然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了。

在这期名为“萝卜的一生”的视频中,首先,视频创意属于李子柒的“一物一生”系列;其次,白菜泡菜的腌制过程仅仅作为一个环节出现,只出现了短短的几十秒,且没有证据证明这种腌制方法是韩国泡菜专属的,抄袭一说显然只是韩国网友的自嗨而已。

但就事论事,很多网友指出韩国部分影视剧的情节桥段、服化道抄袭中国,仅仅在一部几十个小时的剧集里,找出几个相似镜头就称其为抄袭,这一点同样也是草率的。

更不用说,中韩多年来在影视剧服化道方面的互相借鉴,以及中国古代影视剧对于服装设计的不考究、现代化等问题。

在拒绝被别人扣帽子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应当注意,不随意盖棺定论。

??

「我们如何区分文化的归属国?」

这个问题同样也是个棘手问题,涉及到非常严谨的历史考证,在韩国网友质疑于正的影视剧服装抄袭韩服时,他甩出的九宫格就是比较有力的佐证,而后中国历史研究院的亲自下场更为其说法增加了可信度。

但在很多时候,这样追根溯源的方式,既对专业能力有很高要求,还要耗费相当多的精力。

除此之外,中国和韩国、日本等国家自古以来的文化交融,以及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的进一步文化融合等等因素,都给确认文化的归属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像白菜泡菜,它肯定不是韩国的发明,但是我们近年来腌制白菜泡菜的手法到底有没有借鉴人家,这也很难说,毕竟你在各类视频网站上搜索韩国泡菜做法,就会有一堆的教学视频冒出来。

(网站上各式各样的韩式泡菜教程,截图)

话又说回来,韩国人到底为什么要跟我们争这个泡菜,或者说,韩国人争的,真的就只是泡菜吗?而且,他们为什么那么爱跟我们争?

要解答上面的疑问,我们还是得从这个泡菜入手,抽丝剥茧。

??

「泡菜背后的文化符号属性」

仔细想想,去年我国发布有关泡菜的国际标准之时,韩国人就已经表达了不满,这当然不仅仅是因为泡菜是韩国餐桌上最为常见的食物,而是因为,泡菜是一个代表韩国的文化符号。

??韩国文化最为显著的特征,在于其外植型。

在古代,作为中国附属国的韩国,学习继承了中华文明在一段时期内的特点,并将其和自身所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相融合,内化成自身的民族文化;

到了近代,美国强硬的外来文化在短时间内被嫁接到韩国文化中,并由此开启韩国的现代工业文明,像美国一样,走起外放、扩张路线。

一方面,韩国文化这种较为明显的植入特征,在与外来文明的碰撞中,形成自身的文化特色,却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更为深厚的积淀,这使得他们格外注重对于文化归属权的标识。

另一方面,韩流文化对外输出的野心也使得他们更加在意文化符号的打造,像我们所熟知的K-POP文化,韩流明星等等,都是韩国打造的文化名片。

??对于老外来说,提到韩餐,他们必然会将其和泡菜联系起来,而不会和中餐有所关联。甚至在国内的餐饮市场,以炸鸡、紫菜包饭、泡菜汤为特色主打的韩餐也是长盛不衰。

泡菜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属于饮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打造这样的一个标签,更有助于他们将韩餐文化推向世界,韩餐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也必将带来不菲的经济价值。

正因如此,韩国人才那么热衷于跟我们“争”,早年在东南亚地区风靡的《大长今》,就被指出抄袭我国的中医文化,却因为他们的捷足先登,让《大长今》中的韩国药膳深入人心。

(韩剧《大长今》剧照,图源网络)

李子柒作为近年来最为成功的出海网红,她的视频,不仅仅是个人生活的纪录,更是中国式田园牧歌的象征,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在她视频中出现的泡菜,不仅仅是李子柒自制的家常食物,更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代表。因此,泡菜之争的背后,可以说是两国关于饮食文化之争。

??

「文化自信带来的“文化自负”」

韩流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也为韩国人带来了自信的资本。我们经常难以理解,为什么他们明明那么普通,但却那么自信?

原因在于,以文化产业作为其支柱产业之一的韩国,在文化输出这一方面做的相当成功。K-POP在欧美、东南亚国家广受欢迎,每年为韩国带来数百亿收入,甚至在疫情期间,他们仍然能够通过线上演唱会的方式维持商业运作。

不仅如此,这些文化产业所输出的价值观对不同国家的青少年产生了很大影响,很多人因此爱上韩国文化。韩国的练习生模式在近几年也传入内地,成为一种普遍流行的偶像培养模式,其带来的偶像文化也深刻影响国内饭圈文化的变迁。

由此可见,它作为一种文化工业,在商品属性之外,更体现出其文化属性,对输入方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种文化自信不断膨胀,带来的却是“文化自负”,也就是民族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是一种认为自己文化优于其它文化的信条,它是一种主观主义的态度,偏爱本群体的生活方式,以自己的生活方式为标准,用否定的态度,否定或贬低其他民族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成就。

因此我们常常能看到韩国网友在社交平台的迷惑发言,各类“韩国起源说”层出不穷。

中国近些年的文化崛起,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的国际影响力扳回一城,但同时也引发了其他国家,尤其是民族中心主义盛行的国家的嫉妒。

从根本上来说,这当然是一种好的现象,属于我们的东西,自然要由我们来进行宣扬。对外传播能力的增强,有助于中国正面国际形象的塑造。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像这样的文化摩擦时有发生。在这背后,隐隐约约地存在着“逆全球化”思潮的影响。疫情带来的全球经济下行,更让“逆全球化”、“民族保护主义”甚嚣尘上。

当我们就泡菜进行争论之时,在国内的社交网站上也出现了许多嘲讽韩国人的言论,称其为“棒子”,并认为中国地大物博,韩国是方寸之地等等。

回应他人的攻击当然是我们应该做的,可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攻击,甚至是无根据的沾沾自喜,是否也是一种文化自负的表现呢?

??真正的文化自信,应该是一种始终有理有节、不卑不亢的态度,面对质疑,用事实说话,不自我贬低,更不自我夸大。尊重文化多样性,也乐于进行文化交流和共享。

就像华春莹在答韩国记者问时说道,我从来没觉得这件事有什么争议,咱们之间更多的,应该是一种合作和共享。

(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华春莹答韩国记者问)

END??「考新闻22级新传考研QQ备战大群」已建立~赶紧进群吧~群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韩国泡菜之争是我们文化自信的负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