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人们避之不及的话题,威胁着多少人宝贵的生命,又有多少人面对癌症,无悔地踏上了奋进的征程。
医院的医护团队就是这样一支与癌魔长期打交道的坚强团队。年,医院更名为医院,成为淮海经济区唯一医院。多年来,秉承攻克癌症、为民谋福祉的崇高理念,在肿瘤防治事业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果。
医院的领跑人张居洋看来,身处强院林立的区域医疗高地,面对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要把“医院”这块品牌做大擦亮,不仅不能被已有的成绩所惑,还必须在前行的路上时刻保持一份警觉和清醒。
医院院长、医院徐州分院院长张居洋
谋篇布局迈好医改的“关键一步”
1医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作为一家走过了半个医院,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怎样找到自己的坐标呢?
张居洋:在肿瘤治疗中,“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好坏,为患者做“定位”,每多一分精确,生命就多一分希望,多一分质量;医院也需要“定位”,每多一分正确,工作就多一分动力,多一分精彩。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了诸多变数的时代,医院和自己“定位”,直接关系到前行的脚步是否迈得坚实和坦然。
医院改革发展,我们从更名为医院实现转型发展,走大专科发展之路,开启发展新起点,又创新性地引入“ppp”模式,医院发展新思路。即医院作为“本地资产”与三胞集团的“社会资金”合作共同引进了医院的“优质资源”,三方组建“徐州三胞医疗管理有限公司”新建一所国际化、现代化的医院,以BOO(建设—拥有—经营)模式进行合作,通过引进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医院等国内一流医疗资源和技术,整合徐州及鼓楼区部分医疗资源,以医院、医院和国家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目标,医院为核心,医院、医院、医院、老年护理中心为一体的徐州北区医疗集团。
新医院内部环境
引入JCI标准打造国际化精品医疗服务
2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医院等公共事业的发展场域也在不断扩大。医院都在整合多方资源,积极扩大医疗资源布局,市医院在破解发展瓶颈上有何突破?
张居洋:作医院改革试点序列的单位,可以说,这些年来,我们始终在“以改革求生存,以转型谋发展”的道路上且思且行。
经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市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得到了很快的提升。医院整体水平和服务能力很难再有进一步的发展和突破。正所谓“不破不立”,医院的跨越发展,医院发展体制进行了创新改革,全面启动了医院徐州分院新院区的建设。
新院区位于徐州市鼓楼生态园中山北路延长段,总用地面积.8亩。医院坚持高点定位的原则,率先在徐州市引进了台湾中部最大的医疗体系——医院模式,以国际先进的JCI标准对进行全方位的设计,使医院的管理和运转流程达到国际水平。新医院将实施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国际化平台,区域内领先的发展战略,以脑科、妇幼、康复为专科特色,建设技术、服务、环境一流的三级脑科、妇幼、医院。同时,医院将提供全面的技术、人才、管理方面的支持,委派管理人员,具有专业资格、职称的医院,医院的业务发展与学科建设。新医院建成后,将成为辐射淮海经济区的国际化、现代化、园林医院。
新医院内部环境
精准医疗开启肿瘤治疗新篇章
3在顶层设计和硬件设施上,医院的动作可谓是“大刀阔斧”,医院的软件建设上,又有着怎样的目标呢?
张居洋: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革新、生物医学分析技术的进步以及大数据分析工具的出现,目前肿瘤的治疗已经进入了一个精准医疗的时代。我院与海南省医院结成了战略合作关系,将国务院给海南省医院的“先行先试”*策为江苏省和淮海经济区的肿瘤患者享受。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肿瘤精准治疗门诊,这是江苏省和淮海经济区第一个肿瘤精准治疗门诊。该门诊为国内常规使用的精准治疗技术提供了一个专业的平台,能够为患者提供国内最专业的肿瘤精准指标检测,评估,解读服务,把日常的精准治疗做到质量最好,程序最规范。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保健日益重视,对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医疗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摆在医疗单位面临的路只有一条:不进则退。医院从未停止学术科研、技术提升的脚步。技术和人才是医疗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医院医院的发展,离不开科研学术的支撑。我们将率先在本地区引进了美国前列腺癌晚期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Provenge;精准放疗——射波刀、质子刀等前沿的肿瘤治疗设备,为肿瘤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新医院设备
突出特色走稳肿瘤一体化防治之路
4作为一家以医院,市医院是如何发挥自身特色,解决肿瘤病人“看病难”的问题?
张居洋:在肿瘤筛查、治疗等方面,医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我们与国内顶尖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医院开展紧密技术协作,成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医院徐州诊疗中心。依托其得天独厚的医疗技术,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接轨国内外先进的诊疗模式,将国家级医疗服务搬到家门口。
近年来我们在肿瘤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进一步拓展徐州市肿瘤防治管理中心职能,医院在地区肿瘤防治能力建设。我们成立了城市癌症早诊早治筛查中心,与医科院医院、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开展肺癌早期发现合作项目,并于年2月起组织肺癌早期筛查工作,在未来3年内,有特定肺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免费提供2年的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2年的血液检查及2年的健康随访。
此外,为了加大肿瘤健康管理力度,我们还联合市疾控中心开发了徐州市肿瘤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二期系统——徐州市肿瘤筛查及阳性人群随访系统,该系统除将国家重大卫生专项——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相关工作全部纳入外,还实现移动端信息采集和高危评估,提高了总体工作效率;建立高危信息中心对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保证信息的及时、有效共享;加强阳性人群随访,对人群进行一体化健康管理。
新医院外景
内外兼修打造精细化服务品“牌”
5医改的主要目的是让人民群众享受改革成果。医院建设的“*金法则”,市医院是如何打好“服务”牌的?
张居洋:我们针对肿瘤病人的心理特点,首先从医疗服务方面入手,同时,树立情感关爱的服务态度,用温情亲切的关爱行为、人文关怀的表情语言、细致周到的生活照护,实现人性化的双向沟通。其次,是为病患营造温馨宜人的环境氛围,创造有利于治疗、康复、保健的温馨环境。建立方便快捷的服务流程,做好导医、咨询服务,通过切实周到的温馨服务,将医疗服务活动变难为易、变繁为简、变贵为惠、变疏为亲,医院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努力为患者解决问题,提供帮助。
医疗质量是医学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在优化服务的同时我们严格把控医疗质量关。近年来,医院不断深化与医院战略联盟协作,在加强骨科、胸外、泌尿外、肝胆胰腺、胃肠、脑外、介入、心内、妇产等科室协作的基础上,医院肿瘤内科、心内科的深度合作,近期我院将建立“王学浩院士团队工作站”并成立江苏省肝脏外科中心徐州分中心,陆续筹划建立“束永前工作室”(化疗科)、“陈明龙工作室”(心内科电生理专业);托医院心电中心平台,与以色列纳塔利公司合作成立我院独立心电诊断中心,实现区域心电数据的集中管理,从而实现管理部门对设备、病人、医生、检查报告的监管。加强中国医科院医院、江苏省医院的协作,重点加强放疗、化疗、头颈、妇瘤等科室的协作,落实特聘专家,强化专家专病门诊与多学科联合会诊,通过“引智借力”,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让广大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内顶级专家诊疗服务。
监制
韩燕
策划
窦晖、周苏娟
编辑
周苏娟、张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