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叶氏源流与文化研究·叶氏研究·叶氏人物·粤东螺溪叶氏一门三太保九代十乡贤
据年户籍叶氏人口统计数据,全国叶氏人口最多的县是龙川县,有人,其次是陆河县,人。龙川县和陆河县叶氏大多数都是梅州叶大经派下八传孙叶世蕴之子叶梅友(海丰螺溪叶氏始祖)、叶梅实(海丰螺溪及惠州万石坊叶氏始祖)和叶梅林(龙川叶氏始祖)的后裔。
陆河县叶氏占全县总人口的40%,其中螺溪镇叶氏约有3万多人,占全镇总人口的90%。螺溪叶氏后裔迁徙散布在今惠州、汕尾、深圳、广州、普宁、博罗、五华、紫金、惠东、惠阳、台山、恩平、揭西、桃源、柳城等市县;广西、江西、四川、内蒙、海南、香港、台湾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马六甲、加拿大、印尼等处,叶氏人口总计有十多万人。据螺溪叶氏族谱记载,螺溪叶氏来源主要有三派。其一,叶梅友于明洪武初偕子材成等迁居惠州府海丰县吉康都螺溪洞(今陆河县螺溪镇民田村),为螺溪叶氏开基祖,其子孙分别创建了径口祠(名卿祠)、立卓公祠和沙坝祖祠(上祠,又称五星宗祠)。其二,叶梅友胞弟叶梅实随后亦偕妻儿迁来螺溪居住,其后裔创建田心祠(中祠)。其中梅实公一支,迭经迁徙,曾先后创基于长乐县龙窝乡琴江都(今河源市紫金县龙窝镇琴江村一带,长子明芳守业)和海丰县螺溪(今陆河县螺溪镇新良村,由次子贵芳和三子华芳守业),于明永乐初偕继妣邱氏及子万芳、秀芳,由海丰迁居盐田,复迁惠州府城万石坊开基立业,其后裔创建梅实公祠。其三,叶大经派下十五世孙叶德戚由永安县迁居螺溪(今陆河县螺溪镇兆田村),其后裔创建镇楼祠(下祠)。
明清时期,螺溪叶氏一脉子孙枝繁叶茂,瓜瓞连绵,历代科举人才辈出。据统计,进士有叶颐、叶应、叶梦熊、叶高标和叶洁齐5名,举人有叶春及、叶逢春和叶维菱等13名,贡生有叶宗德、叶琼标和叶维阳等35名。据《螺溪叶氏族谱》螺溪乡贤世宦篇记载,迄于明末清初就有十名螺溪叶氏族贤被崇祀于乡贤祠的是:教谕叶荣、参*叶颐、郎中叶应、司训叶蕚、赠少卿叶春芳、郎中叶春及、义士叶春秀、太保叶梦熊、少卿叶高标和岁贡叶宗德。三太保是:叶标(以孙梦熊赠太保尚书)、叶春芳(以子梦熊赠太保尚书)和叶梦熊。螺溪田心祠(中祠)存有叶氏姻眷状元*士俊拜题一楹联曰:“将相一门三太保,公卿九代十乡贤。”惠州万石坊叶氏宗祠则存有进士叶高标撰书的大厅石柱联曰:“闽粤源流将相一门三太保,巡海世派公孙九代十乡贤。”螺溪叶氏人才济济,由此可见一斑。无独有偶,据化州柑村叶培熙(字子平)编纂的《南路叶氏联合宗谱》,辑录到南海叶氏宗祠大门楹联原来却是:“闽原三太保,粤东十乡贤”。据调查,南海叶氏是叶正简后裔,为何两地叶氏宗祠楹联内容是类同的呢?南海叶氏跟螺溪叶氏或状元*士俊之间究竟存在哪些关系呢?以俟备考。
据明嘉靖三十五年()《惠州府志》卷第四(选举表)、清康熙二十七年(年)《惠州府志》卷之九(选举)、光绪十三年()《归善县志》卷之十(选举)、乾隆十年()《陆丰县志》卷之七(选举)和乾隆十四年()《海丰县志》等历史文献资料,现将螺溪叶氏各支派科甲仕宦列举如下:
叶颐(-?),字养正,叶生子。广东都指挥使司惠州卫中千户所人,景泰四年()癸酉科乡试举人,景泰五年()甲戌科第三甲第一百五十六名进士。历官湖广布*使司左参议,崇祀乡贤祠,明嘉靖《惠州府志》有传。
