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1951年,20军炮击韩军阵地,韩方炮火
TUhjnbcbe - 2023/7/30 20:17:00

年4月2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向“联合国军”发动全面反击,抗美援朝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打响了。

志愿军集中主力,在西线汶山里至春川间地区,实施主要突击,以第3兵团(辖第12、第15、第60军)实施正面突击,第9兵团(辖第20、第26、第27军,指挥第39、第40军)和第19兵团(辖第63、第64、第65军,指挥人民军第1军团)实施两翼突击,并进行战役迂回,分割围歼当面之敌。

朝鲜人民军2个军团,在东线实施辅助突击,牵制美军部队,使敌人不得西援。另以志愿军3个军和人民军2个军团位于后方地区,分别担任反登陆和反空降任务。

经三昼夜的连续作战,至25日晚,中朝军队全部越过“三八线”,在加平方向打开战役缺口,对西线“联合国军”侧翼造成严重威胁,但战役发展形成一线平推,歼敌数量不多,战果并不理想。

26日,西线志愿军继续发动进攻,当天即占领“联合国军”第二线阵地的锦屏山、县里、加平一线。至28日,第19兵团攻占国祀峰、白云台地区;第3兵团进占自逸里、富坪里地区;第9兵团攻占祝灵山、清平川、加平、春川地区,前锋部队逼近汉江。

面对志愿军发动的凌厉攻势,“联合国军”这次学乖了,他们迅速后撤,以避锋芒,退至汉城及北汉江、昭阳江以南地区,重新组织防御。

30日,“联合国军”为查明中朝人民军队动向,并掩护其调整部署,以一部分兵力转入反攻。至5月8日,进占高阳、议政府、于论里、龙浦里一线。此后转入防御,在勿老里至西海岸部署了美军6个师,英军、土耳其军各1个旅,南朝鲜军3个师,以汉城为重点,成一线密集配置。

在勿老里至东海岸部署南朝鲜军首都师、第3、第5、第7、第9、第11师共6个师,成一线配置。美军第3师、英军第29旅、美军第空降团为预备队,分别配置于京安里、永登浦、金浦地区。这样,“联合国军”的整个战线,呈西南伸向东北的斜线态势,东海岸一段的南朝鲜军第1军团刘载兴所部,态势突出。

志愿军和人民军为继续歼灭“联合国军”有生力量,使其难以抽出兵力,实施侧后登陆,并多歼南朝鲜军以孤立美军,决定以第3、第9兵团隐蔽东移,在人民军主力的协同下,实施第二阶段作战。

具体部署是:以志愿军第9兵团指挥第20、第27、第12军附属4个炮兵团,与东线朝鲜人民军前线指挥部所属第2、第3、第5军团密切配合,首先歼灭县里地区南朝鲜军第3、第5、第7、第9师,之后视情况再歼南朝鲜军首都师和第11师。

以志愿军第3兵团指挥第15、第60军,以及第39军2个师并附炮兵1个师又2个团,担负割裂西线美军与南朝鲜军联系,阻击美军第10军东援,保障东线作战任务。同时以志愿军第19兵团和人民军第1军团,在汉城东西地区渡江佯动,第39军主力南渡昭阳江,掩护第3、第9兵团东移。

16日黄昏,志愿军第9兵团各部,在人民军的配合下,按预定作战计划,采取正面突破、两翼迂回、多路切断、层层包围的战法,向县里地区的南朝鲜军发起猛烈突击。

左翼20军奉命在麟蹄至九万里地段,突破昭阳江,向富坪里、美山里实施主要突击,割裂南朝鲜军第7、第9师的联系,抢占五马峙要点,协同人民军第5军团,构成对南朝鲜军第3、第9师的合围。

之后,主力由南向北攻打龙浦地区之敌,另以一部协同攻歼南朝鲜军第7师。

由于战役开始时要强渡昭阳江,进攻正面达16公里,突破南朝鲜军防线后,又要实施长距离穿插,20军的任务可谓十分艰巨,这时,军长兼政委张翼翔因病回国休养,指挥权交给了副军长廖政国(年授少将)。

廖政国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沉重,战前反复研究,制订作战方案。为迅速突破敌方防线,他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和火力,用于主要进攻方向。

