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诗词去旅行
点击收听
朗读者: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二村小学四4班徐仡佶、姚欣晨
山房春事(其二)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
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
春来还发旧时花。
国学经典
岑参
(约年-年)
唐代诗人,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后徙居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与高适并称“高岑”。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年)进士,一开始担任率府兵曹参*。后来两次从*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年)卒于成都。
注释
①梁园:兔园,俗名竹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园中有百灵山、落猿岩、栖龙岫、雁池、鹤洲、凫渚,宫观相连,奇果佳树,错杂其间,珍禽异兽,出没其中。
②日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③极目:纵目,用尽目力远望。
④萧条:寂寞冷落;凋零。
⑤发:绽放。
译文
夕阳西下,梁园之中只有点点乱飞的乌鸦。放眼望去,满目萧条,仅有零零落落三两户人家。
园中的树木啊,你怎能知道?人已散尽,失去了繁华。一年一度的春风又吹过,依然开着昔日的鲜花。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写梁园的春景,看似怀古,实为感时。前两句从正面写园林的萧条,后两句通过庭树春日发花写绚烂的春景,从反面来加以衬托,表达了诗人对物是人非和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感情沉痛而出语含蓄。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这两句描画出两幅远景:仰望空中,晚照中乱鸦聒噪;平视前方,一片萧条,唯有三两处人家。西汉才人枚乘词赋中曾描写到的各色飞禽不见了,宫观楼台也已荡然无存。不言感慨,而今古兴亡、盛衰无常的感慨自在其中。从一句写到二句,极自然,却极工巧:人们对事物的注意,常常由听觉引起。一片聒噪声,引得诗人抬起头来,故先写空中乱鸦。“日暮”时分,众鸟投林,从天空多鸦,自可想见地上少人,从而自然引出第二句中的一派萧条景象。
诗人在远望以后,收回目光,就近察看,只见庭园中的树木,繁花满枝,春色不减当年。就像听到丁丁的伐木声,更感到山谷的幽静一样,这突然闯入他的视野中的绚丽春光,进一步加深了他对梁园极目萧条的印象。梁园已改尽昔日容颜,春花却依旧盛开。“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诗人不说自己深知物是人非,却偏从对面翻出,说是“庭树不知”;不说此时梁园颓败,深可伤悼,自己无心领略春光,却说无知花树遵循自然规律,偏在这一片萧条之中依然开出当年的繁花。感情极沉痛,出语却极含蓄。诗人以乐景写哀情,相反而相成,梁园的景色愈见萧条,诗人的怀古之情也愈见伤痛,反衬手法运用得十分巧妙。
地图链接
我的中文名:
梁园,又名兔园,俗名竹园。
我的住址:
河南省商丘市东,周围三百多里。
名人点评:
“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年前,司马相如客居梁园数年,临别时不经意的一句话,竟成了千百年来人们惜别喜好之地的一句经典。
旅途趣闻
岑参赤亭峰教子公元年,一天,岑参在武威办完*务,赶回西域,途经赤亭,戍边的士兵让他题词、赋诗。岑参和这些士兵是老熟人了,也不托词。刚题完一首诗,不料,挤在当中的一个小孩,随口吟了出来。岑参有些吃惊,这里还有这样的孩子。士兵告诉他说:“这个小孩子是个回鹘放羊娃,一次大风,这个放羊娃救了我们十三个士兵,是我们允许他在这里放羊的。”岑参转过头问放羊娃:“是谁教你汉语的?”放羊娃说:“是父亲。”一个士兵说:“他家是早年流落到这里的。”放羊娃从怀里掏出一本破旧的书递给岑参。岑参不懂回鹘文,问放羊娃。放羊娃说:“是爷爷写的,叫《论语》。”岑参没再吱声,他抚摸了一下放羊娃的头,给放羊娃题了一幅字:“论语博大,回鹘远志。”放羊娃把题词揣到怀里,向岑参鞠了三个躬,高兴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的父亲听说诗人岑参来此,就领着放羊娃找到岑参说,他家是书香门第,原来在漠北草原,因宫廷之乱逃亡西域。他恳求岑参收孩子为义子,教以成人。岑参内心非常喜爱这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又心想,在西域,*队很缺翻译,这孩子可以造就造就。于是,对放羊娃的父亲说:“我是*人,要收他为义子,我得把他带走。”放羊娃的父亲立刻答应了岑参。放羊娃的名字原来叫也里,岑参给他改了个名字叫“岑鹘”。就这样,岑鹘跟着岑参参*入伍,来到了轮台。
几年过后,岑鹘在岑参的悉心教导下,不仅聪明干练,而且精通汉语和回鹘语。岑参入关赴任,向朝廷举荐了岑鹘。岑鹘没有辜负老师的栽培,一边工作,一边培养了许多翻译。岑鹘晚年回到了家乡蒲昌,享受天伦之乐。他继续教育他的儿孙们,讲岑参的故事。后来,回鹘首领仆固俊尽取西州,建立高昌回鹘王国。岑鹘后代多有在王国为官者。元代,高昌著名尼僧,翻译家舍兰兰就是岑鹘的后代。
本期
国学传诵小使者
徐仡佶
姚欣晨
文字整理
陶莉
编辑排版
章颖秋
跟着诗词去旅行
国学
经典
你我
传诵
—微课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