叶应(-?),字子唯,叶穗(本穗)子。惠州府归善县古名都岩前社(今河源市紫金县紫城镇升平径尾村)人,成化十年()甲午科乡试举人,成化十四年()戊戌科第三甲第一百五十四名进士。初任行人,继任南京工部员外郎,出守广西庆远府,崇祀乡贤祠,明嘉靖《惠州府志》有传。著有《易朴图衍》、《太极图说》、《大学纲领》等。
叶梦熊(-),字男兆,号龙塘,改号龙潭,别号华云,叶春芳子,叶春及从侄。惠州府归善县万石坊(今惠州市惠城区桥西中山南路)人。嘉靖四十年()辛酉科广东乡试第四名,会试第一百二十名,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第三甲第一百三十三名进士。除知福清县,隆庆二年戊辰()拜户部主事,转饷关中,改山西道监察御史。隆庆四年庚午()十月,梦熊上疏言把汉那吉之降,边臣不宜遽纳,朝廷不宜授以官爵,将至结讐徼祸,引郭药师、张珏事为喻,上怒,命降二级调外任,谪陕西郃阳县丞。隆庆六年壬申()移归德府推官,迁南京户部主事,督理凤阳仓。万历二年甲戌()转户部郎中,擢知赣州府,万历三年乙亥()与都御史江一麟采用“教化”、“离间”、“安抚”、“剿贼首”的策略,歼灭安远县*乡堡积寇,奏请设置长宁县(今寻乌县),安置流民三千余人。上闻,诏赐金币,未及论功,以母忧归乡,服除,补安庆知府。万历九年辛巳()十二月孙光祐诬疏梦熊清丈田亩怠缓,坐夺俸三月。万历十年壬午()七月擢云南副使,备兵金腾,未赴,十一月改浙江巡海副使,万历十二年甲申()十二月调任山东副使、永平道兵备,梦熊献谋督抚王一鹗“车战火攻破虏”之技,授法依古式督造轻车神炮,请施于辽虏,所向披靡。疏闻,令九边制造如式,下诏慰劳,加左参*。万历十六年戊子()七月升山东按察使,万历十七年己丑()五月升山东布*司右布*使,十二月擢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万历十八年庚寅()十月巡抚陕西。万历十九年辛卯()九月,擢提督*务右副都御史,巡抚甘肃。万历二十年壬辰()七月升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钦差总督陕西三边*务兼理粮饷,代魏学曾领管原赐尚方剑。九月,梦熊采取“炮攻”、“火攻”、“离间”和“水淹”战术一举荡平宁夏哱拜叛乱,经此一役,九边重镇从此得以安宁,朝野大庆,梦熊此时却引疾求退,推功前督臣魏学曾及诸将之敢战者,勒石贺兰山(《平定宁夏露布碑》在固原县城,今佚),即日移镇还固原,以病乞归,上不允。荫一子叶世仍为锦衣卫正千户,世袭。万历二十三年乙未(),吏部疏修举边功,升兵部尚书。四月诏改南京工部尚书。七月称病乞休,上不允。十月兵部复疏其功,加太子少保。十一月诏加太子太保于原荫加一级,引疾乞休,不允。十二月,荫一子叶世俟为国子监生。万历二十四年丙申()四月辞免恩荫,上报以西镇屡捷,加恩酬庸已有成命,不允所辞。五月加其子叶世仍锦衣卫指挥同知,赐飞鱼服,世袭。十二月,以疾辞任,着赴任供职,不准辞。万历二十五年丁酉()六月十二日,梦熊卒,予祭葬如例仍加祭一坛。崇祀乡贤祠。梦熊纂修有《郃阳县志》七卷,著有《华云集》、《关西漫稿》、《靖氛外史》、《万世文字之祖论》、《五镇奏疏》、《筹边议》、《战车录》和《运筹决胜纲目》等。