廖政国把第一梯队60师、58师及第二梯队59师共8个团的兵力,集中在兰田里至九万里之间4公里的正面上,并把炮兵26团、11团和17团1个营,配属给右翼担任主攻的60师,加上60师本身的炮兵和第二梯队59师的炮兵,使进攻方向每公里正面的火炮数量达到80到门。而仅以团在12公里宽大正面上,以攻势防御牵制敌人。

16时30分,战斗打响了。随着廖政国一声令下,20军以猛烈的炮火,轰击昭阳江南岸九万里至富坪里一线南朝鲜军第7师阵地。短短几十分钟内,将敌军阵地全部摧毁。

17时40分,主攻方向60师团突击连8连开始强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涉过宽米的昭阳江,仅用时9分钟。7连和9连随后跟进渡江,迅猛攻占了南岸、.2等敌前沿支撑点,打开了向纵深穿插的门户。

17时55分,58师团4连开始突击。渡过江后,于19时占领.2高地,及附近3个高地。子夜时分,团全部过江。

担任牵制任务的团,攻占了.1高地、高地,并以一部兵力在开运里、加路里地段渡江,在团一部的协同下,攻占了.4高地、高地。

这样,20军在宽15公里的地段上,顺利突破昭阳江,攻占敌军第一线阵地,随即向敌纵深实施猛烈穿插。

60师团过江后,即以2营为尖刀,直插预定目标:五马峙。南朝鲜国防部战史编纂委员会编写的《韩国战争史》中,将此战称为“县里地区撤退战斗”。书中是这样描述5月16日当天的战况的:

在中东部,敌人的主攻方向,指向美第10军团地区的我第7师正面。敌人以前所未有的猛烈而准确的炮击,炮轰美第10军团的右翼师即我第7师,对面的信任指挥官廖政国,必是一位能征惯战的名将。

敌军的炮击持续了两个小时,终于使第5、第8两个团各营的指挥系统失灵。……23时45分,位于所峙里的第5团指挥所遭敌攻击而被打散,第5团不得不各自分散撤退。

另外,第8团也遭敌人攻击,笫6、第10两个连被全歼,只好投入预备队支撑阵地。由于友邻第5团第2营未通报第8团撤退,第8团的主抵抗线也被突破。

这样,美第10军团右翼被突破之后,第3军团也便陷入了困境。设在下珍富里的军团司令部,接到第3、第9两个师关于敌人发动攻势的报告后,判断敌之主攻方向为美第10军团我第7师正面。

军团作战参谋李周一上校,根据以往难以对付敌之人海战术的经验,于22时向军团长刘载兴少将提出:“与其阵地被突破带来混乱,倒不如采取退滞战术,返回上南线。”

军团长同意这一建议,并通过设在江陵的陆军总部前沿指挥所,向陆军总部和美军提出了建议。但得到的回答是:“不管发生任何情况,绝对不能撤退。”

因此,军团长只好根据战况推移指挥作战。第9师师长崔锡准将,用电话向友邻部队第3师师长金钟五准将求援,要点如下:第7师第5团阵地被突破,其兵力向我第9师方向涌进,敌人继续南下,上南岭处于危险,请第3师堵住五马峙。

五马峙是东线敌人纵深内公路边上的一个山头,地势险要,南北走向的公路在这里绕了一个大弯,是县里经半岩里通向横城公路上的要隘,还是南朝鲜军第3、第9师补给线上的要点。志愿军一旦攻下,便截断了县里、龙浦里南朝鲜军的退路。

2营5连担任攻击五马峙的先锋,在连长毛张苗的率领下,以最快的速度,迅速穿越崎岖的山路。晚11时,当5连进抵亭子里时与敌人遭遇,被敌炮火阻拦。

毛连长立即指挥部队,从两侧迂回攻击。不到10分钟,右翼的7班在山沟里歼敌30余名,俘虏11人;左翼的9班也攻下敌炮兵阵地,缴获3门迫击炮。残敌仓皇败退。

17日凌晨4时许,5连进至直洞以北高地,发现有一股敌人据守山顶,挡住了前进的道路。尖刀班立即发起偷袭,迅速占领敌人前沿,并打退了敌人的数次反扑。这时5连主力也上来了,敌人见势不妙,向东南方向逃窜。

