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河失镇19个村(居)全部被确定为经济薄弱村,其中李湾村、失迷巷居委会被定为省定经济薄弱村。基础差、底子薄,让河失镇脱贫攻坚的担子显得“沉甸甸”。面对压力,该镇*委研究制定《河失镇脱贫攻坚责任清单》《河失镇脱贫攻坚问责办法》等系列文件,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实行*委主要负责人每半年遍访一次经济薄弱村、**负责人每年至少遍访一次辖区内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及时了解和掌握“两不愁三保障”基本情况,并由*委主要负责人定期听取遍访情况汇报。
镇*委主要负责人分别于上、下半年逐村进行了走访,逐村逐笔分析每一笔收入的到账情况,并预估全年收入。针对可能不足的地方,因村制宜制定增收措施,确保经济薄弱村持续稳定脱贫。通过专题召开遍访工作会议,逐一听取**负责人、分工镇干、村(居)*组织书记的遍访情况汇报,对发现的问题现场交办,会后由镇纪委、扶贫办及时跟踪整改进度,确保所有问题闭环销号。目前,河失镇所有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入户道路均硬质化,全部接通自来水、生活用电,室内外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截至目前,全镇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达到1.2万元,全面实现脱贫目标。
想点子铺路子造血强肌“助脱贫”年以来,河失镇对所有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实行分类施策,对符合五保、低保条件的,做到应保尽保,对处于脱贫边缘或有返贫风险的低收入农户实行提标保障,确保无返贫。对有劳动能力的一般贫困户,“一户一策”,因户而宜,通过介绍就业、提供公益性岗位等有效措施增加农户收入,助力多人实现脱贫。为防止低收入农户对*策理解不够透彻,挂钩负责人到片、到村、到户培训、逐户过堂,向低收入农户宣传扶贫*策并张贴*策清单和月度收入情况一览表,既加深帮扶责任人对被帮扶户的情况了解,又提升低收入农户对扶贫*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增进了帮扶责任人和农户的沟通与理解。
年和年,河失镇先后在镇工业集聚区内新建一期、二期标房,共1.8万多平方米,产权面积分配至各村(居),年至年累计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万元。年利用空闲地实行管护种植经费补贴,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万元。创新增长模式,拓宽增收渠道,在三*村试点,利用土地确权的成果,将集体经济田、公用田实行流转发包,增加集体收入。在刘官村实行宅基地有偿使用试点,该村收取宅基地有偿使用费1.1万元。年19个村(居)经营性总收入预计万元以上,增幅6%左右,为全镇所有经济薄弱村稳定脱贫、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搭台子结对子预警处置“防返贫”“有了理发店,全家生计有着落了。”多年前,西荡村罗盛得了重病,花光积蓄还负债累累,由于不能干重体力活,年被村里列为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罗盛病情好转后,村两委看他本人有理发手艺,便帮着开了一家理发店,由村承担每年0元的房租费用,并免费安装了自来水。靠着这间理发店,罗盛平均每月可以增加收入元。“经过几年的努力,不仅村里28户低收入户全部脱贫,而且村里通过闲置资源开发利用,集体经营性收入越过了35万元‘摘帽’线,达到40多万元,甩掉了‘穷帽子’。”西荡村*总支书记常建*介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河失镇*委高度重视防贫返贫监测工作,成立动态监测工作组,每月召开相关科室、各村(居)工作例会,及时掌握一手资料,研判风险,对可能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立即采取临时救助、社会救助等措施,坚决杜绝和防范经济薄弱村与低收入户返贫、边缘户致贫;把每月15日确定为帮扶责任人“固定走访日”,相关人员进村入户,实地查看帮扶对象的“两不愁三保障”及水电路接通情况,寻求发展新路,扶上马再送一程。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作者:马成叶楠
往期精彩回顾史立*: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泰兴:“网上家园”让“空心村”变“同心村”
泰州市高港区:“三项机制”激发干部干事热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