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上阵杀敌烹茶抚琴茶道竟是花郎保家卫国的方
TUhjnbcbe - 2024/2/27 16:11:00

花郎,是新罗最美的男子,是最神秘的组织,是以报效国家为志向的青年团体,却结合了佛教、道教和儒学的教义,在茶道上走出一片新的天地。花郎在修炼上倡导和平安静,在茶道上讲究茶禅统一。

他们在亭中烹茶之时,思考儒学的仁义礼智信。他们在回味茶香的时候,坚定了忠心报国的热情。他们在山间行走,在新罗大大小小的地方留下足迹。他们是一群品行超脱的人,是活在后人诗篇里的精灵,美轮美奂的花郎既能上阵杀敌,又能烹茶抚琴。这群妙人为韩国留下了经久不衰的茶道文化。

一、花郎的茶生活

1、花郎与茶道

韩国汉文学创始人崔致远在《鸾朗碑序》中记载了花郎的玄妙,他说:“我国有一玄妙之道,名曰风流,其道之源乃记在花郎诗集中曰:‘花郎兼儒、佛、仙之教,教化众生’。”花郎是一个人也是一个组织,为了区分,代表组织时我们称呼它为花郎徒,绝色少年我们称之为花郎。

花郎徒是以一名绝色少年为中心的青少年贵族团体。花郎徒历史悠久,在中国唐代的时候就存在,花郎徒组织自创建一直持续到新罗末期,共计多年,有记载的花郎有余名。花郎徒的成员选自贵族子弟中的青年男子,年龄大约在17—18岁,容貌俊美。

国家训练他们成为武艺高强的战士,还会演奏乐器、绘画和作诗。花郎徒以新罗固有思想为根基,融合了中国的道教、印度的佛教和汉族的儒学,以寄情山水为修身之法,为国民宣传“和静思想”,成为国家树立的精神标杆。史书记载:“或向磨以道义,或相悦以歌乐,游娱山水,无远不至。”

茶叶在新罗极其珍贵,饮用者多为王室贵族。饮茶是花郎修身的方式之一,由僧人传入新罗,是新罗佛寺和王室贵族享用的礼仪用品。花郎以远足的方式修炼身心,经常带着茶叶周游新罗,《东游记》中记载在韩国江陵的寒松亭有花郎饮茶的遗迹。

有古诗记载:“意专寻胜景早出故城门,仙去松亭在山藏石灶存”,描写了寒松亭花郎的饮茶遗迹。花郎将儒、佛、仙,仙也就是道教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将饮茶和修炼相结合,使人体会其中禅的境界。花郎徒很是自律,他们戒律的发起人为“元晓大师”。

元晓大师是新罗著名的僧人,他的代表思想为“一心”和“和静”,终身致力于佛教在新罗的普及。他有一门修炼的法门,乃是喝茶,推崇茶禅一体。他认为寂到了极致就是静,这个观点是从茶叶在杯中的起伏参悟的,此处的“静”和老子“各归其根,归根曰静”完全相同。花郎徒们遵守“元晓大师”的茶禅修行,为韩国的茶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花郎茶道的延伸

目前遗存的花郎煮茶遗迹,以“寒松亭”最为著名。花郎徒在石鼎中煎茶,“寒松亭”就有石池新灶作为证明。花郎徒在煮茶时参悟儒学,将儒家的“忠孝”和“仁义礼智信”结合本国情况形成他们对国家、亲友和自然的特有态度,俗称“五戒”。

分别为:事君以忠,事亲以孝,交友以信,临阵无退,杀生有责。五戒是花郎徒根据宗教和国情在茶道中领悟出来的,花郎徒的创立就是为了保护王上,巩固统治,事实证明这的确有效,花郎徒在世界存留了多年。侧面反应,花郎的精神是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需求和国民稳定的愿望。

新罗茶道到了韩国高丽时期被文学家、哲学家“李奎报”整理。李奎报是上层两班贵族,号称“三嗜好先生”,一生钟爱诗、酒、琴,也是个儒雅的妙人。“衣深莲漏响丁东,三语烦君别异同。活水香茶真味道,白云明月是家风。”李奎报在饮茶的过程中参透了寂静的禅学境界里,他的茶道毫无邪念,身体放松,在寂静中寻求禅的清净,他的这种饮茶思想乃是花郎徒的遗风。

新罗的茶道在煎茶中进行心的修行,“评茶品水是家风,不要养生千世荣。”清虚静寂是新罗花郎茶道的禅意胸怀。新罗茶道发展到现代,形成了韩国茶道。韩国茶道的思想根基来源于:元晓大师的和静思想,以“和、敬、俭、真”为宗旨,五行茶礼为核心,成为韩国传统茶礼。

二、新罗茶道精神

1、新罗的茶文化

新罗茶道离不开佛教,“天神早晚闻法,净聚天众贡煮茶”,庆州佛国寺中文殊菩萨也是右手托起茶盏。佛教认为煎茶时听着茶水翻滚的声音,如同周围空无一物,达到了“玄之又玄,寂之又寂”的境界,这与花郎徒寄情于山水,在自然中寻求宁静如出一辙。

