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写在江陵大地
TUhjnbcbe - 2021/7/29 18:38:00

红耀百年,开启江陵新篇。昨天(6月28日),“文明实践新江陵学史力行赞百年”江陵街道庆祝中国共产*成立周年主题活动举行,江陵街道全体*员干部齐聚,用最深厚的情感、最真挚的祝福为*庆生,向*表白。一场场红色歌舞唱响时代主旋律,热情讴歌*的光辉业绩;铿锵有力的铮铮誓言响彻会场,在新*员接受“红色的洗礼”的同时,让老*员重温入*时刻,坚定理想信念。

区委常委、吴江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王牟,*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张伟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嵇为超,区委“两新”工委副书记吴怡杉,江陵街道*工委书记蒋剑虹,吴江开发区**办公室主任陈若峰,江陵街道*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余式汪,人大工委主任李宁宇参加活动。

活动中,王牟、张伟华为老*员代表颁发“光荣在*50年”纪念章。

今年以来,江陵街道深化“运河·纤”*建工程,以“一核两化、三方共建、五级管理”为运作模式,推进支“红聚江陵”行动支部做深做实,共开展各类专项活动余次。结合建*周年,街道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成立江陵街道*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不断创新学习形式,注重将*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深入推进*史学习教育高质量开展。

为推动*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江陵街道紧扣“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发布“三助三延”服务项目、劳务增收项目、“资料核验”专窗及老年人“陪办”项目、“百姓说事”项目等16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着力推进解决民生突出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虽然年纪大了,也要为群众做点好事,虽然这点好事很微不足道,我也要继续做下去。”今年83岁拥有59年*龄的老*员盛志文抚摸着纪念章激动地说。现场,10位老*员被授予“光荣在*50年”纪念章。50年前,他们正青春,历经50年风雨,他们热血依旧,与年轻的*员干部一起薪火传承携手奋进。

在全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新征程中,江陵街道以蒲公英为主体元素设计,围绕圆心江陵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设计15片花瓣,即15个社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将文明之风传播在江陵大地。活动现场,江陵街道正式发布“蒲公英计划”。未来,街道将在道路街巷、居民小区、公共广场、农贸市场、小区楼道五个方面打造个“文明场景”与“生产生活场景”共融的文明示范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在开发区奋力‘打造强劲增长极、建设美丽南苏州’的征程中,努力践行新时代‘纤夫精神’,积极打造美丽南苏州的‘江陵版本’,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美窗口’作出江陵贡献。”吴江江陵街道*工委书记蒋剑虹表示。

“我为群众办实事”

实践活动项目表

“三助三延”服务项目

推进为民服务智慧化、精准化,打造具有江陵特色的“菜单式”社会服务,重点推进困境儿童、残疾人、老年人各类社会服务,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优化服务资源的有效配置,落实“一户一档”式服务,开展“定制化、标签式”服务,将“用户需求收集、照护服务派单、后续质量提升”形成闭环。对困境儿童开展心理疏导、学业帮扶、个案管理等。对于行走不便的困难独居老人,开展“枕边体检”活动,提供免费个性化健康指导。组建“携手相伴”志愿服务队,建立需求和服务对接机制,解决广大残疾人生产生活、康复医疗、培训教育、劳动就业、权益保障、参与社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劳务增收项目

指导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村级劳务合作社,吸纳辖区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闲置劳动力参与绿化养护、卫生保洁、社区服务等劳务工作,整合劳动力资源,实现人员稳定就业和灵活就业,增加就业困难人员收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百姓说事”项目

加强议*代表与各村社区百姓议事会的联系,通过议事会搜集群众对民生实事的意见和建议,开展代表接待活动。针对街道本年度的老旧小区改造,河道水利工程,为民服务中心和学校等项目建设,围绕街道实际,就固废回收、出租房管理等条例的贯彻落实,通过百姓议事把群众的意见想法贯穿到视察执法检查和落实整改中,推动人大对民生实事的监督,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河道防洪能力及水生态环境改善项目

提高辖区河道防洪能力,建设挡墙米,分别为行船路米,大窑港米,荷花荡米,西塘河米,厍浜小区防浪墙0米,建设东转河溢流坝一座;改善水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美丽河湖5条,分别为龙山河、龙津中心河、叶泽新开河、杨家荡、西塘河;对长浜港、南大港两条河道实施疏浚工程,涉及长度约3.3公里,土方3.7万方。通过提高河道防洪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大运河*建文化主题公园建设项目

