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随着年“六一”国际儿童节结束,年“端午节”开始进入倒计时。
“端午”文化活动是我校正常教学情况下几乎都要保留的常规活动。今年,学校开展以“果文端午安康吉祥”为主题的“端午文化比赛”活动,继续普及“端午文化常识”。
年“果文端午文化”普及专辑:
01.各本其源话端午(卢勇欣撰稿制作);02.端午由来(选自“文化大百科”);03.驱*辟邪话端午(选自怪门历史);04.果文端午听橘颂(年端午文化普及卢勇欣制作);05.端午儿歌。
01.各本其源话端午(卢勇欣撰稿制作)↓
02.端午由来(选自“文化大百科”)
03.驱*辟邪话端午(选自怪门历史)!
04.果文端午听橘颂(年端午文化普及资料)!
05.端午儿歌!
按照传统的端午文化习俗,在“端午”这天,相互之间要互祝安康,不要互祝快乐!为什么呢?让我们在“端午文化常识”普及中来寻找答案吧。
一、端午文化世界非遗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比较特殊的一个节日,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华民族的三大传统节日。也有专家学者在三大节日基础上增加“清明节”,合称四大传统节日。中华民族不仅仅是具有中国国籍的中国公民,还包括全世界所有华人华侨在内的华人。因此,我们说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全世界华人共同的节日。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二、特殊节日传说众多
在中华民族众多的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是比较特殊的一个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要“驱邪避疫”,互祝安康。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也称端五、端阳、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地腊、龙日等等。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也有纪念曹娥说、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多达二十多种。这些说法,各本其源,各圆其说,都反映了人们的真善美情怀。
三、纪念屈原影响最大
世界各地,端午文化习俗多样,但主流习俗是纪念屈原。千百年来,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了主流地位。
屈原(约公元前或年—公元前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也是浪漫主义文学奠基人,他所创立的《楚辞》与《诗经》并列,称为“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成为集体(无具体作者)创作转向个人创作的标志。就是这样一位爱国诗人、*治家,在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于农历五月初五日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就在这一天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在很多人看来,这一天是个悲痛的日子,不宜互祝快乐。
历史传说中的这一天,的确是一个悲伤的日子,伍子胥、曹娥都是在这一天去世。显然,在端午这一天祝福快乐,似有不妥,而祝福安康则更有人情味。
四、特殊节日互祝安康
端午这一天,互祝安康,还有更为重要的两大原因。
(一)图腾祭祀虔诚第一
闻一多先生《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证,认为源于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既然是祭祀,祈求的必然是安康。古代人民,把祭祀放在非常神圣的位置,主持祭祀的尊者和参与祭祀的人们,都非常虔诚,无不发自内心地祈求平安、健康与长寿。这样的习俗,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直到今天,民间逢年过节,都要烧香祭拜神灵和祖先,祈祷消灾免难,心想事成,吉祥如意。
(二)*月恶日蓄药驱邪
端午在古代被认为是“恶日”。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juān)除*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据《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从先秦以后,在人们心目中,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这一日插菖蒲、艾叶以驱*,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综上所述,几千年来,人们在这一天主要以“互祝安康”为主。当然,文化常识应当了解,具体生活中则不必过度拘泥,更不能强行要求别人不准祝福“端午快乐。”
五、保根续源充实自我
今天,我们了解完整的端午文化,既要看到主流是纪念屈原,也要重视夏商周三代的夏至说、恶月恶日说等驱邪避恶求安康的文化内容,更要结合疫情防控实际,以古鉴今,净环境,扫厕所,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量体温,接种疫苗,始终把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以包容的心态,从中华文化中吸收兼容共存的精华,丰富我们的知识,开启我们的智慧,使我们果文师生的生存适应能力更强,发展空间更大!
缅北腊戌果文中学
年6月3日
●果文网校幼稚园电教1)幼儿启蒙数学2)弟子规
●果文中学年六一国际儿童节专辑01.六一祝福02.果文明天更美丽03.春天在小朋友眼睛里
总策划魏开智李树宝卢勇欣马以忠主编卢勇欣合成卢勇欣校对丁浩胡艳艳王含笑.6.5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