5连乘势追击,又毙伤敌30多名,俘敌23人。此时天边已微微露出鱼肚白,5连不顾一夜行军作战疲劳,继续攻击前进,于7时进抵五马峙,夺占两侧高地。

就在这时,公路上传来轰隆的汽车马达声,是敌人正在南逃。5连立即沿公路迎击,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仅用半个小时,5连就占领了五马峙,缴获汽车61辆、榴弹炮3门,还俘虏了3名美军顾问,截断了敌人南逃之路。

战后,5连荣立集体一等功,连长毛张苗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58师团在突破昭阳江后,经.1、.6、、高地,向鹰峰山、瓦家洞攻击前进。17日10时,团进至瓦家洞,査明.4高地以西山地驻有敌军1个营,立即以3营攻击,以2营向龙浦间、.5高地、高地迂回前进。

当晚,团夺占.4高地,残敌向东南芳台山逃窜。22时,团占领间岱、龙浦间大路,至18日1时,完全占领龙浦公路以西一线山地,牢牢控制了龙浦公路。

此时,朝鲜人民军第5军团第6师进至雪岳山、镇东里地区,与团对县里之敌构成了合围态势。

在志愿军急风暴雨般的攻势面前,南朝鲜军溃不成军,上上下下充满着失败的恐惧,一些部队还没有收到“毁装命令”,或根本就没有下达过“毁装命令”,就已经开始“将车辆内胎放气或放火烧毁”,准备丢弃装备,轻装逃行。

南朝鲜军第3、第9师仅留下1个营的兵力,在龙浦企图掩护主力南逃,其余则争先恐后地败退到江东一线,集结在芳台山。

这时,南朝鲜军完全处于一片混乱状态之中,营长们掌握不了自己的部队,也没有一个指挥官敢站出来,指挥这样无秩序的部队,而且也无法指挥。大部分指挥官均拿掉军衔等一切标志,因此无法辨认谁是指挥官。

天亮后,团正准备发起攻击,突然发现江东有敌人的数辆汽车和1辆装甲车,由南向北疾驰而来。巧合的是,从县里南逃的敌军多辆汽车、坦克刚好行至龙浦。于是,两股敌人在龙浦桥上迎面相撞,互不相让,乱作一团。

团趁乱发起攻击,占领了龙浦南北山头,并在团的配合下,截住了南朝鲜军第9师师部和第7师一部,俘敌余名,缴获汽车、坦克余辆,榴弹炮17门。

右翼12军按照作战计划,在突破昭阳江后,迅速攻占加里山,切断洪杨公路。

加里山位于朝鲜中部昭阳江南岸,海拔米,在群峦叠峰中显得高大突兀,是“三八线”的天然屏障。敌人在此严密布防,从江边到山根,15公里的山路上布满了雷区,在脊山顶的突出部建有交叉火力配置,只要是人能通过的地方,都设有鹿角和铁丝网。

12军决定由35师担任主攻,首先攻占加里山,切断洪川到杨口的公路,然后以一部分兵力控制住寒溪、长坪里地区要点,师主力协同34师,歼灭南朝鲜军第5师。为增强火力,12军特意给35师配属了3个炮兵营。

夺取加里山,事关能否将县里之敌包围。东线总指挥宋时轮给35师师长李德生下了死命令:必须一天一夜拿下加里山。

李德生果断下令:团向加里山攻击,团向寒溪、鹅湖、长坪里攻击,团为师预备队。他特意叮嘱团团长王西军:为减少伤亡,要单线接敌,拉大距离,伺机向两侧展开,寻找敌人弱点。

果然这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当团刚刚展开,敌人就开始实施疯狂的火力反击。空中F86战斗机,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拦阻扫射轰炸,地面大口径火炮,在志愿军前进道路上织成一堵堵火墙。

