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荆州市老促会调研江陵红色文化室建设工作
TUhjnbcbe - 2021/5/16 21:41:00
北京手足癣医院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8598844.html

江陵万人团来了

购物省钱、包邮到家

名额有限,速度进群

↓↓↓

我的江陵我的家

走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

年11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治局会议指出,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升*组织凝聚服务群众的能力。年以来,江陵县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管长远”思路,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探索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路径,村级“造血”能力不断增强,基层基础不断夯实,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江陵县融媒体中心开设《我的江陵我的家——走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专栏,全方位报道我县15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的好做法好经验,藉此进一步发挥乡村振兴中的*建引领作用,促进江陵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今天请看第十篇——《沙岗镇东津村:产业兴旺富了村民美了乡村》。

沙岗镇东津村:

产业兴旺富了村民美了乡村

近年来,沙岗镇东津村按照*府主导、村级主体、市场导向、产权清晰的工作目标,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大力发展虾稻产业、创新“村社合营”模式,村级集体经济得到大力发展,改变了原先“一穷二白”的面貌。年,东津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达45万元。

东津村位于沙岗镇西部,南起十周河,北抵潜江市张金镇坝城村,地势偏远,土地分散、劳动力流失严重,年轻人多数在外打工,是出了名的“穷村”。由于没有产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沙岗镇东津村*支部书记马忠平:年之前,我们村的村民大多都是在外务工,在家的都是老人,再加上我们村里土地比较分散,导致我们村级集体发展比较滞后,难以形成规模。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在困难面前,该村村“两委”迎难而上,积极探索发展集体经济的道路,成立工作专班,分工协作,攻坚克难,全面清理盘活资产资源,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打好基础。

沙岗镇东津村*支部书记马忠平:我们通过对村级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清理、全面整顿重点、全面回收,通过回收每年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8万元。

这次全面回收,共收回林场土地亩、渔场土地亩、农科所土地40亩,为村级集体壮大奠定了基础。土地资源盘活后,该村结合本地区优势大力发展虾稻产业。对外引进经营主体——东津水产专业合作社,对内激发内生动力,充分利用产业扶贫资金60万元,成立东发虾稻专业合作社和东振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采用“筑巢引凤”的模式,建立标准化虾稻产业基地,创新“村社合营”的模式,每年能为村里带来8万元的收入,全面提升了村级集体经济效益。

沙岗镇东津村*支部书记马忠平:东发虾稻专业合作社与东津水产专业合作社进行合营,借助千里江陵龙虾,长江源虾稻米品牌,统一品种、管理、加工、销售、品牌,实行小龙虾虾稻米外销和收购协调服务,引导村民入社,增加村民集体收入。

合作社成熟的养殖技术和畅通的销售渠道也吸引了不少本地农户从事小龙虾养殖。通过村“两委”的正确引导,现在该村的虾稻产业已然成为村里的主要产业,全村的小龙虾养殖面积已经达到了亩,带领吸纳周边的群众50余人务工、就业,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加17.8万元。

沙岗镇东津村一组村民陈业枝:村里引进了虾稻模式后,对我们经济有很大的带动。

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和大力发展虾稻产业,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5万元。这些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用来改善民生,为民排忧解困。经过3年的发展,该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一副美丽乡村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沙岗镇东津村一组村民陈芝香:现在改善的很好,道路都修通了。

沙岗镇东津村*支部书记马忠平:我们对全村的2万米沟渠进行了重新疏挖,铺设了生产碎石路4千米,解决了村民生产路出行难的问题。我们将进一步规范“三资”管理和发展主导产业虾稻,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力争在年村级集体经济达到50万元。

据了解,该村*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治引领功能,“有人管事”“带头干事”“有钱办事”成为常态,令人钦佩。该村不仅有了产业和项目,还有自己的特色品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自然就得到了改善,群众致富增收的渠道和门路就会更加开阔,村级*组织和*员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向心力也会得到增强,这是一条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来源:江陵县融媒体中心、新江陵

福利来袭,快点“阅读原文”查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荆州市老促会调研江陵红色文化室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