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从困境中走出,李白沿江而下,寻求新机会
TUhjnbcbe - 2023/9/13 22:33:00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秋下荆门·李白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秋”字点明时间。“荆门”点明地点,此时李白在江陵城暂住。“下”字点明事件。前两首诗讲到,李白在渝州吃瘪,转而乘船前往楚地。在荆门江陵城短暂休整,诗人秋天从荆门山乘船继续往东进。去往哪里呢?应该是去往如今的绍兴。第一句:天气严寒,白霜落下,荆门山两岸江树叶子落尽。万物凋零。渲染深秋时节凄冷孤寂的气氛。结合下面三句诗来看,这里并没有一丝的漂泊痛苦之情,反而是信心满满,对前路充满了期待与想象。第二句用了“布帆无恙”的典故。晋朝书画家顾恺之休假回家路过荆州,特地去拜访好友殷仲堪。殷仲堪热情款待并建议他乘船回老家破冢,同时借他一块布帆。顾恺之到破冢遇到大风,船被吹到岸边,走回家给殷仲堪写信:“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稳,布帆无恙。”破冢是一个地名,在湖北省江陵县东南长江东岸。诗人此时正在江陵城,自然想到顾恺之“布帆无恙”的典故。写自己从西蜀出发,一路旅途的顺利。船帆“挂”住凛冽的秋风,前行的速度也加快了。因此这一句有乘风破浪,大展鸿图之意。第三句反用张翰为鲈鱼美味而辞官归隐的典故。诗人明确指出,此行东去,并不是为了口舌之欲,而是为了仕进,出人头地。这句符合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初衷。第四句中“剡中”指剡山,在今浙江省绍兴嵊州境内。从字面意思来看,诗人是因为喜欢名山大川才长途跋涉,不辞辛劳,奔赴南方。实际上,结合李白此时的人生经历,这其实是他雄心壮志﹑追求高远理想的委婉表达。李白在渝州求仕不利,并没有真正打击李白,经过短暂的emo之后,李白又重拾信念,迎风远航。这种不屈的信念与自信的人生态度,是后人效仿的榜样。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困境中走出,李白沿江而下,寻求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