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老团长2叫花子牵线赴汉口谋生,16岁
TUhjnbcbe - 2023/6/26 22:12:00

昨天,笔者在百家号刊载了文史学者谢川先生所著革命故事《他是红军老团长,本该至少授中将衔,年后却突然人间蒸发!》。有读者反馈:没搞明白写的目的啥意思。在此说声抱歉,由于是连在文章,所以要连续阅读才行哦。

《老团长》2:叫花子牵线赴汉口谋生,16岁机缘巧合投身革命!

侯礼祥,生于年,念过四年私塾。十二三岁的时候,他父母双亡。十五岁那年,他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侯家台,那是个素有“水袋子”之称的低湖地区。虽然只念过4年书,但在那个年代,算是个小知识分子了。

侯礼祥想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识在城里找一份工作,以自食其力。可是,个头并不太高、营养不良的他,一直没有人雇用。此时,他却被一个人高马大、膀阔腰圆的年轻叫花子盯上了。

“你叫什么名字?”叫花子轻手轻脚地走到侯礼祥跟前问。

“礼祥。你呢?”

“哦,李祥。这个名字好听。我叫梁子,你就叫我梁哥吧。”叫化子看侯礼祥饿得歪歪倒倒的样子,从衣兜里拿出几个铜板:“拿去,买点粑粑吃吧。”

侯礼祥肚子里填了些东西,似乎有了精神。他四处瞅了瞅,下一步又到哪里去呢?此时,侯礼祥发现叫花子还在那里盯着他,于是走近了叫花子。

“李祥,你要到哪里去?”

“不知道。”

“你住在哪里?家里都有些什么人?”

“我住在荆州城东边八九十里远的侯家台。家里很穷,也没有什么人了。”

“我今天要到汉口去讨饭。你愿意跟我去吗?”

“去汉口?”侯礼祥再次打量了一下叫花子:“那当然好啊。”

“那好,今天晚上我们就搭洋船,下汉口。”

就在那天晚上,小小年纪的侯礼祥从沙市洋船码头出发,踏上了革命的征程。到了汉口,梁哥将“李祥”介绍给一家招待所,后来又转到了武昌。从那时候起,侯礼祥白天接待南来北往的客人,晚上就补习文化。

年5月,“李祥”正式被派往江西,参加地方革命工作。年春节前夕,正是红军扩编的时候,侯礼祥被地方干部送到了红三军团五师十四团二营五连当兵。当年3月,“李祥”由连长彭绍辉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以年,他被编入红一方面军一师一团一营一连,直到跟着部队从江西出发,踏上万里长征之路。他也由一名普通的士兵,一步一个台阶地提拔到红军团长的职位。

从“梁哥”错将礼祥当“李祥”,一直到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侯礼祥都是用“李祥”的名字“登记注册”的。

为什么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侯礼祥乐意接受“李祥”这个名字呢?

他说:“小时候在家里,父母和乡亲们都只叫我的名,而不叫我的姓。这似乎也是中国人的习惯。我们侯家台的人都姓侯,大家叫我礼祥,是省略了姓氏的。日子久了,我也自己把自己叫‘礼祥’了。再说,两个字的名字简单,叫起来上口。部队都这么叫我的名字,却很少写我的名字。我当了军官,也很少签我的名字。所以,我那时根本就没有注意到礼祥的礼,是礼貌的礼,还是十八字李的李。

再说,我也纠正过人家叫我十八字的李,但一纠正,人家反倒把我的姓与猴儿联系起来,怕我做事像猴一样毛手毛脚,从而不给我官当。我想,十八字李就十八字李吧,这是一个大姓,还好些。”(文/谢川,原名汤显中,湖北江陵人,文史作家,中医世家),授权本百家号独家发布。)

下期预告:电影《万水千山》里“泰山营长”的原型,强渡大渡河的十八勇士之一。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团长2叫花子牵线赴汉口谋生,1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