为扩大“运河·纤”*建工程的辐射力,建设大运河*建文化主题公园,打造江陵古运河畔的红色风景线。参观路线全长米,包含江陵·帆、启航、*的光辉历程、宣誓区、*建园五大区域,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建文化、加强*性教育、传播精神文明开辟了新阵地、新场所、新窗口;在传承运河文化的同时也为附近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好场所。

农村公厕新(改)建项目

“厕所革命”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载体,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年江陵街道计划在辖区内完成10座农村公厕的新(改)建工程,共涉及6个社区(村),预计投入余万。

项目结束后,江陵街道农村公厕整体质量和颜值将大幅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也将得到极大改善。

卫生保洁专项监督项目

通过开展环卫领域警示教育、编印卫生保洁专题廉*宣教材料、签订廉*承诺书等形式强化廉*教育。从卫生保洁招投标、合同履行、工作考核三个关键点,排查廉*风险,规范资金使用,推动建章立制。针对*员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充分运用“第一种形态”抓早抓小,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助力美丽江陵建设。

老旧小区技防升级改造项目

老旧小区由于技防配套不全、设施建设落后、治安情况复杂、违法警情高发、流动人口和群租房屋集中、安全隐患突出等情况,年江陵街道对益联村、江陵社区、城南社区进行技防升级改造,利用大数据对老旧小区重点区域的治安情况进行分析研判,结合公安需求,新增个监控点位,着力解决老旧小区技防设施陈旧、功能不全、可防性案件警情高发等问题,努力提升辖区内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绿色出行网”公共自行车站点建设项目

根据远近结合、成网成系和方便换乘的原则,继续完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不断优化、加密、扩容,站点主要布局在居民生活工作集聚区出入口、公交车站附近,重点解决“公交最后1公里”的问题。今年内计划新增自行车站点6个,新增站点锁车桩数个;更新自行车站点10个,更新锁车桩数个,自行车辆。

示范类城管服务站项目

按照“下移执法重心,前移管理服务”的思路,依据安全、交通、规划等条件,在人流或需求密集区域、重要场所节点建设完成示范类城管服务站,成为展现城市管理执法队伍“规范执法、法治宣传、良好形象、志愿服务、*员先锋”的“文明至窗”。

淞兴路停车场及周边改造项目

淞兴路停车场及周边改造,腾出占地约平方米,新建停车位个、新建人行道米。实施内容主要有停车场道路工程、人行道改造工程、排水工程、停车标线、照明工程及其余附属设施等。

老小区二次供水改造工程项目

对幸福里、丽湾国际、阳光新天地3个小区的二次供水进行改造。

物业项目基础设施提升专项资金项目

根据《关于年度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项目考核情况的通报》文件要求,联合多部门多维度对年度物业管理项目组织开展专项考核并发放专项资金。物业公司可通过专项资金对小区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

“三级”社区养老服务阵地项目

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形成布局完善、功能互补、统筹衔接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在社区养老服务阵地的建设上,以“打造一批、提升一批、改造一批”作为原则,打造2个一级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服务辖区居民,做到全网辐射;提升3个二级日照中心,服务于本村社区及周边群众,做好优化服务;改造9个三级日照中心,服务于本小区居民,做到特色服务。今年将完成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全覆盖,山湖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一级)和叶泽湖日间照料中心(二级)目前正在装修改造,预计8月试运营。其他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计划于今年年底试运营。

服务事项就近办理和预约上门服务项目

以信息技术平台为载体,以上门代办服务为延伸,通过强化业务协同、整合信息资源、完善培训制度,为民服务中心推出老年人公交卡年审、退休人员异地资格认证、苏州职工非因工伤病劳动能力鉴定的预约上门服务,帮助特殊群众解决申报难题。通过进一步加强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之间的信息联通、业务联办、服务联动机制,将群众就近办理与村社区、窗口人员上门受理相结合,打造更为人性化的*务服务新体验。

“资料核验”专窗及老年人“陪办”项目

随着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智能服务的迅猛发展,老年人成为线下办事的主要群体。为了帮助老年人跨越智能“鸿沟”,让老年人也能享受智能化*务服务带来的便利高效,江陵街道为民服务中心推出“陪伴式、面对面”为老志愿服务,针对有需求的老年人,全程陪同办理,帮助操作各类智能设备,切实解决老年人办事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让中心服务更贴心,群众办事更省心。增设“资料核验”专窗。该窗口主要负责业务咨询、指导群众准备材料,帮助群众审核材料等。通过靠前服务,把问题解决在前端,从而提高窗口办件效率,避免群众“折返跑”,提升群众的办事体验。

END

来源

引力播

苏报记者

王英

见习记者

陆雪苑

审核丨薛维付张雅昳

签发丨陈若峰

点赞!  点在看!  转发让更多人看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写在江陵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