万历二十七年己亥()二月赐原任太子太保南京工部尚书叶梦熊妻廖氏祭一坛开圹合葬于惠州菱湖厦廓犹龙山(今惠州市惠城区下角菱湖二路17号,医院宿舍楼后山,即太保山的山腰平地处)。大学士王宏诲作《资*大夫太子太保南京工部尚书龙潭叶公梦熊神道碑》,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杨起元作墓表,封其墓上石碑为“葵心体国”和“忠义可嘉”二面。温纯、李鼎、杨起元作祭文,光禄寺正卿郭棐作行状。在惠州市惠城区中山北路原来立有纪念叶梦熊的石牌坊,已毁。匾额上刻“太子太保”、“工部尚书”,两边柱刻“世袭锦衣”、“三边总制”。现今,汕尾市陆河县螺溪镇的田心祠(中祠)内仍然悬挂着叶梦熊的画像和“葵心体国”、“忠孝传家”、“三世一品”、“太保第”和“尚书第”等牌匾,壁上则展示有叶梦熊的杰出事迹,彰显传唱着叶梦熊的传奇故事和丰功伟绩。
叶春及(-),字化甫,号絅斋,别号石洞。世居惠州府城万石坊(今惠州城区桥西中山南路)。嘉靖三十一年()壬子科乡试解元,隆庆初授福建福清县教谕,应求言诏上书二十五篇,陈时*三万余言,都人传诵。迁惠安令,民感其德,寻引归。起郧阳府同知、宾州知州,入为户部员外郎,转郎中。卒,崇祀乡贤祠,与惠州的叶萼、叶梦熊、李学一、杨起元合称为“湖上五先生”。工诗文。纂修有《万历顺德县志》、《肇庆府志》二十二卷,著有《惠安*书》十二卷、《絅斋集》六卷、《石洞集》十八卷、《应诏书》一卷、《志论》二卷、《公牍》二卷和《过江集》等。
叶高标(-),讳大木,字自根,叶吉甫(讳珠)子。明天启四年()甲子科乡试举人,崇祯元年()戊辰科进士,授歙县知县,历官吏科右给事中、礼科左给事中、都给事中,曾总理天下粮饷,清查出冗费70余万两,剔除弊饷数百万两。赠太常寺少卿,墓葬于惠州府西湖小*塘凤山之麓,邑人在县衙前右侧建“太常叶公祠”以作纪念,崇祀乡贤。状元*士俊题赠横匾:“职任最为清要”,张心境题赠横匾:“谏议名卿”。
叶洁齐(-),字一泓,叶瑞英子。清雍正元年()癸卯科乡试举人(亚元),雍正二年()甲辰科进士,历任山西太原县、岚县知县。
叶逢春(?-),字燮炫,号子和。居海丰县城。明万历四十三年()乙卯科举人(文魁),授云南腾越州知州、赣州府同知。
叶维菱,字必贞,号美波,叶琼标长子,叶珠孙。崇祯十二年()己卯科举人。
叶正荃,字玄树。明崇祯十五年()壬午科举人。
叶维城(-),字宗翼,号犹龙。叶梦熊孙、世仍子。因祖父梦熊荫恩为锦衣卫指挥佥事。明亡后,隐居泌园不出仕,终日与诗人澹归、屈大均、王士祯、梁佩兰、何绛等赋诗唱和,以诗书相伴终老。
叶天桂,字琪树,清顺治十四年()丁酉科举人(文魁)。
叶本培,清康熙八年()己酉科举人。
叶自发(-),字如轩,一字星源;号拟园。叶梦熊曾孙。幼敏慧,擅诗,尤精制艺。康熙十四年()乙卯科举人,候补兵备道升授朝议大夫,钦加内阁中书。著有《星源集》行世。
叶适(-?)字顾吾,号西村,叶梦熊玄孙。康熙四十一年()壬午科举人(经魁),授潮州海阳教谕,博学能文,思维敏捷。长于诗,工书法。曾编纂清雍正《归善县志》、《海阳县志》,著有《国朝诗采》、《韩江小草》、《西村诗集》等。
叶祁鞉,康熙四十一年()壬午科举人,拣选知县正堂。
叶维录,字必青,号鉴川。清康熙四十七年()戊子科武举人。
叶初开,康熙五十六年()丁酉科武举人。
叶开,乾隆九年()甲子科顺天乡试举人。