根据战前敌情通报,加里山守敌是南朝鲜军,数量也不多。但当突击队3营7连和9连在自下村与敌人的警戒分队遭遇后,才发现这股敌人不是南朝鲜军队,而是美军。

战士们立即向美军发起了冲锋,干净利落地消灭了警戒分队,随后向纵深挺进7公里,攻占了敌人设在山腰的前哨阵地。这时通过讯问俘虏,得知驻守加里山的敌人是美军的2个营。

团的将士们义无反顾地向前冲锋,不少人中弹倒下了,负伤的躺在弹坑里喊着鼓动口号。脚下到处是雷区,过去的人就撒上一把炒面警示后面的战友。攻到半山腰时已近午夜时分。

王西军命令1营、3营立即向主峰发起冲击。由于敌人的火力凶猛,加之事先将山上的大树伐倒,形成一道密集屏障,上面布满挂雷和铁丝网,致使连续发起三次进攻均受阻,团伤亡过半。

强攻不行,只能智取。李德生在电话中命令王西军:从两侧上。王西军心领神会,立即给6连连长杨官保下达任务。杨连长组织火力,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中间来,命令1排和3排沿加里山坡度最大、树林最密的西侧地带接近美军阵地。

战士们顺着山谷间的小路,向加里山主峰爬去。他们抓藤条、爬悬崖,过峭壁,犹如神兵天降般,手持钢枪出现在目瞪口呆的美军士兵面前。美军做梦也没有想到,志愿军会从他们头顶上下来。

战士们居高临下,一顿手雷砸过去,掀翻了敌人的地堡,接着左右夹击,发起猛冲,把敌人打得措手不及,弃阵而逃。6连攻占了加里山主峰高地。与此同时,1营3连也攻占了加里山东北坡的高地。

李德生命令团,抓紧改造利用美军的工事,准备抗击美军的反扑,必须牢牢守住这两个突破口。

果然,15分钟后,80多个美军在10多架飞机掩护下,向高地和高地反扑了过来。美军的炮火非常猛烈,把高地上的大树和巨石都炸飞了。3连和6连的指战员英勇顽强地击退了美军的数次反扑,牢牢守住了阵地。

天亮后,35师迅速向美军纵深穿插。团在大小平月附近遭遇法国营,展开激战。法国大兵自恃有飞机和坦克撑腰,向团多次发动攻击,但均被击退。

天黑后,团2营乘夜暗沿小路偷袭,法国营顿时乱了阵脚,被迫撤退。团迅速占领大小平川以东的高地和扇坪以北的高地,彻底切断了洪川到杨口的公路。

团越过加里山后,迅速占领毛老谷地区。盘踞在自隐里外围的美军,为夺回洪川到杨口公路的控制权,展开了疯狂的反扑。飞机轮番轰炸洪川到杨口公路两侧的高地,远程火炮不断对志愿军阵地轰击。

狂轰滥炸一番后,美军开始沿公路突围,以几十辆坦克打头阵,随后是多辆汽车。

敌人没想到,等待他们的,是志愿军团梅永红反坦克小组在公路上埋设的地雷。只听“轰、轰……”一连串的巨响,美军车队的前3辆坦克,被炸成了一堆废钢铁。后面的坦克急忙向公路两侧隐蔽,结果又被志愿军事先埋设的地雷炸报销了。

团和团乘势出击,一时间冲锋号响彻山谷,喊杀声漫山遍野。战斗异常惨烈。团一个连的干部在作战中全部伤亡,一时没有了指挥人员。

司号员张学才见此情景,对战友们说:“同志们,我是党员,大家跟我来,狠狠地杀敌人,为牺牲的战友们报仇!”他把全连剩下的20多个人分成两个班,继续坚持战斗。

美军抵挡不住,拼了命地向东南方向突围出去。35师迅速展开追击。团3连在攻占松谷台主峰后,发现主峰东侧还有多名美军正准备逃跑,就立即向这股美军发起了攻击。

1排坚守主峰阵地,从正面牵制住美军;2排迁回到美军侧背后,前后夹击,把美军包了“饺子”,俘虏美军多名。经过讯问才知道,这股美军是美军第2师第23团的一支掩护分队。

就在这时,12军34师也赶了上来。师长尤太忠指挥团和团,分别攻占了自隐里北侧的.4高地和.7高地,协同35师歼灭了美军2个营和法国营大部,击毁、缴获的坦克和汽车辆。

担任中央突破任务的27军,从西起大同里东至九万里间16公里宽的正面上实施突破,以一部直插砧桥一带,抢占要点,切断敌军的退路,割裂南朝鲜军第5师与第7师的联系,然后后会同友邻部队歼灭该敌。