在新罗的茶文化里,饮茶可以净化心灵,追求精神的升华,这与“元晓大师”的“和静思想”十分统一。花郎修行将新罗茶文化进一步具体化,将“和静思想”充分表达出来,使品茶的人离开复杂繁琐的生活,解开理不清的头绪,在安静中与环境融为一体,升华精神。

新罗茶文化揉和了佛、儒、道三家的精华,在统治阶级和贵族之间权力斗争中起到了缓和的作用。新罗是朝鲜三国时期的一个小国,国家采用严格的身份等级制度——骨品制度,不同的骨品在生活上有很大的身份和生活差异,导致新罗国内政权不稳定。

此时新罗的主流宗教还不是佛教,而是宣扬战争和反抗的本地宗教。新罗国王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想在青年人中选出一些作为贵族标杆,从18岁起学习佛教文化,将和平和安静植入到新青年的思想意识中。

这些不同骨品等级的贵族在学习佛教教义和爬山游历的过程中,开始修身养性,在茶文化里体会寂静的好处,从而消磨了人的戾气,带动全民安静,缓解了国内的紧张发展趋势。新罗的茶文化以佛教的先人后己、追本溯源和回归自然为根本,在“元晓大师”的和静中发展出茶禅一体的禅道,为高丽时期茶叶成为祭天供物埋下伏笔。

2、关于新罗茶道的思考

新罗时期的茶道,不仅仅是养生,更多起到精神引导的作用。茶是新罗花郎徒刻苦己心的修道方式之一,花郎徒在山间饮茶,用石器煎茶,在自然中形成一种茶道的独特之美。花郎徒在新罗茶道中参悟“忠君”,在饮茶中参悟“仁义礼智信”,这是当时新罗人对审美的一种追求。

花郎徒是最为美貌的贵族子弟,统治阶级希望美丽的少年们可以用最美丽方式保家卫国,茶道不只帮助花郎徒成为勇猛的战士,更成为国家的精神象征。

新罗茶道是当时人民精神追求和人格理想的修炼方式,新罗统治阶级希望国家出现平和安静的状态,和静也就成为花郎徒的主要精神,更成为新罗茶道的真实意义。新罗茶道已经有茶艺出现,花郎在石器上煎茶,表现了人、自然和物质的合一。

人是煎茶的主体,自然是煎茶的环境,茶叶即代表国家,又代表礼佛。儒学的“仁义礼智信”也在茶艺的过程中表现出来。茶叶代表仁心:有苦涩的味道和清新的香气;煮茶的器具代表道义:器皿是石头,是生活必需品,代表国家的根基。

火代表礼仪:无礼仪不能治国,无礼仪不能兴邦,这是儒家的典型观点,将礼仪充满在煮茶的行为中,表达用礼仪可以温暖国家,振兴国家;水代表智慧:茶叶在水中起伏,代表水承载一切;水在火中沸腾,表示水超强的适应能力;煮茶的环境代表信,环境可以是晴天、阴天或是雨天,这些不同的天气会带给煮茶人不同的感受和启发,人相信这种启发的哲学性,所以煮茶的环境代表信。

在古代的文献中,朝鲜的茶艺已经仪式化,在高丽时期成为祭天的供物,这种仪式化代表朝鲜人民的宗教观,他们认为茶叶可以通佛,佛家道者皆爱饮茶,茶叶成为人、国家与宗教的纽带,不再是饮用品。

在带有祭祀目的煮茶的人身上肯定有清高脱俗的气质,因为“元晓大师”称饮茶是“玄之又玄”的艺术。茶艺本身具有审美性,它包含色、香、味、形的美感。茶艺的工具具有和谐之美,它可以是人所制作的器具,也可以是大自然中的物品。

茶的意境在自然中体现含蓄之美,茶的香气灵活生动,这和花郎徒在山间修行异曲同工,被文人称为一个“妙”字。新罗时代的茶道在古人的文章中体现他们的淳朴,在饮茶的修炼中达到人与自然的沟通,追求极致的安静,达到“天人合一”,这是儒学的美感,是道法的自然。

三、总结

花郎徒的茶生活贯穿他们修行的始终,这是一群超凡脱俗的青年。他们周游在新罗的各个角落,将他们的精神和思想传播出去,成为最有影响力的传道者。花郎徒是新罗时期最为知名的饮茶人,他们在茶中参禅,在茶中思考,为后世茶文化奠定了文化基调。

使得韩国茶道至今追求无邪念的茶禅统一。每个时代的特有文化,都和他们的政治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花郎徒的饮茶生活也一样,国内政治动乱,统治阶级需要有文化驯服不安的人民。花郎徒的设定,将国民从精神上稳固下来,达到了统治阶级最初的目的。

参考文献

《鸾朗碑序》

《三国史记》

《寒松亭》

《韩国的茶道精神》

《三国遗事》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阵杀敌烹茶抚琴茶道竟是花郎保家卫国的方