叶绍绪,归善人,乾隆十五年()庚午科举人。
叶荣,归善人,正统九年()甲子科岁贡,授广西岑溪教谕。《惠州府志》有传,崇祀乡贤祠。
叶春芳(-),字应元,号两峰。归善人,梦熊父。嘉靖十一年()壬辰科府学岁贡生,古田县丞。崇祀乡贤,诰赠太子太保,崇祀乡贤祠。
叶梦麟,字体仁,归善人,春芳子,嘉靖十八年()己亥科府学岁贡生,官主簿。
叶宗德,讳石泉,明隆庆四年()庚午科岁贡生,候补教谕。自嘉靖三十八年起有“花腰峰”强贼横行,惨无人道,其偕朱治穆、姜梦星连名上奏《请剿山寇疏》以靖地方,可见其忧时爱乡之志,广东巡抚殷正茂题匾赠曰:“功及三郡”。崇祀乡贤祠。
叶蕚,字韡夫,号浮谷。叶时(字允中,号惠江)之子。归善下廓人,明万历年间恩贡,官训导,严州教谕。被称为“湖上五先生”之一,崇祀乡贤祠。曾接待从海丰螺溪逃难至惠州的宗亲叶宗德(讳石泉)等,在府中撰写《请剿山寇疏》。并与叶春秀、春芳、春及等万石坊宗亲的资助下,走本京师,上疏控诉蓝一清、赖元爵等残杀吉康都百姓的暴行,终于使朝廷出兵平定贼氛。著有《廷鞫实录》、《合图易疏》、《诗书精释》、《四书合诠》、《方壶谩述》、《广谟游草》、《七子真宗》等。
叶挺英,万历二十五年()丁酉科岁贡生。叶绍履季子。
叶琼标(?-),讳大车,字自荄,明崇祯年间岁贡生。崇祯十一年(年)戊寅,在海丰龙山对面荒地建屋作铺,名曰“新市”(延称至今),并建新市寨墙以防御贼寇之劫。
叶正标,讳大立,谥仁慤,明崇祯年间岁贡生。
叶英标,讳秀水,字自音,岁贡生。兵部职方司主事。
叶维阳(-),字必泰,号许山,叶高标长子。崇祯十五年()壬午科岁贡,曾任桂林府同知、南明*权中书舍人等职。南明灭亡后,隐居惠州南山兼园(今惠州市十一小学西侧高地),撰有《水晶鱼说》。
叶自舟,字风标,明选贡生。
叶自茂,归善人,梦熊曾孙。康熙二十年()辛酉科例贡生,阳江教谕。
叶维熺,字必崇,号鹿洞。叶高标次子,康熙年间归善学拔贡生。
叶维翘,字必晋,叶正标长子,拔贡生。龙门县儒学教谕。
叶本穗,字瑞五,号石亭。叶维阳子,康熙年间郡廪岁贡生,授广西太平府左州知州。退职后,被合族推为族正。
叶绍元,字奕昌,号到亭。叶本穗次子,岁贡生。
叶维襄,字必桓,叶琼标次子,岁贡生。
叶本杰,字式梁、号侵云,叶正标三房长孙,叶本穗堂弟。清康熙年间例贡生。
叶本峻,清例贡生。
叶祁镛,岁贡生。
叶继启,岁贡生。
叶云龙,号公辅,清康熙年间贡生。
叶熙召,字际时,清康熙年间贡生。
叶绍远,归善人,清廪贡生。训导,历官盐课司。
叶更新,字佑民,清雍正七年()己酉科副榜贡生。
叶廷翰,归善人,清雍正年间岁贡生。
叶廷琪,归善人,清雍正年间岁贡生。
叶鹏飞,清乾隆末年拔贡生。
叶天正,岁贡生。
叶廷巽,岁贡生。
叶微秾,岁贡生。
叶微稷,岁贡生。
叶佳元,清乾隆末年岁贡生。
叶席儒,清乾隆末年岁贡生。
叶瑞,清末岁贡生。
相关阅读:
叶氏源流
叶公列传
叶法善列传与唐叶真人传
宋代叶氏名人列传(一)
宋代叶氏名人列传(二)
宋代叶氏名人列传(三)
历代叶氏进士人物总数及分布概况
江西武宁廉村叶氏科甲联芳十进士
仙游县古濑叶氏一门十一进士八监司郡守
难得一见的叶氏进士家状(一)
难得一见的叶氏进士家状(二)
难得一见的叶氏进士家状(三)
叶良方、叶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