战斗打响后,27军顺利突破南朝鲜军防线,于17日3时进占桃水庵、院巨里一线,一部攻占于论里附近地区。

为切断县里地区南朝鲜军第3、第9师的南逃通道,27军命令81师担任迂回穿插任务。

师长兼政委孙端夫亲自率领团2营为先导,由南朝鲜军第5、第7师的接合部摸入,沿于论里、新修谷、柏子洞向砧桥迂回。

途中,全营不停息地交互攻击前进,不惜伤亡、不为小股敌人所诱,猛打猛冲。经过大小18次战斗,于17日5时突入南朝鲜军纵深28公里,提前到达指定位置,抢占岩达洞公路两侧高地和砧桥、坊内里诸要点,并对南撤的南朝鲜军发起突然攻击,迫敌退回县里。

清晨时分,81师主力赶到,全部控制了砧桥、岩达洞、坊内里诸要点,从而完全切断了县里地区南朝鲜军向西南方向的退路。随后,81师会同60师在上南里地区,击溃南朝鲜军第5、第7师,全歼5个营0多人,缴获了大量装备物资,有力支持了县里地区围歼战。

至此,志愿军和人民军通力合作,对县里地区的南朝鲜军构筑了三层包围圈。核心包围圈围绕着后坪里、美山里、旺盛谷一线,由志愿军第20军1个师和人民军第5军团的1个师构成;中间包围圈围绕着坊内里、长津坪一线,由志愿军第27军1个师和人民军第2军团一部分兵力构成:外层包围圈围绕着长坪里、束沙里一线,由志愿军第12军1个师和人民军第2军团—部分兵力构成。

南朝鲜军第3、第9师等部的主力集结在广院里、三巨里一带。这里是内麟川和桂芳川汇合而形成的三角洲,也是开往苍村公路的始发战。

为避免被全歼,18日晨,被围县里地区的南朝鲜军第3、第9师分经龙浦、芳东里、镇东里向南及东南多个方向实施突围。

南朝鲜第3师第18团的一部和掉队人员,经过连夜行军到达苍村三巨里,黎明时分渡过桂芳川的刹那间,遭到志愿军的奇袭,0多人全被击溃。各部队的掉队人员混合在这个队伍中,没有人指挥,也没有人听指挥,完全是一群残兵败将。

这样一来,南朝鲜的撤退部队在三巨里分成三大群,第一群主力部队退往苍村、下珍富里;第二群退往三巨里、五台山、月精寺;第三群退往三巨里、小桂芳山、桂芳山。

这时,军团前方指挥所开进三巨里。在苍村撤退的第一群主力部队由副军团长姜英勋准将直接指挥,根据指挥部的指示首先南下到苍村。但这里已被志愿军占领,结果韩军更加四分五裂,为打开血路,弄得筋疲力尽。

南朝鲜军队没有粮食吃,只能到处找水喝。但到了山上找水也很困难,挖野菜充饥,个别人还吃了毒草而中毒。山里偶尔也有少数农民居住,因兵力太多,无法找到吃的,即使能找到一些充饥的,也只不过是玉米,惨不忍睹。

为防止南朝鲜军四处逃窜,志愿军第20军和人民军第5军团从两面进行猛烈夹击。

20军以60师主力,经大小开仁里向月屯谷前进,决心将敌围歼于内麟川以北地区;同时命令58师向县里地区攻击前进。

60师先头团于19日3时进至生屯里,强渡内麟川,俘敌百余人。11时,进抵月屯谷,并控制.4高地、.7附近高地。16时,团在小开仁里一线歼敌1个连。

58师团于18日11时攻占下德桥,迅速向县里进逼。但还是晚了一步,敌人除2个团南逃外,余部化整为零,分散窜匿于芳台山、主亿峰一带山林内。

为扩大战果,20军从19日拂晓开始,以主亿峰、芳台山为目标,进行重点搜剿,共俘敌余名,缴获南朝鲜军第3、第9师等部全部重装备,胜利结束围歼作战。

县里围歼战共歼灭南朝鲜军第3、第9师大部,击溃第5、第7师,并歼灭美军第2师一部,圆满完成了预定作战任务。

1
查看完整版本: 1951年,20军炮击韩军阵地,韩方炮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